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语林苑 22楼的客厅里,钢筋图纸与建筑模型堆得杂乱无章,杨小喵蹲在角落摆弄着新买的智能监控设备,说明书上的专业术语让他直挠头。突然,一阵风卷着颜料味冲了进来,杜雪雷顶着沾着涂料的安全帽,手里攥着皱巴巴的传单,双马尾随着动作乱晃:“兄弟们!大新闻!”
马昊宇掀开保温箱的盖子,往打包盒里猛塞炒面,油腻腻的围裙上印着“昊宇盒饭”的字样:“又咋了?你这造型,是刚从工地 cosplay回来?”
“比那刺激!”杜雪雷把传单拍在满是油星的茶几上,“煜淇集团要办商业精英挑战赛,冠军奖金十万!”
于忠良摘下听诊器,从医疗箱里翻出老花镜,推了推镜片:“煜淇集团?好像是做房地产开发的,这比赛和我们有啥关系?”
“综合性竞赛!市场分析、项目策划全有!”杜雪雷激动得在模型堆里跳来跳去,“赢了能进煜淇实习,转正后年薪百万!我在集团设计部还有人脉,绝对稳了!”
王凯正咬着咸鸭蛋探出头,嘴角沾着蛋黄碎,手里拎着装满大碴粥的保温桶:“俺滴个乖乖!不过咱一个卖盒饭的、一个卖粥的、一个医生,能行吗?”
“别忘了我是建筑设计师!”杜雪雷拍了下安全帽,“小喵懂智能设备,赵宇航跑剧组见多识广,凑一块就是王炸!”
赵宇航跨坐在客厅的道具摩托车上,头盔还没摘:“行啊,就当给剧组跑龙套之余找点乐子。”
众人对视一眼,被杜雪雷的热情点燃,客厅瞬间变战场。马昊宇把保温箱当桌子,摊开皱巴巴的笔记本;于忠良用处方笺画起了思维导图;王凯正的大碴粥桶成了临时笔筒,插满五颜六色的马克笔。
“做智能家居和智慧社区结合方案!”杜雪雷在白板上画着歪歪扭扭的建筑图,“比如在小区装智能路灯,根据人流量自动调节亮度。”
于忠良推了推眼镜:“再设计健康监测系统,住户晨跑时,路灯能实时显示心率数据。”
马昊宇往嘴里塞了口冷饭,含糊不清道:“我建议加个外卖智能柜,像我送盒饭,直接扫码存取,省得爬楼!”
王凯正兴奋地挥着咸鸭蛋:“俺们大碴粥也能搞线上预定!用智能设备自动熬粥,到点保温!”
比赛当天,六人站在煜淇集团金碧辉煌的大厅里,画风格外突兀。杜雪雷的西装袖口沾着颜料,马昊宇的皮鞋还沾着油渍,王凯正的挎包里露出半截咸鸭蛋包装纸。当其他西装革履的参赛者拿出精致的 PPT时,他们掏出的是用盒饭包装纸手绘的设计图。
“这是来砸场子的吧?”赵宇航压低声音,摩托车护膝在大理石地面上蹭出声响。
杜雪雷却昂首挺胸:“等会让他们见识建筑民工的浪漫!”
然而现实很骨感。市场分析环节,他们把“居民爱吃大碴粥”列为消费趋势;项目展示时,杜雪雷激情澎湃地描述“用智能路灯监测广场舞大妈的运动数据”,台下评委集体憋笑。分数公布时,他们吊车尾的成绩让马昊宇的盒饭都不香了。
“完犊子了。”王凯正捏碎咸鸭蛋壳,碎渣撒了一地。
关键时刻,杜雪雷突然举起沾满颜料的手:“各位评委!我们的方案或许不完美,但绝对接地气!智慧社区不是冰冷的代码,是让卖盒饭的、跳广场舞的、喝大碴粥的老百姓都能用得上的东西!”
他的话像一记重锤砸在人心上,评委们交头接耳。最终,他们意外斩获“最具烟火气创新奖”,还被人力资源总监看中,获得了技术部的实习机会。
庆功时,杜雪雷突然一拍脑门:“坏了!《中国好声音》海选今天截止!”
“啥?”杨小喵差点打翻智能水杯,“你们报名唱歌了?”
马昊宇擦了擦嘴角的饭粒:“我和老于寻思,唱歌和炒盒饭一样,讲究火候!”
于忠良摘下听诊器当话筒比划:“节奏和韵律是共通的,我给病人做心肺复苏都能踩准节拍。”
众人赶到现场时,舞台上正回荡着悠扬的情歌。轮到马昊宇和于忠良时,他俩西装革履——虽然马昊宇的西装还沾着盒饭油渍,于忠良的领带歪得像心电图。
《三天三夜》的前奏响起,马昊宇扯开嗓子,跑调的歌声震得观众手里的荧光棒都掉了。于忠良不甘示弱,戴着听诊器跟着吼,两人一个唱得像炒糊的盒饭,一个像误诊的心跳,却越唱越嗨。马昊宇跳着奇怪的机械舞,于忠良把听诊器甩得呼呼作响,台下从震惊到爆笑,最后集体跟着节奏鼓掌。
“这是声波攻击吧?”杨小喵笑出眼泪。
王凯正笑得把大碴粥洒在杜雪雷的皮鞋上:“比俺熬糊的粥还上头!”
那英哭笑不得:“勇气可嘉,但建议二位还是专注盒饭和听诊器事业……”
夕阳下,六人捧着“最魔性组合奖”的奇葩奖状往回走。马昊宇的保温箱、王凯正的大碴粥桶、赵宇航的道具摩托车挤在电梯里,杜雪雷的双马尾还粘着舞台上的彩带。他们知道,或许永远拿不到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但那些在工地、在厨房、在赛场上的疯狂,早已是人生最闪亮的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