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稀罕鱼

“爹娘年事已高,这灵鱼说不定能帮他们延年益寿。”想到双亲欣慰的笑容,他冷峻的面容也不由柔和了几分。

返程时,夕阳已开始西沉。

张阳春特意绕道而行,穿过一片茂密的紫竹林。

竹叶在晚风中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山中的秘密。

继续前行,他又查看了几处之前标记的地点:峭壁上的月见草、古松下的茯苓群、溪涧边的寒水石……

每一处资源点都保持着原状,守护兽的气息也依旧强大。

张阳春从怀中取出一张泛黄的羊皮地图,用炭笔仔细标注着今日的发现。

“待我突破练气中期……”他轻声自语,将地图小心收好。

阿福似乎感受到主人的决心,亲昵地蹭了蹭他的裤脚。

归途渐暗,林间开始升起薄雾。

张阳春加快脚步,脑海中却仍在思索今日的奇遇。

那口深潭、那些灵鱼,还有鱼群刻意避开的潭心...

这一切都暗示着,这乌蒙山中恐怕还藏着更大的秘密。

“看来,得尽快提升修为了。”他抚摸着腰间的水袋,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夕阳的余晖染红了小院的篱笆墙,张阳春推开吱呀作响的院门时,惊飞了几只在菜畦边啄食的麻雀。

院子里飘着淡淡的艾草香,母亲李秀兰正坐在竹凳上摘着刚采回来的野菜,粗糙的手指灵活地掐去老根。

父亲张大洪蹲在磨刀石旁,古铜色的臂膀随着磨刀的动作有节奏地起伏,镰刀在石面上发出“嚓嚓”的声响。

“春娃子回来啦?”李秀兰抬头,眼角堆起细密的皱纹。

她随手抹了把额头的汗,在粗布围裙上留下几道湿痕,“今天采到什么好药材没有?”

张阳春嘴角扬起神秘的笑意,拍了拍鼓鼓囊囊的衣襟:“今天只采到几样普通药材,倒是逮到几条稀罕鱼。”

他小心地从怀中取出皮质水袋,袋口解开时,几滴晶莹的水珠顺着袋壁滑落。

“嚯!”张大洪放下镰刀凑了过来,沾满铁锈味的大手在裤腿上蹭了蹭。

当张阳春倒出那两条银光闪闪的小鱼时,老两口不约而同地瞪大了眼睛。

小鱼在夕阳下泛着珍珠般的光泽,鳞片上的纹路竟似有星光流转。

“这...……”张大洪粗糙的指尖虚虚地悬在鱼身上方,生怕碰坏了这稀罕物,“老汉我活了这么大岁数,从没见过这种鱼。赤水河里那些鲫鱼草鱼,哪有这般模样?”

“银光鱼,赤水河上游的特产。”张阳春面不改色地编着谎话,指尖轻轻拨弄鱼鳃,确保它们还活着,“听说特别滋补,今晚咱们炖汤喝。”

李秀兰将信将疑地接过鱼,布满茧子的手掌刚触到鱼身就猛地一颤:“哎哟!”

她惊得差点松手,“这鱼怎么摸着暖乎乎的?跟揣了个小火炉似的。”

张阳春笑而不语,转身去井边打水。

井绳吱呀作响,木桶撞击井壁的声音在暮色中格外清脆。

他眼角余光瞥见母亲正小心翼翼地将鱼放进陶盆,父亲则像个好奇的孩子般蹲在盆边,时不时用手指戳一下游动的鱼尾。

暮色渐浓时,厨房里飘出诱人的香气。

土灶上的铁锅里,奶白色的鱼汤咕嘟咕嘟地翻滚着,升腾的热气在窗棂上凝成细密的水珠。

张阳春执意要亲自掌勺,只往汤里加了几片老姜和一撮粗盐。

李秀兰在一旁看得直皱眉:“好歹放点葱花啊,这白惨惨的...……”

“娘,这种鱼就得吃原味。”张阳春搅动着木勺,汤面上浮起的每一滴油花都泛着淡淡的金光。

他悄悄掐了个法诀,将一缕灵气打入汤中,帮助灵鱼的精华充分释放。

“来,尝尝。”张阳春给父母各盛了满满一碗。

粗瓷碗里,乳白的汤汁上飘着几片晶莹的鱼肉,在油灯下闪烁着珍珠般的光泽。

李秀兰吹了吹热气,小心地啜了一口,突然瞪大眼睛:“这汤...……”

她不可思议地看着碗中,“怎么这么鲜?像是把整条河的精华都煮进去了。”

张大洪已经顾不上说话,古铜色的喉结随着吞咽的动作上下滚动。

他连喝了好几口,额头上很快渗出细密的汗珠,在灯光下闪闪发亮。

老农解开洗得发白的粗布衣领,露出晒得黝黑的胸膛:“怪了,这鱼汤怎么跟喝了酒似的?浑身热乎乎的。”

两条小鱼熬的汤,三个人分食,每人不过几筷子鱼肉和两碗汤的份量。

可就是这么点东西下肚,老两口很快就面色潮红,李秀兰不停地用围裙扇着风:“浑身暖烘烘的,倒是舒服。这大夏天的,倒像泡了个热水澡。”

张阳春不动声色地观察着父母的变化。

在修士眼中,二老周身正散发着淡淡的白雾——那是普通人无法吸收的灵气在体表散逸。

他悄悄运转功法,将飘散在饭桌上的灵气尽数引入自己体内。

晚饭后,张大洪破天荒地没有立即去院子里抽烟,而是靠在藤椅上打起了盹。

李秀兰忽然“咦”了一声:“老头子,你手上那个老茧怎么掉了?”

张阳春闻声望去,果然看见父亲常年握锄头磨出的厚茧,此刻正一片片剥落,露出下面新生的皮肤。

老两口出奇地早早回房休息。

张阳春站在堂屋门口,望着父母佝偻的背影消失在东厢房的布帘后。

李秀兰的脚步明显比往日轻快了些,而张大洪一边走还一边揉着肩膀,嘴里嘟囔着“这老寒腿怎么不疼了”。

油灯将他们的影子投在土墙上,随着布帘晃动而摇曳。

收拾碗筷时,张阳春发现盛鱼汤的陶碗内壁竟泛着珍珠般的光泽,指尖轻触还能感受到微弱的灵气残留。

他若有所思地摩挲着碗沿,灶膛里未燃尽的柴火发出“噼啪”的轻响,将他的侧脸映得忽明忽暗。

屋后的凉亭掩映在几丛翠竹之间,月光透过竹叶的间隙,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张阳春赤脚踏上青石台阶,冰凉的触感从脚底传来。

夜露打湿的栏杆摸上去湿润光滑,带着山间特有的清冽气息。

今夜月明星稀,乌蒙山连绵的轮廓在皎洁月光下如同一条沉睡的巨龙。

远处山巅的积雪反射着冷光,与深蓝色的夜空形成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