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内容

1.老年人营养不良的流行病学及发病机制

老年人营养不良患病率较高,国外流行病学调查报道,欧洲约1/4的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存在营养不良高风险。此外,不同生活环境中老年人群营养不良患病率不同,社区中老年人群最低(8.5%),而医院或养老院中老年人患病率相对较高,分别为28.0%及17.5%。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老年营养支持学组发起的覆盖全国18个大城市34家三甲医院的“中国住院患者营养状态动态调查研究(MOMENT)”显示,住院患者营养风险患病率超过40%,值得关注的是,58%的营养风险患者未得到任何形式的营养支持,其中老年患者占主要部分。此外,老年人营养不良患病率在出院时较入院时并未发生明显的改善,甚至略微增加,提示仍需加强对老年人营养不良的防控管理,改善老年人营养不良的患病现状。

营养摄入减少、高消耗状态及营养素生物利用度下降是老年人营养不良的核心发病机制。多种危险因素通过以上3种机制增加老年患者发生营养不良风险,治疗、改善潜在危险因素是老年人营养不良防控干预的重要靶点。

2.老年人营养教育及运动康复

我国老年人群营养不良负担重,同时其营养知识水平及健康素养现状普遍不理想,对营养风险、膳食营养、营养治疗等知识的了解仍十分匮乏。多地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社区老年人群对“中国居民膳食宝塔”知晓率不足一半,对“中国居民平衡膳食指南”知晓率仅为四分之一。营养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群营养知识知晓率、营养态度正确率和饮食习惯合格率,改善长期预后及生活质量。广泛开展营养教育、宣传营养知识对我国老年人营养不良综合防控工作十分重要。在未来的工作中,应加强老年人群尤其是慢性病人群及其家庭的营养教育,强化正确的营养观念,提高健康素养,改善营养管理现状。

运动康复训练有助于维持或改善肌肉质量和功能。研究显示,与单独给予营养支持比较,运动和营养联合干预更有利于改善老年人的营养状态、肌肉质量和身体功能,鼓励有营养风险或营养不良的老年人在充足营养支持基础上进行体育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