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论功行赏,任职京营

枢密使水锟见大皇子意图以定,并不是能劝回来的,只得点了点头。

他们功勋世家与大皇子的捆绑很深,可不是轻易能跳船的。

领兵北伐戎羌,虽有风险,可若真能立下大功,

挟大胜之势,陛下不立储也是不行了。

义忠亲王得到了水锟的支持,松了口气,又道:

“本王看这次入京奏捷的这几个将佐都是人才,还请水相设法收服,

让他为本王效力,莫要被他人占去先机。”

“王爷放心,老臣定然办妥。”水锟答复着,同时心中思虑了一个章程来。

先易后难,就从那个职位最低微的楚什长开始吧。

这人职位低微,倒也勉强算个人才,给个差不多的职位,定然能够让他服服帖帖。

就在义忠亲王聊着的时候,

另一边的礼忠亲王周溟也在与身边的人密语。

吏部左侍郎周延儒附耳道:

“王爷英明,给他们埋下一个钉子,扎一扎他们的手也好。”

谁能当这个冷钉子呢?

似乎那个楚什长是个不错的人选。

午门外的表演结束后,

两侧的雅乐再起,

协律郎领着人与教坊司乐工奏出的乐曲唱和着。

在这样高雅的乐曲中,

两位亲王,以及内阁首辅和枢密使两个文武宰辅带着献俘功臣北向站立。

礼部尚书宣读着露布飞捷的内容以及一篇赞表,赞颂大炎朝皇帝的文成武德。

宣读完毕之后,众人跪倒拜四次,然后起身。

随即,两侧又响起新的赞颂乐曲。

在这个新的乐曲中,

两位亲王又引导着王再晋、袁崇焕、楚岩等几名立下大功的功臣上阙陛见。

走在最前头的是亲王仪仗,

牌匾,旗帜,引幡,

还有持戟的、持仗的、持仪刀的、持骨朵的,

浩浩荡荡一路。

众人跟着仪仗,

默然无声地穿过金水桥、进入午门,

两个亲王也都下了辇轿,换做步行。

最前头的仪仗又换了一拨人,

又有两队太监加入进来,

他们手中都端着一个锦盘,盘中放着献捷的重要物品,

最前头几样是鞑子的固山旗、固山额真铠甲等物。

仪仗穿过太和门后,前头就是一个青石铺就的大广场。

四周立着华表等物,雕栏玉砌,金碧辉煌。

这地方楚岩其实参观过,不过那时他只想着这么好的地方当停车场实在可惜了。

现在配合这样的庄严肃穆的气氛,心理感受完全不同。

“楚大人,莫要抬头张望。”

楚岩听到身边小太监王恩低声提醒,赶紧也低下了头。

一路无话。

仪仗到大明宫前头缓缓向两侧分开,献捷的功臣在两个亲王带领下登上白玉长街。

每登上一步,便意味着他距离大炎帝国的中心更近了一步。

此时,楚岩隐隐听到大明宫大殿中传来了典雅的韶乐,

开始是叮咚的编钟奏响,

随后有人声高唱,都是赞扬皇帝的高功厚德。

楚岩知道,这一套仪式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

唯一的意义就是折腾臣子,并烘托皇帝的无上威仪。

冗长的仪式结束后,

大殿上响起“啪啪”的净鞭之声。

这表示皇帝要来了。

随后,皇帝身着冕服走到龙椅前坐下,

冕服上绣着日、月、星辰、山、龙等十二章。

腰间配着繁复的玉革带、玉佩。

有一种天下尽在掌握的威仪。

文武众臣在首辅孙承宗和枢密使北静王水锟的带领下跪倒,山呼万岁。

楚岩也跟着负责引导的太监和其他人一起,亦步亦趋地参与仪式。

他乘抬头的时候瞥了一眼熙和帝——

这个帝国的最大独裁者。

一个清矍的老人,双鬓斑白,留着短须,表情严肃。

抛开这套仪式的烘托,与路边大爷也没什么不同。

楚岩胡思乱想的时候,朝堂上的流程还在继续。

内阁首辅、孙承宗代表文臣念了一篇长长的颂表。

都是华丽的四六骈文,却没有多少实际意思。

最重要的就一两句:

“……朕嘉将士为国建功,宜加爵赏……今授袁崇焕辽东兵备副使,正四品职,仍管宁前道军务……”

“……今授楚岩忠显校尉,从六品职,任京营神机营守备。赏钱二十万,绸缎二十匹,绢二十匹……”

半个时辰后,冗长的仪式终于结束,

皇帝退走后,众人在鼓乐声中有序退出大殿,准备退场。

竟然直接获得了从六品的武职!

品级比昨天礼部主事向忠的猜测还要高两级。

而且是各地边军都很羡慕的京营官职!

这倒是大大超出了楚岩的预料。

他表情平静,心中欣喜,这样倒是免了他准备的其他手段。

另一侧的袁崇焕也面带笑容,他官升两级,算是大用了。

辽东经略王在晋表情有些难看,他竟然没有能获得升迁,

只是得到了几样物品赏赐,那个运筹功勋没有能得到承认。

“袁大人、楚大人留步!”

楚岩随众人退到青石广场的时候,忽然听到背后有人叫唤,是一个面白无须的中年人,他笑呵呵道:

“咱家是大明宫陛下跟前的太监戴权,陛下有口谕,诏大人奏对,跟咱家走吧。”

楚岩和袁崇焕转头跟着戴权,忽然他回头看到辽东经略王在晋也跟了过来,便止住步子,轻笑道:

“王大人,陛下口谕是诏袁大人和楚大人奏对,想是看经略大人一路辛劳,过两日再诏大人奏对。”

王在晋脸色胀红,没想到陛下如此待他,

这样下去,他这个辽东经略还干不干得成了?

自己哪里就比不上他们两个了,尤其是那个姓楚的小子,就是运气好,把那鞑子酋首给炸死了而已。

怎么就能得到陛下如此青睐?

不过郁闷归郁闷,他也没胆子公开质疑皇帝。

袁崇焕脸上有几个得色,心中想着自己未来的宏伟事业,激动不已。

楚岩则在筹划如何在随时可能发生的宫变中进行政治投机。

不一会,楚岩两人跟着戴权返回大明宫,在一个偏殿中等候,戴权随机进入内殿。

约莫一个时辰后,戴权从内殿出来,笑道:

“快走吧,陛下着急见功臣呢。”

说着,又低声告知了楚岩一些觐见的礼仪,这些礼仪昨日礼部主事和那个叫王恩的太监已经教过一遍了。

随即,戴权领着两人从侧殿出来,

穿过雕梁画栋的游廊,

从另一侧进入后殿,到门口时,已经有太监通传了。

楚岩微微侧头瞥了一眼四周的环境,这里应当是皇帝的书房,

一侧有许多高大的书架,架子上放满了书籍。

大殿上有几个两人合抱的大柱子,还挂着月白色的纱幔,

看起来半新不旧,不过很有威严氛围。

此时,熙和帝已经换上了明黄色的龙袍常服,

脸上带着些许疲惫,不过很兴奋。

袁崇焕和楚岩礼节性的拜过之后,熙和帝忙道:

“快给功臣赐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