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犁庭扫穴

“陛下,此为方总理的奏折。”

总理?

朱翊钧闻言恍惚,看到手中的奏折,他才反应过来。

总理夷务衙门。

“说是总理,倒也恰当。”

朱翊钧觉得这个称呼还是很有意思的。

看了一眼奏疏内容,朱翊钧很满意。

方逢时还是很识相的。

一当上这总理夷务衙门的主官,便立刻上奏言开海事宜。

除此之外,他也知道朱翊钧一心想着打建州女真。

便也上奏说了这件事情。

“交由内阁,让首相过目。”

朱翊钧吩咐了一句。

张居正之前答应的事情,并没有老老实实的照办,至少打建州女真这件事情,他还拖着。

方逢时这份奏疏来得正好,让张居正尽快同意此事。

“此时的建州女真经过前几年李成梁擒杀王杲,已经是积贫积弱,一盘散沙,趁你病,要你命,正是改土归流的大好时机。”

“可不能放手。”

朱翊钧对于建州女真还是很忌惮的。

建州女真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西有海西女真和山脉为屏障,保证其不受蒙古人的侵扰。

东有长白山脉为天险,南与朝鲜和大明接壤,可以获得贸易以及技术,或者劫掠。

北面的野人女真不成气候,此地是一个积蓄力量的好地方。

后世的努尔哈赤能从建州崛起,一统东北,这建州的地理位置是极其重要的。

而建州女真,或许是因为这些年的休养生息,其地屡出野心勃勃之辈。

如前几年被李成梁擒杀的王杲,其人也不是什么简单的人。

明廷特意关注过此人,王杲还被名臣张学颜带在身边考察过一段时间,其人通晓汉语,勤奋好学,甚至精通天文,不仅如此,其人武艺也不差。

但就这么一个被明廷精心选中的代理人,但最终还是背叛了大明。

其人屡屡率兵和大明交战,还试图联合蒙古攻占辽东。

“建州必须拿下,只有拿下建州,才能沿着河流北上,控制野人女真各部,再向西殖民西伯利亚地区。”

朱翊钧想着自己的规划,这才是必须拿下建州的重要原因。

至于向西殖民西伯利亚可不可行,俄罗斯人能过来,那么大明自然可以过去。

毕竟有黑龙江在。

沿着黑龙江河流就可以一路向西,就能到达贝加尔湖地区。

“到时候不仅俄罗斯人的东进之路会被堵住,蒙古人的北部也会被大明包围。”

“南有九边防线,东有辽东,西有瓦剌,北面还有沿着河流修建的堡垒。”

“从战略上,蒙古将会陷入极大的劣势。”

朱翊钧心里面憋着坏,这一招是他和俄罗斯人学的。

前世他学历史一直搞不明白为什么中原王朝总是对草原无可奈何,于是便想到了俄罗斯的扩张史。

他专门去研究了此类历史。

最终得出结论,并非俄罗斯人比中原王朝强,相反,俄罗斯比中原王朝弱的不止一点。

俄罗斯能征服无数的游牧,那是因为地理优势,其河流发源于波罗的海,能从圣彼得堡连接到中亚地区。

不仅是东西走向的河流如此便利。

俄罗斯还有很多南北走向的河流。

这都给俄罗斯征服游牧部落提供了可靠的后勤保障。

但即使如此,一直到了十九世纪俄罗斯远征希瓦汗国仍然遭遇了惨败。

而希瓦汗国所在地区的荒漠草原远远不能和蒙古草原相比。

并且中原王朝的后勤要比俄罗斯恶劣无数倍,因为中原只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河流,还是人工运河。

其径流量不如俄罗斯随便一条河流的几十分之一。

俄罗斯能从欧洲一路殖民到亚洲的秘诀也在此。

如果看填色地图,很多人自然看不明白,只觉得俄罗斯的扩张如此迅速,实在是太厉害了。

但如果仔细观察地理地图,看看西伯利亚地区、中亚等等地区的河流以及支流,还有那茂密的森林,就会知道俄罗斯的东扩条件是多么的得天独厚。

俄罗斯可以轻而易举的从圣彼得堡、莫斯科坐船来到中亚、乃至西伯利亚,沿途只有丛林和河流,而不见什么沙漠、戈壁。

河流提供了补给物资,树木丛林提供了廉价木材建造房屋和防御设施。

这和大明遇到的情况完全是两回事。

其陆续征服的诺盖汗国、西伯利亚汗国,虽然名义上都是游牧政权,但其都有定居城市,非常好打。

较为游牧的汗国,如希瓦、克里米亚等汗国,在这期间一直持续劫掠俄罗斯南部地区,甚至一度劫掠到了莫斯科,俄罗斯却对其没有任何办法。

一直到十八、十九世纪这些汗国才慢慢被消灭,而那时候的俄罗斯人早已经来到了东北地区。

可见相对于消灭游牧,一路东扩显然更加容易。

这一点大明正好可以学习。

他俄罗斯能一路修堡垒到亚洲。

朱翊钧也不贪心,他打算加强对女真各部的控制力度,动员女真人西进,一路修建堡垒到西域。

至于女真会不会听话,朱翊钧并不担心。

别看都是女真部落,但其实细分之下,无限可分。

包括后来的满清对野人女真其实也是武力控制,明末时其派出无数军队抓捕野人女真为奴、为兵。

大明对北部女真的羁縻统治已经数百年了,如臂指使是很难,但是获得一个通行权,一步步的建立据点,这些女真部落只会乐意见到。

而不会阻止。

因为这地方实在是太穷了,他们需要和大明更近距离的接触,这样他们可以用更低的成本获得大明的物资。

不过对于女真各部想要加强控制,辽东的人口还是不可或缺的。

想到这里,朱翊钧又嘱咐孙德秀。

“开矿之后,去往辽东的人越发多了,让内阁和总理衙门商议一番。”

“拟定一份安置的政策,可以让这些人在当地落户,清扫建州女真之后,还要改土归流,到时候新获土地可以招收这些人安置。”

“没有挖到矿,得到土地安家,也不算白来一趟。”

忙完一切后,朱翊钧总算是可以好好休息一番了。

折子交到了内阁,张居正看到之后知道阻止不了,思虑一番,便开始草拟诏书。

......

一道诏书从内阁发往蓟镇和辽东。

蓟镇总督梁梦龙以及蓟镇总兵戚继光等人接到了旨意。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朕绍承祖宗鸿业,统御华夷,四境宾服。惟建州女真,桀骜不驯,屡犯边陲,戕我军民,掠我财货。

今特命:蓟镇总兵官戚继光,佩征虏大将军印,总统诸军,节制辽蓟兵马,相机进剿。

辽东总兵官、宁远伯李成梁,率本部精锐,为前驱策应,听戚继光调遣。

蓟辽总督梁梦龙,总督粮饷器械,保障转运,毋使匮乏。

务要犁庭扫穴,尽灭其众;改土归流,永绝后患!

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戚继光接到诏书,内心振奋不已。

配征虏大将军印,统帅大军,这是他第一次手握如此多的兵马。

“相国前几日书信所言果然为真。”

他内心一片火热,他发誓要好好出一出风头,让天子以及朝堂诸公看到自己的才华。

论打仗,他不比李成梁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