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赐婚
- 假千金被换嫁?皇子他拿命宠我
- 清月桃栀
- 2246字
- 2025-05-13 19:18:00
早膳后,母亲便安排李嬷嬷带我去了云香阁休息,这是给我安排的院子。
云香阁里早已布置好,院里甚至种下了几棵桃树。
如今初秋,桃花早已凋谢,虽无花,但我见到桃树便觉得心中欢喜。
我自小便喜爱桃花,登州的桃花遍地都是,每当桃花盛开时,是我最开心的日子。
“夫人知晓二小姐喜爱桃花,特意着人寻了桃树,这可是京中上等的品种,待明年春天,满院的桃花供小姐看个够,夫人对小姐是真心好的。”李嬷嬷引着我说道。
院子里恭敬的站着一排下人,这便是安排在云香阁照顾我的。
李嬷嬷指着其中一个鹅黄色裙衫、圆脸的姑娘,“这是紫心,云香阁的大丫鬟,以后便贴身服侍小姐,小姐有事只管吩咐她。”
说罢,李嬷嬷便安排紫心等人为我准备沐浴。
“二小姐,你且先沐浴梳洗一番,待晌午还有贵客要见。”
还未等我问是何人,李嬷嬷就转身匆匆离去,似是不想与我说太多。
登州距离京城路途很远,接连的雨天,也确实让我感到十分疲惫。
我闭眼靠在浴桶边,任由紫心为我擦洗,这一刻身体好似彻底放松了下来。
十六年来,我一直生活在登州,打小身边的孩子都有父母陪伴,我也曾想过为何我的父母不来看我,甚至不来与我一起生活呢。
那时,外祖母总是将我抱在腿上,耐心的抚慰我,告诉我,父亲在朝只是小官,父亲母亲生活拮据,不想我跟着他们受苦,所以才让我生活在登州。
外祖父每日行医回来后,也时常给我带回我爱吃的烤红薯,那时我年幼,有了好吃的便又忘了父亲母亲这回事。
就这样在外祖父外祖母的陪伴下,一日一日到了我十六岁这年。
直到今日,我终于回到了这个有父亲有母亲的家。
我稍稍安了心,期待着今后能同那些孩童一样与父母一起生活了。
“小姐,醒醒,这样会着凉的。”
紫心轻轻推了推我,我睁开眼才发现,不知不觉,我竟在浴桶中睡着了。
只好让紫心扶我起来,为我更衣。
夏家如今不愧是京城中的大户人家,这衣裙都是上好的浮光锦所制。
看着这名贵的衣裙,我不禁想起了驿馆里的那个男子,他穿的也是上好的云锦织,不知他是哪户人家的公子。
想到此,我又暗自摇了摇头,罢了,人海茫茫,只不过是浮萍一面而已。
想着李嬷嬷的话,不知晌午有何贵客要见,便起身让紫心为我梳妆。
紫心手很巧,我本就长得清丽,紫心为我插上金岷点珠桃花簪,显得我更灵动了。
“笙儿。”闻声,见母亲来了。
我连忙行礼,“见过母亲。”
“笙儿,你外祖父和外祖母将你养的极好,如今真是个美人。”
听到母亲这么说,我看向她,母亲很美,如今中年,仍风韵犹存。
未等我细想,母亲便拉着我坐到圆桌旁,倒了一杯水替到我面前。
“多谢母亲。”
自归家以来这短短几个时辰,母亲的很多举动都让我感到温暖,那是不同于外祖父和外祖母的温暖。
“笙儿,晌午的时候,会有贵客登门,你今日是第一日归家,应当去前厅见一见。”
“母亲,不知今日是哪位贵客?”
“今日登门的是三皇子,景池渊。”
“三皇子?不知我们家和三皇子是何关系?何事需三皇子亲临?”
“笙儿,你早年不在京城,有些事情你并不知晓。
你父亲早年得季国公赏识,未升官之前便立下大功。
季国公向皇上举荐了你父亲,你父亲这才在官路上顺遂无阻。
近来,皇上不知因何缘由,一道圣旨,赐婚你与三皇子。
皇恩浩荡,你父亲这才马不停蹄的安排了李嬷嬷到登州去接你。”
“什么?”我十分震惊,我第一日归家,没想到竟已定下婚约。
“母亲,为何早前没有书信与我,一路之上,也从未听李嬷嬷提起啊。”
“笙儿,你莫怪母亲,这十几年没有将你养育在身边,父亲和母亲对你亏欠良多。
赐婚一事,事关重大,怕你一时接受不了,才对你隐瞒至今。”
说罢,母亲拉起我的手,紧紧的握着。
“笙儿,三皇子他是权势贵人,绝对是良配,他日你嫁给三皇子,便是三皇子妃,到时候是无尽的荣华富贵。”
如今到了我这个年纪,嫁人无可厚非,只是我满心欢喜的归家,十几年来渴望的亲情,确是因为一道圣旨。
倘若没有这赐婚,父亲母亲可会将我接回家?
我闭了闭眼,两行泪潸然落下。
许是见我落泪,母亲抱了抱我。
“笙儿,你我母女十几年骨肉分离,母亲也舍不得你啊。
你不要担心,待嫁了三皇子之后,也是住在京中的,母亲自会常去看望你,你也是能时常回家的。”
我自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更何况是皇上赐婚,如何能拒啊。
只是,我还是有些不甘心。
我良久未语,母亲似乎有些着急。
“笙儿,如今你若不嫁,便是抗旨,抗旨的后果我们夏家承担不起啊。
你想想远在登州的外祖父和外祖母,他们年纪大了,本是安享晚年的时候,你忍心让他们为此葬送性命吗?
笙儿,你放心,待你出嫁,母亲一定为你准备丰厚的嫁妆,绝不委屈你。”
母亲的话让我一怔,母亲怎么能……怎么能用外祖父和外祖母的性命威胁与我呢。
母亲的话犹如一根刺扎在我心上,短短几个时辰,归家的喜悦在此刻化为乌有。
我初入京城,孤身一人,原以为父亲和母亲会是我的依靠。
可是想来谁的父母会十几年不养育子女,也不闻不问呢。
恐怕今后在这京城中要靠自己才能安身立命了。
“外祖父和外祖母养育我十六年,我断然是不能让他们因为我而出事,母亲,我嫁就是了。”
原来,这就是李嬷嬷口中所说的大事。
晌午,我并未见到三皇子。
只是宫中的王公公带人将聘礼和聘书送到,只道是三皇子近日身体不适,不宜前来,而聘书所载的大婚之日是明年三月初九。
聘礼足足装了五十箱,箱中装的皆是奇珍异宝。我想应是父亲在朝中得皇上青睐的缘故吧。
临走前,王公公特意见了我,说是替三皇子看看。
并将一枚刻有桃花的玉佩转交给我,交代是三皇子因今日无法前来,故赠这枚玉佩已表对我的一丝歉意。
我拿着这枚玉佩,看了良久。
竟是桃花……
翻过玉佩,玉佩的背面刻了一个字“渊”。
指腹细细抚过,我从未见过三皇子,不知这是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