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最后一茬松菇
- 重回八一小山村,日常过日子
- 好好闲
- 2672字
- 2025-04-30 13:20:41
第22章最后一茬松菇
次日,天边透出几缕微光,余坤安便悠悠转醒。此时,院子里已隐隐传来些细微的响动,他垂眸看向怀中仍酣睡正香的王清丽,动作轻缓地坐起身来。
可即便他动作再轻,他这一动,王清丽长长的睫毛便微微颤动,似要醒来。余坤安赶忙凑近,轻声安抚:“还早着呢,再睡会儿。”言罢,他轻手轻脚地起身穿衣。
穿好衣后,余坤安的目光落在床尾酣睡的两个儿子身上。他微微蹙眉,略作思索,便轻轻将两个孩子抱到王清丽身旁,仔细掖好被角。然而,这点细微的动静还是惊扰了王清丽。她睡眼惺忪地睁开眼,下意识地伸出手,轻轻拍打着身旁大儿子的被子,那动作自然而娴熟,满是母性的温柔与习惯,仿佛这动作早已刻在了她的骨子里。
余坤安看着这一幕,嘴角不自觉地上扬,轻声说道:“媳妇儿,你放心睡,儿子们还没醒呢。”王清丽迷迷糊糊地应了一声“好”,便又沉沉睡去,嘴角还挂着一抹未散的倦意。
余坤安轻手轻脚地走出屋子,轻轻带上房门。清晨的村子,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薄雾如纱,轻柔地笼罩着每一寸土地。凉风拂过,带来丝丝清新的气息,让人顿感心旷神怡。
院子里,余父正弯着腰,专注地给土砖翻面;余母则在菜地里仔细地摘着那些泛黄的菜叶,准备切碎后喂猪;余奶在伙房里熟练地添着柴火,火焰在灶膛里欢快地跳跃,灶上锅里的水冒着腾腾热气。
余坤安伸了个懒腰,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安子儿,起来了,热水已经烧好了,你先洗脸刷牙,阿奶给你煮个鸡蛋。”余奶笑着对余坤安说道,眼中满是慈爱。
“好的,阿奶。”余坤安笑着应道,便端着水,去院子里洗漱。
余坤安在院子里洗漱时,其他几位大人也陆续从屋里走了出来。对于余坤安早起,大家早已习以为常,不再像之前那般惊讶。
“清丽还没起来吗?”余二嫂一边漱口,一边问道。
“嗯,最近她有点累着了,我让她今早多睡会儿。”余坤安笑着回答。
“哦……”余二嫂心领神会地应了一声,便自顾自地洗漱起来。
余坤安洗漱完,站在院子里,望着被薄雾笼罩的村子出神。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他都已经很久没有好好端详这个他出生、长大,后来又在此娶妻生子的村子了。
他对着院子里其他人说了声:“我出去转一会儿。”然后便朝着院门口走去。
“大清早的,是转到哪里去?”余母听到了,小声嘀咕道。
余坤安出了院门,沿着小路走到一处缓坡,找了个视野开阔的地方坐了下来,静静地凝视着村子。村委那三间青砖瓦房格外显眼,前面是一块宽阔的场坝。村里其他房屋大多是土坯房,隐匿在树荫之下,只隐约可见一角,不时有缕缕炊烟袅袅升起。远处的大蒙山雾气缭绕,宛如仙境一般。靠近山脚处,一大片竹林青葱翠绿,微风拂过,竹叶晃动,如碧波荡漾。蒙河沿着村子蜿蜒流淌,波光粼粼,像是一条银色的丝带,缠绕着整个村子。一大片水田被勤劳的村民们收拾得整整齐齐,像是一块块褐色的土布拼接而成的艺术作品。还有村里人开垦出来的小山坡,一个挨着一个,像是大地隆起的脊梁,一切都显得安静而美好。
或许在旁人眼中,余湾村不过是个偏僻的山旮旯,即便到了千禧年后,也多年未能摘掉贫穷的帽子,是个穷乡僻壤。但在余坤安心里,这里有山有水有竹林,更有温暖的家,这里实实在在是他的福地,是他心灵最安稳的归宿。
