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周平

洛阳城西上西门东面,是一片密密麻麻的青砖黑瓦的房屋群。

小巷只够两人并肩,纵横加错,鳞次栉比,屋舍俨然。

光是这一片就有宅院一百多座,厢房五百多间。

不过这些都是皇家的产业。

天下最富有的莫过于皇家,皇家有专门的宅店务,管理天子的房产。

光是神京之中就有两千多间厢房,各州府也都有。

天下的田地中从洛阳周围到地方州县上,也有许多是皇帝的。

这些房屋会租出去,田地也会租给普通农民去耕种,每年皇家都能收很多租钱。

入的不是和税款一道的国库,而是皇帝私人内帑。

周平租的就是这种皇家屋子。

有三间正房,两个耳室,一个小院,这在洛阳普通人家中算得宽敞。

每月只要一百文,这是极其便宜的。

因卫亲王关照,专门和宅店务打过交道。

那边说不给他们不好入账,就象征性给点。

手里提着一斤猪肉,穿过巷子到自己家。

旁边几道门关着,没人居住。

皇家宅店务光在洛阳城每年就空着近千间厢房,而洛阳城里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的人比比皆是。

他再次于心里警告自己,千万要抱好卫亲王这棵大树,否则这神京城内一个月一百文五个厢房带院子的宅院怎么也住不上。

他本是郑州人,父辈小有家资,早年考了个秀才,后来屡考不中,转而经商。

后来生意不好做,又经朋友介绍,在京城的酒楼里作账房谋生。

后来才知道那酒楼居然是卫亲王的产业。

卫王也常去,他便有了能见到卫亲王的机会。

发觉这机会后他果断抓住,利用每次见面的机会给卫王留个好印象。

时间久了卫王便将他召入府中管事。

他很拿得住卫王的心思。

只因为他做生意时人见多了,并不会像其他人那样盲目屈服尊崇。

他嘴上恭敬心里却门清,人就是人,并不会因为他是卫王就比别人聪明。

相反,像卫王那样人人奉承,没见过外面艰辛的反而更好糊弄些。

至少相比以前他打交道那些天南海北的生意人好对付多了。

日子一久,他更得卫王喜爱,在王府里混得风生水起。

到如今,他已经不用做什么,装为卫王作参谋,有什么事卫王都会问他的意见。

卫王甚至说给他腾个院子,让他们一家去王府里住。

他自有盘算,谢了卫王的好意。

敲门答应后妻子连出来接过他手中的东西,家里两位下人一个在厨房忙碌,另一个赶忙打水来给他洗手洗脸。

妻子一面为他掸去灰尘,一面抱怨老母亲今天又尿地上了,还有东面那家借走的米筛三四天了也没还来。

周平不耐烦道:“她年纪大,腿脚不方便,就管她了。”

“我知道,我只是嘴上说说。”妻子道。

两人说着放好东西,叫孩子进正堂准备吃饭。

作为一家之主,他不落座动筷,别人都不敢动。

饭后坐在院子里的胡床上乘凉。

妻子跟他说:“街头那家被赶出去了,那家女人还想赖着不走,坐地上哭闹。

笑话,这可是天家的宅院,官差直接来把他们扔出去了。

叫唤有什么用?”

周平回忆了一下在王府获得的信息:“他家是帮王给事中家养马赶车的。”

“怎么突然就这样了?”

面对妻子的不解,他有些不耐烦的解答:“王给事中出事了。”

“出事?那么大的官也能出事。”

“站得高,摔得疼。”他懒得和妇人家去解释朝堂上那些大人物的谨小慎微。

只说事:“他女婿是关中的知县,利用职务之便盗卖秦岭的古木,被人检举发现,查实后充军流放。

御史台派人去查的时候他在信里给女婿通风报信,那书信也被搜出来了。

被贬为庶民,勒令出京。”

“难怪......”

“这就是树倒猢狲散,神京城里多少官员,多少人家依附在他们的大树上,讨饭吃。

一棵树倒,要压死多少人。”周平颇为感慨。

“真是可怜。”妻子摇头。

他不发一言,他家何尝不是,他没有功名没有官身俸禄,全是依附在卫王的大树上过活。

他没法考科举,正常途径做不了官。

不过他的盼头很大。

将来一旦卫王继承大统,他就是从龙之功,到时荣华富贵,高官厚禄什么没有?

正想着,外面有人匆匆来敲门。

开门后发现是王府的车夫。

“周先生,王爷有事请你快过去。”他着急的说。

他不敢怠慢,连起身招呼妻子拿了件长衫披上,就随人出门。

夜风习习,等到一半天已经全黑了。

“王爷这么晚叫我,是不是有什么急事?”

车夫道:“周先生,我一个赶车的知道什么。”

周平笑了笑:“驾车驭马的那都与主家亲近着呢,怎么会不知道。”

车夫听了高兴,便想了想说:“我见殿下高兴,嘴里念赵立宽,说什么这次他死定了,说的应该是西南的事。”

“是吗。”周平点点头。

自去年来,殿下对赵立宽一直耿耿于怀,恨不能除之而后快。

不过在他看来这件事大可不必。

因为赵立宽不过是郑王随手拿过来用的棋子。

他郑王用得,卫王也可以拉拢为自己所用啊。

叶相公,大理寺卿段平,户部的一些官员都是这个意思,可卫王偏不,就是想弄死赵立宽。

不少卫王的亲信,支持者都不理解,觉得不至于如此。

他们不理解,是因为他们只讲道理,却不懂卫王。

卫王是金枝玉叶,泡在蜜罐里长大的人。

他们这样的人自小万事顺心,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求什么就能得什么,想要就没做不到的。

时间久了,即便快五十的人,也最像个孩子,急于求成,没有耐心去等待,去慢慢经营。

卫王不是不知道背后是郑王。

可问题是他斗不死郑王,又急于看到有成果来彰显他的胜利,宣告他赢了。

那就只能弄死个小小的赵立宽来让自己舒心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