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想盖什么样的房子?

第43章想盖什么样的房子?

余坤安从余坤清家院子出来,想着四处溜达溜达。刚走过一片树林子,就听见自家大侄子余文涛那清脆响亮的声音从里头传来:

“……河边有块大石头,上面还刻着字呢!”

紧接着,余文波那小子咋咋呼呼的声音也冒了出来:“我知道我知道,白沙河,这条河就叫白沙河!”

“哎呀,小波,你能不能别老打岔呀!‘大哥’,你管管他嘛!”有个小孩气鼓鼓地抱怨着。

只听余文涛提高了音量:“余小波,你给我把嘴巴闭上!听我接着说啊。对,这条河就叫白沙河。河里的水那叫一个大啊,比咱们蒙河的水大好几百倍呢!突然,河里‘唰’地钻出来个大妖怪,长着红头发,眼睛大得跟铜铃似的……”余文涛讲得绘声绘色

余坤安顺着声音的方向走进树林。只见一群小孩正围坐在树林里的一小片空地上,最前面的余文涛正手舞足蹈、眉飞色舞地给其他小孩讲着《西游记》,看样子是讲到“收服沙和尚”这一段了。家里其他几个小孩也在里面坐着,这些小孩还给余文涛用木板垫了个“宝座”,“大哥”派头十足。

余坤安憋着笑,悄悄地往孩子们身边挪。结果,踩枯树叶的声音被小孩们听到了,几个人齐刷刷地一抬头,看到是余坤安,都咧着嘴喊起来:“阿安叔……”

“阿涛,你老叔来啦!”有小孩喊道。

“别打岔,要叫‘大哥’!”余文涛还沉浸在故事里,头都没抬,一本正经地说道。

说完,他才反应过来,像只小猴子似的,“嗖”地一下从“宝座”上蹦起来,撒腿就往余坤安这边跑:“老叔,你回来啦!我可想死你了……我阿爹讲故事可难听了,这两天你不在家,我们几个缠着他讲,他只会照着小人书念,我们都听不下去了。”

家里其他几个孩子也像一群小麻雀似的,“呼啦”一下围了过来。余坤安笑着摸了摸余文涛的头,夸赞道:“你小子,讲得还挺像那么回事嘛!”

“嘿嘿。”余文涛有点不好得意地挠挠头。

“好了,你接着讲你的故事去,我先走了。”余坤安说着,抬脚就往树林外走。

“老叔,你去哪儿啊?我也要去!”余文涛喊着,像个小尾巴似的跟在后面就跑。

“阿涛,你还没讲完呢,妖怪出来了,后面咋样啊?”有小孩急得直跺脚。

“我明天讲,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余文涛一边喊着,一边跟着余坤安跑了。

余文波几个小孩也跟着在后面追。

余坤安出了树林,就准备直接回家。这时候,场坝那边冷冷清清的,估计大伙都在忙着干活。

他带着几个小孩进了院子,就看到自家两个儿子正拿着竹球在院子里抛着玩。看到余文涛他们进来,余文洲可高兴了,举着竹球就喊:“波波哥、姐姐……你们看,这是我外公给我们做的,可好玩了!”

说完,他哒哒哒跑到台阶上,把竹筐里的灯笼、蚂蚱等小玩意儿一股脑儿都拿出来,举着给几个孩子一个一个地看。

余坤安看了一眼,笑了笑,就没再管他们,自己先去后院转了转,看看他种的那几堆天麻。掀开盖着的稻草,伸手摸了摸土,还是潮湿的,便放心地没再管,又慢悠悠地在后院转了一圈,这才回屋里把《中草药种植指南》拿出来,坐在椅子上仔细翻看。

直到余母从伙房出来,对着院子喊:“阿涛,去自留地喊你阿爷他们回来吃饭了!”

