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七叶一枝花

第46章七叶一枝花

傍晚的阳光暖融融地洒在小路上。余坤安把余文洲架在脖子上,一路晃晃悠悠地朝着村委办事处走去。

巧的是,张书记、余朝山和余朝民三位村委干部都在屋里,正围坐在桌旁商量着事儿。余坤安赶忙快步上前,热情地打招呼:“书记、老山叔、民叔,您几位都在呢!”说着,他顺手把余文洲轻轻放在长条凳上,还示意余文洲向三位长辈问好。小家伙立刻奶声奶气地喊:“爷爷好!爷爷吃糖!”一边说着,一边从兜里掏出一块皱巴巴的水果糖。这糖可是今早余母分给几个孩子的,小家伙一直宝贝似的揣在兜里,舍不得吃。

张书记笑着摸了摸余文洲的头,夸赞道:“这孩子真乖!”

余坤安也不绕弯子,直接开门见山地说道:“书记、老山叔、民叔,我来找您几位,是想请您们帮忙拿个主意。我家的情况您们也知道,批下来的那块宅基地,我阿爹打算给我们三兄弟盖房子。所以最近经常租借村里的马车去河坝拉河砂。等后面开始建房了,马车的使用频率会更高,来来回回地申请借用实在不方便。我就想问问,能不能把村里的马车提前买下来,就是不知道行不行。”

余朝山听后,微微皱起眉头,思索片刻说道:“这事儿啊,我们几个得好好商量商量。毕竟这马车是集体资产,还得告知其他村民,看看有没有别人也想买,不能我们几个私下就决定了。”

“老山叔,这个道理我懂。”余坤安连忙回应道。

其实,余朝山他们也正为牲口的喂养问题发愁呢。如今不算公分了,负责喂养牲口的赵老头得给工钱,可这工钱定多少合适,实在是个难题。所以,他们也想早点把这些牲口处理掉,免得麻烦。

余坤安的想法倒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思路。任务猪还要交两头到镇上的收购站,得等到年底,但其他的牲口可以先处理掉,这样也能省不少事。

余坤安也不心急,抱着余文洲在场坝上慢悠悠地转了起来,耐心等着村委干部们商议结果。场坝旁的大树下,几个老头正围坐着,一边搓着草绳,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话题天南海北,从家长里短到田间琐事。

余坤安抱着余文洲凑了过去,打算听听新鲜八卦。

“哟,安子,好一阵子没见着你了,是又跑镇上忙活去啦?”一个抽着旱烟、满脸沟壑的老头率先瞧见了他,眯着眼笑着问道。

“二爷爷,我哪能老往镇上跑啊,最近一直在家帮着家里干活呢。”余坤安脸上泛起一丝尴尬,赶忙笑着回应。

“你阿奶前两天可来跟我们显摆啦,说她那口假牙是你带她去县里配的,花了不少钱呢。”另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也笑着接过话茬,打趣道。

“是啊,安子,看来你最近是真懂事了不少。”其他老头纷纷跟着附和,目光都聚集在余坤安身上。

原本几个老头聊得正欢,话题五花八门,余坤安这一来,话头瞬间就转到了他身上。

余坤安被这突如其来的关注弄得有些无奈。他赶忙站起身,干笑着说道:“……呵呵……,二爷爷,还有各位长辈,我还有事儿,就不打扰你们聊天了,先走了哈。”说完,他抱着余文洲,脚步匆匆地离开了。

等他回到村委办事处,就听见余朝山正准备叫他:“坤安啊,我们几个刚刚仔细商量了一番,这事儿能办,不过得先理出个章程来。等我们村委这边组织开个会,把章程定好了,就立刻进行全村通知。你先回去安心等着,到时候留意听广播就行。”

余坤安连忙点头:“好的,老山叔,那你们忙着,我就先回去了。”

果然,等余坤安一家人吃完晚饭坐在一起闲聊的时候,村委那边的广播喇叭就响了起来。

“各位村民请注意,各位村民请注意,现在发布一个重要通知。经村委会慎重研究决定,将对村里的牲口、农具以及多余的桌椅等资产进行处置。具体的处置物品名单,村委将张贴在村委办事处外的墙上,大家要是有不清楚或者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直接到村委来咨询。有意愿购买这些资产的村民,需要先到村委进行报名登记。给大家一天的考虑时间,明天下午6点截止报名。后天下午2点,将召开分产会议。都听清楚了吗?明天下午6点截止报名,后天下午2点,正式举行分产会议。这次会议关系到每家每户年底能分到的钱,所以每家每户都必须派代表参加,可千万不能错过!”通知反复播了三遍,确保每一位村民都能听到。

这消息一出,村委的场坝瞬间又热闹起来,就像炸开了锅一样。第二天,不少村民都急匆匆地往村委跑,去咨询报名的事儿。毕竟价格还没公布,大家都抱着先占个名额的心思,生怕错过这个机会。

余坤安家也去登记了。经过家里人商量,先购置马车,至于其他的物件家里现在都不急着用,所以先不置办了。再说村委的那些农用工具虽说都有定期保养维护,但毕竟是一整个村子的人在用,使用频率高,磨损得厉害。至于牛嘛,现在倒也不是最急需的,等建房子的事儿忙得差不多了,再考虑也不迟。再者,又是建房子,又是买牛买马的,动静太大,太过惹人注目,余坤安思来想去,还是打消了买牛的念头。

余父第二天一早就去了村委报名登记了,余坤安、余大哥、余二哥则打算继续上山找天麻。

出发前,余坤安让大哥、二哥先准备上山所需的工具,自己则打算去叫上余坤清一起去。可等他到了余坤清家,却扑了个空,没见着人。一问才知,昨天七斤婶带着余坤清和他娘去杨春霞家提亲,杨春霞家离得太远,估计昨晚被留夜了,没赶回来。

余坤安只能匆匆折返回家。和大哥、二哥会合后,三人便一同朝着山林进发。最近余母正为家里建房子期间众人的伙食发愁,这山上的野味要是能有所收获,也能给家里多备点荤腥。于是,三人一边留意着天麻可能生长的地方,一边在树木繁茂、野兔野鸡常出没的地方,仔细挑选合适的位置下套子,满心期待着能多套住几只。下好套子后,他们背着背篓朝着山林继续寻找。

都说上山采药得看运气,还真是应了那句老话——“有福之人不必忙,无福之人跑断肠”。一个上午,他们辗转了好几片林子,费了不少功夫,也仅仅找到了两三窝天麻,挖出来不过十多个,而且个头大小参差不齐,收获着实有限。

简单解决了午饭,三人便换了片林子继续搜寻。余坤安正猫着腰,在树丛下仔细翻找着,突然,几片绿色细叶包裹着的像石榴一样红彤彤的籽粒映入眼帘,格外惹眼,下方仅有一层微微泛黄的叶片。余坤安曾在《常用中草药手册》里见过这种植物的图文介绍,心里一喜,这不就是重楼嘛,也叫它七叶一枝花、独角莲。虽说名字叫“七叶一枝花”,可余坤安蹲下身,仔仔细细地数了数,发现叶子只有六片。这重楼,上面那红彤彤的籽粒是种子,真正能入药的是埋在地下的块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