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小孩子们的游戏

第27章小孩子们的游戏

余坤安领着几个孩子回到家中,瞧着他们将小脸和双手仔细擦洗干净,

便从兜里掏出新买的奶糖,递给余文源,笑着说道:

“余小源,把这糖分给哥哥姐姐、弟弟们尝尝。”

余文源接过糖,先是一人一块,将一种糖分了个遍,接着又抓起另一种糖,挨个分了一圈。

分到最后,他手里还剩下两颗糖,便剥开一颗花生糖,用小牙轻轻咬下一小块,踮起脚尖,往老太太嘴里塞去。

老太太冷不丁被塞了块糖,先是一愣,随即被小娃儿这可爱的举动逗得眉开眼笑,脸上的皱纹都仿佛舒展开来。

余文源又咬下一块糖,旋即高举手臂,将糖递至余坤安唇边。

余坤安顺势俯身,用嘴叼住他高高举起的糖,那甜蜜的滋味瞬间在心头化开,直甜到心底。

小儿子余文洲看到哥哥给阿爹喂糖,也学着将含在口中的糖块,笨拙地从口中抠出,执拗地要递给余坤安。

余坤安虽故作嫌弃地摆手拒绝,但眼底的笑意与内心的欢喜,难以掩饰。

他把余文源抱起来,放到自己腿上,然后打开桌上那一摞书,从中抽出连环画,翻开给余文源看,说道:

“大儿子,瞧瞧,阿爹给你们买的小人书,就是专门给小孩子看的,好不好看呀?”

余文源手上沾了点口水,便没伸手去接,可眼睛却直勾勾地盯着书上的图画,满是新奇。

其他孩子也被吸引过来,围拢在一起,眼巴巴地也想看。

他们大字不识几个,不过书上有栩栩如生的小人儿,光看画也觉得有趣。

余坤安见成功勾起了大家的兴趣,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他对着几个孩子说道:“这几本呀,是《西游记》。知道啥是《西游记》不?

这里面可有齐天大圣孙悟空,会七十二变,一个跟头能翻十万八千里;还有贪吃的猪八戒;还有厉害的牛魔王,以及好多好多妖精呢。

等你们认识字了,就能好好看这些小人书啦。”

“老叔,我们不认识字也能看小人书的……”几个孩子早已按捺不住,迫不及待地伸手要翻看书。

余坤安笑着把他们的手轻轻拍开,说道:

“别急别急,阿叔给你们买了铅笔和本子,今天先教你们数数,都数到 10了,才能看小人书。”

“老叔,数数我会的。”几个大一点的孩子自信满满地说道。

“那可不行,弟弟妹妹也得会才行。你们要是会了,就负责把他们教会,阿叔这才给你们小人书看。”余坤安认真地说。

“好的,阿叔,我这就教。”余文涛一听,兴奋得一下子跳了起来。

余坤安赶忙叫住大侄儿,让他当着自己的面数了一遍数,确定他确实会了,这才让他去教弟弟妹妹。

打发走几个孩子后,余坤安先找出旧报纸,裁剪成合适的大小,开始包书皮,就连新买的小人书也包上了。

他一边包书皮,一边听着那边几个大的孩子分别教几个小的数数。

小的孩子数得颠三倒四,大的孩子急得抓耳挠腮,那场面又急人又好笑。

老太太坐在一旁,笑呵呵地看着,眼神里满是慈爱。

包完书皮,余坤安瞧着几个大的孩子都快急坏了,便抓了一把豆子递给他们,让他们用豆子教。

这一来,场面更加热闹了,孩子们七嘴八舌,手忙脚乱,却也充满了欢乐。

余坤安任由几个孩子在那儿教小的数数,没去管他们。

他转身去了仓房,把木马配件抱了出来,这木马只差一点点功夫就能直接拼接装订了。他一边细细地磨着木板,一边听着小孩那边的动静,嘴角始终挂着笑。

等他好不容易把木马钉好,小孩子那边的教学却还没结束。他拍了拍手,让孩子们停下来,问道:“都会从 1数到 10了吗?”

“老叔,小妹太笨了,怎么教,她都数不全。”余文泽哭丧着脸,对着余坤安说道。

余晓宁听到哥哥说自己笨,嘴巴一撇,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就要哭出来了。

余坤安忙把她拉到身边,轻声安抚道:“晓宁不笨,是你泽哥不会教。晓宁可聪明啦。”

还有一个余文洲也没学会,其他几个孩子正围着他,七嘴八舌地教着。

“小洲,你跟着我数,来,1、2、3……10”余晓雅比较有耐心,她放慢速度,拖长语调,一个数字一个数字地教余文洲。

“一!鹅(二)、山(三)、五五呀”余文洲跟着一个一个说时倒是没问题,可等让他自己单独数,就卡壳了,急得小脸通红。

余坤安被孩子们这模样逗得哈哈大笑,也不继续看热闹了。

他把孩子们都叫停了,然后让其他几个会数的孩子都给他展示了一遍。

“今天就到这儿吧,晓宁和洲洲还小,老叔后面慢慢教他们。

你们几个都可以看小人书了,不过不许抢,大家一起看,知道吗?”