他本就是个胸无大志之人,前世未曾功成名就,这一世重生,也并未突然开窍、醍醐灌顶。依旧是普通人的智商,只是多了几十年的阅历。他只盼着家人身体健康,平安幸福,一家人能围坐在一起,吃着热气腾腾的饭菜,聊着家长里短,这便是他心中最大的幸福。
余坤安一直静静地凝视着这片风景,内心安稳而轻快,仿佛前世的不如意和烦恼都被这清晨的微风一并带走了,只留下满心的宁静与满足。
直到太阳缓缓冒出头,金色的阳光洒在大地上,他才起身往回走。一路上,遇到几个村民,大家互相热情地打着招呼,那一张张朴实的笑脸,让他倍感亲切。
回到家时,孩子们已经起床了,大家都在院子里吃着早饭。早饭是老太太熬的酸菜面疙瘩,热气腾腾,散发着面食独有的香气。
“安子儿,一大早都不知道你去哪里了,赶紧过来吃早饭了。”余奶笑着对余坤安说道。
“好的,阿奶,我去沙林坡了。”余坤安回答道。
老太太跟着他进屋,从桌子上盖着的碗里拿出一个煮好的鸡蛋塞给他。
余坤安笑着接过来,剥开蛋壳吃了,接着端起碗吃早饭。他心想,等明年开春,一定要让余母多抱养些母鸡,到时候家里人早上都能吃到鸡蛋,补充营养。
“阿爹,今天我先不去地里了,松菇估计今年就剩这最后一茬了,过几天就没有了。趁这时间,我再去捡捡。”余坤安对着余父说道。
“嗯。”余父端着碗应了一声,继续埋头吃饭。
“大哥、二哥,今天你们和我一起进山不?”余坤安又问余大哥、余二哥。
“上次我们去的那片林子被我们捡了大半,估计没有多少了,我们就不去了,今天在家里种油菜籽。”大哥余坤军说道。
“也行,那我去叫上阿清,估计今天得多转转才能捡到松菇了。”余坤安点了点头。
对余坤安来说,收拾田地固然重要,但挣钱也刻不容缓。毕竟,只有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才是他最大的心愿。
吃完饭,大家便各自忙活去了。余坤安去叫上余坤清,背着背篓上山了。他们径直来到上次采松菇的林子里。果然,大半天转悠下来,才把背篓装满,品质也不如之前。看来真的如之前所说,这是今年的最后一波了,估计之后很难再采到,要等到来年7、8月份,才能迎来新一波的松菇生长了。
两人下山回到家,看日头已经接近下午3点了,家里面也没人。今天他们一直弯着腰在林子里找松菇,都累得不行,也没心思再赶到县城收购站,便把松菇分拣、摊开放好,坐在台阶上乘凉。
过了一会儿,只见余奶提着一篮子茄子和豆角回来,余坤安连忙起身把篮子接过来,说:“阿奶,你怎么又去地里了,不是让你别去吗,你年纪大了,万一摔着了,怎么办啊?”
“我老婆子又不是老得动不了了,反正也没啥事,自留地里又长了好多茄子和青豆,不摘回来又老了,我摘来正好晒点干菜。”余奶笑呵呵地说道。
余坤安无奈地摇了摇头,老太太向来有自己的坚持。其实他也明白,人上了年纪,反倒希望给自己找点事做,这样才能找到生活的价值,要是整天闲着没事干,就会琢磨“自己是不是没用了”,时间一长,慢慢的觉得自己真没用了,身体和精神衰老得更快。
“那阿奶,你下次别一个人去地里,叫上阿涛他们陪你去。”余坤安认真地说道。
“哪用得着,也就几步路的事情。”余奶不以为然地说道。
“阿奶,你一个人去地里我们不放心。”余坤安坚持道,眼神中满是关切。
见余坤安如此坚持,余奶笑着说道:“好好,我会叫上他们的,你就别担心啦。”
歇了一会儿,余坤清叫上余坤安,说趁现在有时间,去竹林转转,看能不能逮到几只竹鼠,他馋竹鼠肉很久了,之前一直忙,都给忘了。
余坤安想着反正也没啥事,便跟着去了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