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十五:治痰热内阻痫证案
【医案】
一女年六岁,病左手不能举动三年矣,后复病痫。初用人参、半夏,或效或否。予诊左脉浮洪,右脉颇和。
曰:痰热也。令以帛勒肚,取茶子去壳三钱,挼碎,以滚汤一碗,滤取汁,隔宿勿食,早晨温服。吐痰如大蒜瓣者三碗许,手能举动,痫亦不作。
【评析】
本案汪氏以茶子治痰热内阻痫证之候。本案患儿年六岁,左手不能举动三年而后复病痫,汪氏在《医学原理·急慢惊风门》指出痫病缘由为“小儿真阴未长,其体纯阳,心火常亢,肺金受制,不能平木,故肝木常是有余,脾土常是不足。或摄养失宜,致六淫外袭,或为饥饱内伤,致损中气,不能健运,津液凝聚成痰,阻碍升降,而急慢之惊作矣”。详细阐述了小儿惊痫为中焦脾气受损,健运失司,津液不化而生痰所致。患儿初用人参、半夏,益气化痰,效果首鼠两端,未见明显疗效,汪氏认为本案为痰热作祟,治以清热祛痰,取茶子去壳挼碎滚汤。《本草纲目》记载茶子“治喘急咳嗽,祛痰垢”。所以患儿服药后,吐痰三碗许,给阻经络之痰热以出路,邪去则病症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