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买布 买肉

第18章买布、买肉

余坤安瞧着何鸿运将结算单递到结算窗口,便熟门熟路地走过去,脸上堆满笑意,冲着窗口里的大姐热情招呼:“大姐,早上好呀!今天又来麻烦您嘞。”

大姐闻声抬头,见是余坤安,顿时眉开眼笑。这小伙子生得精神,瞧人时眼里总带着三分笑意,让人瞧着就舒坦。大姐心里欢喜,手脚也愈发麻利,伸手打开抽屉,数出一叠钱来。大姐不放心,又仔仔细细地数了两遍,这才笑着把钱递给余坤安。

“小伙子可真能干呐,这一趟挣的钱,顶得上咱们一两年的工资了!”大姐由衷夸赞道。

余坤安连忙笑着回应:“大姐您这话说的,我们农村人可羡慕您们呢,天天坐在办公室里,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收入稳定,工作体面。”

余坤安接过钱,当着大姐的面又清点了一遍,确认无误后,才笑着和大姐道别。他将一叠钱揣进内兜,衣服袋子瞬间被撑得鼓鼓囊囊的。回到柜台前,他向何鸿运道了谢,而后招呼着其他人,背着空背篓,迈着轻快的步子走出了收购站。

见四下无人,余坤安乐呵呵地开口:“该回过神儿啦!”

他能理解,509块7毛,搁现在,那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现在改革开放的春风才刚刚吹起,内地工资还没涨起来,正如结算大姐所说,这差不多是一个工人两年的工资了。四人平分下来,每人也能分到127块呢。

余坤安瞧着大家还沉浸在兴奋之中,便凑到三人跟前,压低声音说道:“我算过了,咱们四个人平分,每人能分127块4毛钱。这时大街上,人来人往的,这钱我先收着,等回了家再分。”

三人忙不迭地点头同意,还把余坤安拉到中间,认真道:“你揣着这么大笔钱,可得小心着点,走在中间安全些。”

余坤安被三人的阵仗弄得哭笑不得,无奈地摇了摇头。

“大哥、二哥、阿清,走,咱去供销社逛逛,买点东西去!”余坤安大手一挥,率先大步流星地走进了供销社。供销社里还是之前那三个销售员,此时已经有人在排队了。

余坤安走上前,问一位大姐:“大姐,您排队买啥呢?”

大姐本就有些不耐烦,抬头瞧见余坤安,脸色又缓和下来,答道:“排队买猪肉呢,今早才杀的,不早点来排队,好点的肉一会儿就被抢光咯。”

余坤安回来都一个星期了,还没尝过猪肉的滋味儿,这会儿听大姐一说,心里也馋得慌。

集体养猪那会儿,只有过年杀年猪的时候,每家每户按工分才能分到点肉。一般他们村会杀两头年猪,然后一个村子的人分,每家分到的肉少得可怜,如果敞开肚皮吃,两三顿就能是个精光。至于买肉,那就别想了。

才实行包产到户不久,大家还没开始大规模养猪,猪肉资源十分短缺,价格自然也贵得很。所以在农村,平时大家压根儿不会想着去买猪肉,除非是逢年过节或者家里有大事,才会偶尔买上一点。

余坤安跟大哥三人说,他想买点猪肉,最近农忙,得吃点油荤才有力气干活。三人也纷纷附和,说确实该买点。

只是如今猪肉限量供应,每人限购,超量就得用肉票了。余坤安让大哥、二哥、余坤清都去排队,自己则打算去二楼转转。

沿着木制楼梯上了二楼,相较于一楼的人声鼎沸,二楼显得冷冷清清,几乎没什么人。主要是二楼的东西对现在的人来说,都是高消费物资,一般人根本买不起。电视机、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挂钟、收音机等贵重物品都摆在二楼。

二楼只有一个销售员,她抬头看了余坤安一眼,又低下头继续忙自己的事儿去了。余坤安也不介意,自顾自地慢慢逛着。看到缝纫机、自行车,他心里琢磨着,自己的短期目标又得增加两项了。

