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集角落的小小风波,最终以农妇欢天喜地地用五个铜板买走了一竹筒“净尘水”而告终。
效果立竿见影——她当场用它擦干净了自己沾满泥巴的箩筐底,引来几个围观农妇的啧啧称奇。
符箓摊的干瘦老头脸色铁青,恶狠狠地瞪了林风几眼,却碍于集市规矩和李家庄的管事在附近巡逻,最终只能悻悻作罢,低声咒骂了几句“歪门邪道”。
林风无视了那充满敌意的目光,他的心被一种更纯粹的兴奋填满。
五个铜板!
这是他穿越后获得的第一笔真正意义上的“科研经费”。
更重要的是,“净尘水”的成功验证了他的核心思路:“科学的方法论和物理化学知识,在这个世界同样有效,甚至能创造出超越低阶玄学手段的实用产品!”
他没有被这点小成绩冲昏头脑。
五个铜板,在修真界的坊市里,依旧是杯水车薪。
他迅速规划着这笔“巨款”的用途。
他首先来到了一个售卖基础材料的摊位。
这里摆着各种矿石粉末、草木材料、兽骨兽筋,甚至还有一些废弃的低劣法器碎片。
林风的目标明确:一小块纯度尚可的赤铁矿粉末(用于导电性实验)、一小包质地细腻的白垩粉(作为惰性基底)、几根大小均匀的细铜丝(核心导体)、一小块廉价的空白黄符纸(记录载体)。
摊主是个沉默寡言的中年汉子,见林风挑选的都是些不值钱的边角料,总共只收了他两个铜板。
接着,他找到了一个卖杂货的小贩,用剩下的三个铜板,咬牙买了一支最便宜的毛笔、一小块劣质墨锭和一小叠质地更粗糙但数量较多的黄纸。
记录和推演,是科研的生命线,这笔投资不能省。
怀揣着宝贵的材料和仅剩的几枚铜板换来的两个粗面饼,林风离开了喧嚣的青石集,踏上了归途。
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山风吹拂着他破旧的衣衫,但他的步伐却比来时轻快了许多。
脑海中,一个简陋但功能指向明确的仪器蓝图正在飞速构建。
回到小林村那间破旧的土屋,林风立刻投入工作。
他没有点灯,借着最后的天光,将买来的东西小心地摊在炕上。
第一步,验证灵气的导电性和场效应。
他小心地将赤铁矿粉末铺在一块相对平整的石板上,用白垩粉在周围画出一个绝缘圈。
然后将两根细铜丝的一端分别插入粉末两端,另一端则小心地留出接口。
“简易的电阻测量装置…可惜没有电流计。”林风自语着。
他深吸一口气,再次凝聚精神,尝试引导周围的灵气粒子,这一次,他刻意将意念聚焦,如同操控无形的探针,小心翼翼地引导着一小股相对凝实的气流,尝试注入两根铜丝之间的赤铁矿粉末区域。
精神高度集中,额角渗出细汗。
这一次,他清晰地“看”到了那些被他意念勉强束缚住的灵气粒子,如同微小的、闪烁着微光的尘埃流,缓缓注入赤铁矿粉。
就在灵气流接触粉末的瞬间——
嗤!
一声微不可闻的轻响,赤铁矿粉末靠近铜丝接口的地方,极其微弱地亮起了一丝转瞬即逝的红光!
同时,林风敏锐地感觉到,自己引导的那股灵气流仿佛撞上了一层无形的阻碍,瞬间溃散了小半,剩下的也变得极不稳定。
“有反应!能量注入引发了局部电阻变化和微弱的热效应!”
林风眼中精光爆射,立刻用新买的毛笔在黄纸上飞速记录:“实验记录:灵气可作用于特定矿物(赤铁矿),引发微弱电热效应,疑似具备能量载体特性…注入过程存在明显‘阻力’,推测矿物对灵气存在‘阻抗’,类似电路中的电阻…”
这个发现意义重大!
它证明灵气不仅能被观测,其流动和转化也遵循着某种类似电磁学的物理规律!
兴奋过后,更大的难题摆在了面前:引气入体本身。
他再次尝试运行《引气诀》。这一次,借助更强大的精神专注力和对灵气粒子更清晰的感知,他终于捕捉到了问题所在!
当他用意念引导灵气粒子靠近身体时,这些粒子并非无法进入。
它们可以穿透皮肤,如同无形的微尘。
但问题在于,一旦进入体内,它们就像进入了错综复杂的迷宫,瞬间失去了方向感,变得混乱无序,在血肉间漫无目的地游荡,然后很快就被身体组织吸收、消散,根本无法按照功法描述的路径汇入丹田!
“路径!关键在于引导路径!”林风猛地站起身,在狭小的屋子里踱步。
传统功法描述的那些玄之又玄的“经脉”、“穴窍”,在他眼中,应该就是引导灵气高效运行的“生物能量通道”和“关键节点”。
但原主的记忆里,关于经脉的描述模糊不清,全凭“内视”和“感悟”,而且这具身体的经脉似乎天生就“淤塞”或“狭窄”。
“经脉…能量通道…效率…”林风喃喃自语,前世关于流体力学、电路拓扑的知识在脑海中翻腾。一个大胆而危险的假说逐渐成型:
“经脉,并非虚无缥缈的‘气感’通道,而是存在于人体内、具有特定物理结构和能量导引功能的‘高维能量导管’!其内部的‘淤塞’,可能是能量传导效率低下的物理性堵塞,或者是空间结构上的扭曲、狭窄!”
这个假说一旦成立,就意味着引气入体的效率低下,是一个可以量化的物理问题!
解决思路也清晰了:要么“疏通”这些能量导管,要么找到更高效的、能绕过堵塞或适应狭窄结构的能量引导方式!
疏通?如何疏通?
用更强的意念冲击?风险巨大,极易损伤脆弱的身体组织。
优化引导方式?那就需要更精确地“测绘”出体内这些能量通道的实际结构!
测绘…如何测绘?
林风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那只曾经铺着炭粉的陶碗,以及那块竖立其中的废灵石碎片。
一个更加大胆、甚至可以说是疯狂的实验构想,在他脑中浮现——制造一个微型的、可控的“灵压场”,作用在自身体内,观察灵气粒子在压力下的流动轨迹,从而间接反推经脉的位置和形态!
这无异于在刀尖上跳舞!稍有不慎,失控的灵气压力就足以将他脆弱的身躯从内部撕裂!
风险与机遇并存。
前世无数重大科学突破,都是在刀锋边缘取得的。
林风的眼神变得无比锐利。他需要更精密的仪器,更安全的实验环境,以及…一个足够强大的“灵压源”。
他的目光,最终落在了那几根刚买来的细铜丝,以及怀里那块仅存的、蕴含微弱残留灵气的废灵石碎片上。
“需要一个微型的、可控的‘灵能场发生器’…利用灵石残留能量作为源,铜丝构建引导回路…”
林风坐到炕边,拿起毛笔和粗糙的黄纸,开始疯狂地演算和设计。
简陋的线条勾勒出回路的雏形,旁边密密麻麻标注着能量节点、可能的场强分布、安全阈值估算…
夜渐深,破旧的土屋里,只有笔尖划过草纸的沙沙声,和一双在黑暗中闪烁着执着与疯狂光芒的眼睛。
科学修仙路上的第一座险峰——引气入体的物理本质与测绘实验,即将以最原始、最危险的方式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