第12章 廷议——下
- 张居正魂入万历帝:重构大明
- 大白圭
- 2327字
- 2025-05-16 18:23:27
朱翊钧蹙眉问道:“有何不可?”
张四维:“皇上,凡官入阁,皆需得廷推,由朝中三品以上官员集体商议后推荐人选,再由皇上定夺。若是皇上越过廷推钦定潘晟入阁,与礼不合啊皇上,臣恳请皇上收回旨意,待廷推之后,再宣布任命。”
礼部尚书徐学谟紧随其后,扑通一声伏地不起,再抬头时,已是老泪纵横。
“昔太祖皇帝创制立典,欲杜偏私,绝阿党,故设廷推之法。此举非独为选才,实乃维系朝纲、防微杜渐之要务也。盖自古以来,人主独断,易生壅蔽;权臣专擅,必致倾轧。廷推之制,集众思而广忠益,使贤愚显晦,公议可彰……”
徐学谟满面悲戚,引太祖之制,辩当下之情,字字珠玑,声泪俱下。
就连从不结党的刑部尚书严清,此刻也频频点头。
朱翊钧听得又是长篇大论的引经据典,不禁眉头紧皱,目光移向听得津津有味的林若耶。
四目相对,朱翊钧眨眼示意一下。
随后,林若耶便从潘晟身后探出头,看向越说越是起劲儿的徐学谟:“这位爷爷说得是什么呀?都是之乎者也的,人家也听不懂。”
一语既出,如同施了法术。
一时间,厅中顿时鸦雀无声,就连众人的喘息声也不得闻。
所有人齐齐扭头看向不懂就问的林若耶。
颊挂泪珠的徐学谟被这一语打断,气得满面赤红。
他怒不可遏的瞪着林若耶,语塞半天后,恨恨道:“成何体统!成何体统!!!”
“这位爷爷?怎了?”林若耶嘟嘟嘴,不解道。
“你……”
徐学谟点着林若耶的手指都在微微发颤,面对满脸无邪的女孩子,也不知该如何发作。
旋即把一腔怒火怼向潘晟,“潘公,当下是何处您应该知晓吧,让您外孙女入厅已是有违礼法,她竟不经圣上恩准便出言询问,您是如何管教的?潘家家教便是如此?”
潘晟看了一眼林若耶,又瞄一眼皇上,对着徐学谟叹道:“唉……徐大人,确实是潘某管教无方,还请息怒。”
说完便起身跪地恳求道:“还请皇上责罚小女,以正视听。”
未等朱翊钧说话,林若耶跳了出来:“人家不懂才问的,人家也不知道说话还需要请示皇上的,不知者不罪嘛。
再说了,既然连说话都要请示皇上,那就是皇上最大,为什么皇上发布的旨意这位徐爷爷会不同意呢?”
吏部上书王国光及他旁边工部、兵部两位尚书相互对视一眼。
三人再齐齐看向皇上,却见皇上眼中似带玩味,当下便已知晓为何会有这样一幕。
他们索性紧了紧身上的官服,坦然看戏。
“胡闹!”
徐学谟也不等皇上恩准就站了起来,指着林若耶斥责,一身文官风雅消失不见,颇有街头骂街之势。
林若耶向后退了半步,伸出一根葱白玉指,指向徐学谟:“爷爷,皇上还没叫你起来,你就站起来了,还礼部尚书呢……”
徐学谟连忙看向朱翊钧,旋即又要跪下。
张四维挡在徐学谟之前,言道:“皇上,此地怎能任由一女子捣乱,还请皇上下旨驱逐出去。”
潘晟急忙道:“皇上,潘某人自得圣旨之日起,便连夜入京,途中未作停歇,又及草民年事已高,疲累至极。
今日乃是廷议,潘某人未曾受意便擅入于此,已是不该,还请皇上恩准,让潘某人寻一地暂歇,待养足精神,再目圣颜。”
朱翊钧瞥了一眼旁边的冯保,对潘晟道:“潘公路途劳顿,朕竟疏忽,来人啊,送潘公。”
冯保此时看得正是兴起,心中狂喜不止。
可听得旨意,无奈只能意犹未尽地走下堂。
一面搀着潘晟往外走,一面小声道:“潘大人,皇上已经给您安排好休息的地方了,咱家这就带您过去。”
潘晟脚步顿了顿,想要转身叫林若耶。
冯保又小声道:“我说潘大人啊,你就好好休息吧,勿要操心别的。”
潘晟知趣地点点头,随着冯保出了门去。
朱翊钧缓缓行至林若耶的跟前,端详片刻,笑道:“花容月貌比西子,婀娜身姿赛玉环,虽是牙尖嘴利,但也有些趣味。”
明朝女子以纤弱为美,不似唐朝崇尚丰腴。
林若耶听得“婀娜身姿赛玉环”,有些不满,扬起琼鼻哼了一声。
朱翊钧扫了一眼她胸前的波涛,会意一笑。
林若耶顺着目光低头看去。
她那白嫩的双颊上瞬间绯红一片,犹如醉染。
明净的双眸中漾起阵阵羞涩,似是三月桃花,含苞欲放。
朱翊钧朝她身后的椅子扬了扬下巴。
林若溪轻轻嗯了一声,拢裙坐了下去。
这一幕让所有人愕然发怔,呆若木鸡。
方才受了林若耶打断的礼部尚书徐学谟,此时已经怒不可遏,刚想要发难,却见朱翊钧转回身来。
“众爱卿,刚才说到哪里了?”
礼徐学谟赶忙合上大张着的嘴。
朱翊钧一拍脑门,笑道:“是说入阁得经过廷推是吧。”
张四维瞪着端坐在门口,娇羞满面的林若耶,沉声道:“回皇上,入阁是需经过廷推的。”
朱翊钧指了指申时行:“申爱卿入阁时经过廷推了吗?当年杨士奇、杨荣、杨溥他们经过廷推了吗?就连故去的张先生经过廷推吗?”
“这……”张四维支支吾吾。
朱翊钧盯着张四维半晌,笑道:“朕只是选一人入阁,你张四维依然还是首辅,内阁还需要你这位首辅主持,如今你竭力阻止一位德行俱佳的老臣入阁,若是在同僚之中落一个妒忌专权之名,这可不好,切莫因小失大啊……”
张四维躬身低头,不发一言,面对皇上面带微笑的训斥,竟无反驳之理。
“张爱卿?可还有异议?”朱翊钧不耐烦问道。
张四维无奈只能点头道:“皇上说得是!”
“那好,申爱卿,回去拟旨,早朝宣发百官。”
朱翊钧看也没看申时行,等交代完,便对吏部尚书王国光道:“王爱卿,吏部之中无小事,关乎国体,你最近要事繁多,切莫疏忽大意。”
王国光逐字细细品味,随即躬身道:“臣必不辱皇命,一切皆照章办事,请陛下放心。”
“嗯,行了,众爱卿今日也不早了,散了吧。”
朱翊钧随意挥了几下手,便离开了中军都督府的大厅。门口的林若溪随后也提着裙子追了出去。
以内阁张四维为首的几人,面色愈发凝重,皆是铁青着一张脸。
不多时,他招呼也不打,带着一行人愤然出门。
而那刑部尚书、户部尚书却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二人与剩余几人辞别,也笑呵呵地出了大厅。
当下,厅中只剩王国光、曾省吾、梁梦龙。
他们三人却是不急着出门。
纷纷落座后,端起茶杯悠然抿了一口。
这杯已经微凉的茶水入口后。
三人的神色,就如同饮了一杯琼酿般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