“知道了!”余文涛应了一声,撒腿就跑出去了。

余坤安这时也把书拿回屋子里放好了。

没一会儿,余父他们就都陆陆续续回来了。

等几人洗完手,就开饭了。今天天气好,天还大亮着,饭桌就又摆在台阶上了。

吃着饭,余母瞅着大孙子衣服上沾的树叶、灰土,对余大嫂、余二嫂说:“美花、月荣,你们今天晚上给孩子们都烧点水,好好洗个澡。阿涛他们三明天要去学校上学了,收拾得干干净净、利利索索的。”

“好的,娘。”李美花应道。

“二哥,你找田坝村小学那边说好了?”余坤安问道。

“嗯,我提了一斤红糖去赵校长家里,把情况给他说了,他说没问题。明天直接带着他们去学校,把费用交了就行,一个人学费加书本费要5块8毛呢。”

“那还行,是得早点送进学校去了,省得在家里调皮捣蛋。”余坤安笑着说。

余坤安挺同情明天就要开始早出晚归的三个侄子侄女,他同情地看了眼三个专心吃饭的小家伙。

“老叔,咋啦,我脸上有饭?”余文涛用手抹了抹脸,一脸疑惑。

“没事,就突然想看看你们。”余坤安笑着说。

吃完饭,其他人在收拾碗筷的时候,余父一脸认真地开了口:

“我和你们娘这两天商量好了,现在家里的钱差不多够盖三栋房子了。我们打算近期就着手给你们兄弟盖房子,然后把家给分了,以后你们就各自好好过自己的日子就行。”

几个人心里都有数,余父余母早晚会提盖房子的事情,宅基地已经批下来了,家里最近也攒了不少钱。所以,他们听余父这么说,都没觉得惊讶,只是静静地听着。

“阿爹,咱这新房子打算建成啥模样呀?”余坤安有点期待。

余父想了想说道:“新批的这块宅基地方方正正的,我打算把三栋房子排成一排,地基也连着做一整排。你们几个一块儿商量商量,这地基咋分才合适?”

“阿爹,我没啥想法,让阿志和安子先挑就行。”余大哥憨厚地挠挠头,咧嘴一笑,摆了摆手。

“阿爹,别这么麻烦啦,直接按顺序排下来多好,省事儿。”余二哥也跟着附和道。

“是啊,不用那么麻烦,顺着分就行,您说了算。”余坤安点了点头,干脆地说道。

余父接着安排:“那好,就这么定了。从边上开始,依次是老大、老二、老三你们的地基。这几天村里人都忙着地里的活,咱先动手把地基上的杂草、石子清理干净,把地平整平整,再把地基线画好。天气冷得快,线一画好,我就赶紧请人来挖地基、盖房子。”

余坤安心里琢磨着新房子的事儿,这可是要住上十几二十年的房子,必须整得宽敞舒适,可不能像现在的屋子一样挤成一排,有客人来还得去老太太屋子里坐。他赶忙转身回屋,拿了笔和纸出来,坐在一旁开始写写画画。余大哥、余二哥见状,也凑了过来,你一言我一语地出谋划策,其他家人也慢慢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咱得盖个堂屋,平日里一家人搁家里摆龙门阵、闲坐,逢年过节亲戚朋友来串门,都能在堂屋里坐着,热热闹闹的,又方便又不觉得局促,不像挤在屋子里头,转个身都费劲。”余坤安率先开了口。

“我看睡觉的屋子至少得准备三间。孩子们大了得分开睡,亲戚来了也得有地方住,不然挤挤巴巴的,多不方便。”余大哥皱着眉头,认真地补充道。

“对,就按四个房间来建,咱这地基够大,宽敞点住着舒坦。”余母也挤了过来,发表着自己的看法,脸上洋溢着笑容。

“伙房要大点,再专门划出一块地方放碗柜和饭桌,桌子得大些,一家人可以热热闹闹地围坐在一起吃饭。”余大嫂也忍不住提了建议。

“还得盖个仓房,粮食、锄头啥的都能放里面,不然堆得到处都是,看着乱糟糟的。”

“后院得建个化粪池,咱家现在的厕所和猪圈弄得挺好用的,就挨着化粪池把厕所和猪圈建一块儿,鸡舍也建大点,多养几只鸡,以后鸡蛋都不愁吃。”

“对,厕所旁边再隔出一间专门洗澡的,洗澡水直接排到外面,省得倒水麻烦,而且在屋里擦洗弄得满地都是水,打扫起来也费劲。”

“还得搭个柴火棚,柴火有地方放,不然下雨天柴火湿了,做饭都费劲。”

“房间的窗户都做大点,采光好,屋里亮堂堂的,住着心情都好。”

“楼板垫高点,空间大些,以后添置点大件家具啥的,也放得下。”

“后院再搭一个结实点的晾衣杆,方便晒被子和衣服……”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气氛热烈,余坤安拿着笔,在纸上把大家的要求一一记下来。不一会儿,纸上就密密麻麻地画满了各种标记和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