说着,他递了一本《西游记》给余晓雅,让她拿着书给大家一起看。

“你们先看,我晚上给你们讲故事。”

把几个孩子安排妥当后,余坤安看看时间还早,便拿了锄头准备去地里。

余奶追上来,给他递了个草帽,说道:“太阳太大了,你把草帽带上,可别晒脱皮了。”

余坤安接过草帽戴上,径直往地里走去。

“安子回来了。”余大哥先看到了他。

“嗯,今天回来得早。大哥,水田还剩多少没种上油菜种了?”他应着余大哥的话。

余大哥指了指面前一块地说:“没剩多少了,都快种好了。阿娘还说,种完今天这油菜籽,

就去水浇地和山地那边,把之前翻出来的草根烧了,今晚把麦种泡上,明天就能去种冬麦了。”

“嗯,那快了。”余坤安说着,也走进地里开始忙活起来。

几人分工协作,几个男人用锄头从田间的一头开始,按着一畦 2米宽左右打畦,每畦间隔 15 - 20公分左右,留出足够的走道,方便后续在田里照管、灌水、清排水沟。

余母则在他们整理好的地上撒上菜种,几个儿媳在她身后用锄头浅浅翻动土壤,不用翻得太深,能覆盖住油菜种就行。

几人配合默契,干活的速度很快。将近下午 5点左右,水田的油菜种就都种好了,只等以后定期来照管。

余父、余母带着几个儿媳先回家去了,余坤安哥三个则拐到水浇地那边,准备先把草木灰烧出来。

要是今晚来得及的话,还要挑些粪水和烧出来的草木灰拌上,明天就可以撒在麦垄里当肥料了。

哥三个把几块地里的干草根都拢到一堆,点上火。然后余坤军、余坤志去挑粪水了,留下余坤安在地里看着火。

余坤安找了个树荫下的石块坐下,看着不远处其他家的地里也都冒起袅袅青烟。

微风吹过,带来一片凉爽。

他的目光不经意间落到了竹林侧边的一个小山坡上,那山坡地势不高,属于大蒙山比较外围的边缘山体,上面长满了青冈树、栎类、水青树和松树等,还有好些低矮的灌木。因为有大蒙山遮挡,比较背阴。

余坤安心里一动,觉得这地方正适合种植天麻。

他们村的山,只要没有开荒出来的,都没有分到村民家里,还是属于集体资产。像这样没开荒的山地还有很多。

他心里暗暗记下这件事,打算等有时间的时候去村委仔细问问关于承包山坡的具体情况。到时候承包山地来,不止可以种天麻,还能种黄精、重楼等草药。种这些药材可比种田收入高多了。

想到这里,他对以后的发展方向又清晰了不少。

看着火堆中间烧得差不多了,他拿了一根长木棍过去,把边缘没有烧到的草根都拢到火心里,再把被压实的地方撬了撬,这样火更容易燃烧。

没过多久,余大哥两人也各挑着粪桶过来了。

几人又等了一会儿,等草根全部烧完,用锄头扬了点土进去把火熄灭,然后在火堆中间刨了一个坑,把粪便倒进去,拌好草木灰,这才各自拿着工具回家。

这时,太阳已经落山了。

回到家,余母他们已经做好饭,正等着哥三个呢。

余大嫂李美花看到余坤安他们几个,忙端了盆水过来,让他们擦洗脸和手,还笑着说道:

“今天回家里,难得还看到孩子都在家里,我还想着出什么事情了,问了他们才知道,安子你给他们买了小人书,还叫他们数数呢。”

“安子,你这个老叔当得可真称职哈。”余二嫂在旁边附和道。

“呵呵,昨天他们去水边玩,我想着不安全,还不如给他们找点事情做做,还能给他们启蒙识字。明年 2月份就可以直接把几个大的都送到学校去了。”

“还是安子想得周到。”余二哥笑着说。

等他们洗完脸和手,众人都围坐在一起吃饭。

“老三,我回来的时候在桌子上看到好大一摞书,你买这些回来是做什么用的?当初让你好好读书,赶都赶不进去学校。”余父坐着问道。

余父只上过几天村里办的扫盲班,就认识几个字和他的名字,所以他也不知道余坤安买了些什么书。

“阿爹,我买了词典还有简单的识字书,都是给孩子的。还买了两本中草药的书,一本是教人认识草药的,还有一本是教人种植草药的。”

“安子,还有教我们挖草药、种草药的书啊。”李美花听了,好奇地问道。

“嗯,都有的,都是些常见的草药。”

“那还挺好的,以后见到了值钱的草药也不至于不认识了。”余大哥说道。

“对了,清丽,一会你给我 8块钱,今天买书钱不够了,我跟阿清借了 8块钱才凑齐。”

提到书,余坤安就想起他跟余坤清借的钱,转头对王清丽说道。

“好的,吃完饭给你拿。”王清丽正抱着小儿子吃饭,闻言抬头回道。

“清丽,不用你给安子,这钱是买书的,得从公中出,一会我给安子。”余母闻言说道。

“好。”余坤安应道。

余大哥、余二哥都认识字,不过也只上了小学三年级就没再上了。

余父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很看重,他觉得家里的孩子能认书识字很重要,否则要一辈子呆在这余湾村里,都不敢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就这样,一家人围着桌子,边吃边聊,气氛温馨而融洽。

吃完饭,收拾完碗筷,余母就去把明天要种的麦种先浸泡上,然后把裁剪好的布料拿出来,顺手递给余坤安 8块钱,几个女人开始缝起衣服。

余坤安把做好的木马拿出来给几个孩子玩,然后去余坤清家还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