“同志,请问这手表多少钱啊?”转到最后,余坤安走向女服务员问道。

女服务员态度温和,回答道:“现在我们这有两种手表,上海牌全钢手表120块,海鸥牌手表100块,不过都需要手表票。”

余坤安这才知道,原来买手表还得用票。不用想,其他贵重物品肯定也得凭票购买。

他又顺口问了问自行车的价格,“云岭牌”自行车是他们省城自行车厂生产的,虽然可以不用票,但价格比凭票购买的要贵40块,得188块;缝纫机176块,也必须有票才能买到。

虽说余坤安什么都没买,但女服务员态度一直很好,他笑着谢过服务员,便下楼去了。

他寻思着,手表票、自行车票这些,只能找城里人想想办法了,毕竟只有城里工人能领到这些票,农村人根本接触不到。他打算先攒攒钱,再去打听打听票的事儿。

回到一楼,买猪肉的队伍排得更长了,都快排到供销社门口了。余坤安瞧着离轮到大哥他们还有一会儿,便在一楼转悠起来,打算买点物资。

转了一圈,他瞧见有饼干卖,这东西耐放,便称了三斤。又买了两斤红糖,来到卖布料的柜台前。他想着家里人的衣服都是补丁摞补丁的,便打算买点布料,给家里人都做身新衣服。

他不懂做衣服,更不清楚布料尺寸,就按照每人一套衣服的打算,向售货员询问需要多少尺寸,然后按照售货员算的尺寸挑选布料。售货员大概是很少见到有男人自己来给家里人买布料的,对他格外有耐心,还给他详细讲解各种面料和花样。

只是这会儿的衣服布料花样实在不多,大多都是黑、灰、蓝这几种颜色,碎花布的图样也比较简单。

他挑了几块深灰色、深蓝色的布料,还有几块藏蓝色的劳动布,又选了几块花色不同的碎花布,还多拿了两块细棉布。一堆布料叠在一起,厚厚的一摞。

这一算下来,总共花了87块3毛。他不禁咋舌,这会儿的布料也太贵了。售货员见他买得多,还特意送了他一块灰白的瑕疵布,用来包这些布料。他把买的东西都包好放进背篓里,也不打算再逛了,再逛下去,指不定还得花多少钱。买了这些布料,他都已经能想象到回去后肯定得挨骂了。

走到猪肉摊子前,眼看着快轮到大哥他们了。等了一会儿,他让大哥、二哥分别选了三根排骨、两条五花肉、两条肥肉,一共花了7块多钱。用油纸包好,放进大哥的背篓里。

余坤清也买了一条肥肉和一条五花肉,他没打算再买别的东西。

几人便出了供销社,准备去车站坐小巴车回家。

回去的路上,因为时间还早,车上还有空座。几人依旧让余坤安坐在中间,又一路摇摇晃晃地回到了镇上。下车后,他们便直接走路回家。走到半路的时候,恰好碰到了田坝村的拖拉机,几人便跟着蹭了一段路,然后又走了半小时,才回到村子,这时也才到中午了。

余坤清想着先回家,便提前和他们分开,走了另一条小路。

“安子,我先回家啦,一大早就出门了,可累死老子了,我得先回去歇会儿,下午再去找你。”

“好嘞,记得来拿钱。”余坤安笑着应道。

余坤安他们回到家时,家里人正在吃饭。院子里整整齐齐地码着一排半干的土砖,空地上还堆着刚打好的土砖。

余坤安先跟余父打了声招呼,然后把背篓放在台阶上。余母看到他们回来,连忙说道:“回来啦,先过来吃饭。”说完,便去伙房给他们拿碗筷。

王清丽也放下碗筷,端了一盆温水放在他们几个面前,让他们先洗把脸。哥几个也不用毛巾,直接把手洗干净,捧起水浇在脸上,胡乱抹了一把,便端起碗开始吃饭。虽说去县里时说要在那儿吃,可一忙起来就忘了,余坤安也没想起来他还买了饼干。过了一早上,几个人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