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武道四练

胖头陈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铁尺在青砖上敲出沉闷的声响:“秦皇遣徐福东渡,汉武帝炼丹求仙...古往今来,多少帝王将相求而不得的长生之道,就在这武道四练之中!“

说完四练,大家沉浸在各自的幻想中,好像看到未来的自己,能御气而行,呼风唤雨。

“啪”

没多久,便被一声铁尺的声音给拉了回来。

胖头陈腰背如老熊抖毛般猛然一震,院中槐树应声落下三片青叶。

“此桩名为【镇岳桩】,桩功乃开窍的根基!你们且记好了!”

大家伙刚打完鸡血,赶紧有样学样的练了起来。

胖头陈两脚间距三拳半,脚尖内扣如犁地,膝盖微曲不过脚尖,尾椎下垂似坠秤砣。十几个少年跟着摆架势,不过半盏茶功夫,苏良便觉小腿肚突突直跳,膝盖像是塞了烧红的铁砂。

“莫要硬撑!”

胖头陈突然甩出铁尺,啪地打在某个撅臀少年的尾椎骨上。

“腰眼要像水瓢扣井口,前阴提,后臀收,否则练成痨病鬼的虾米腰!”

不过苏良觉得这【镇岳桩】压根没有传授到位,只讲了形,却没讲里。

在练习中苏良凭借自身的力道,下意识将《沧浪十八打》的浪起龙门隐隐融合,忽觉足底汩汩生热,恍若在舢板船上“踩浪”的感觉。

同样也是保持平衡,和桩功有异曲同工之妙。

苏良突然明悟,所谓“镇岳“根本不是要人如山岳般死板,而是要在静默中积蓄势能。

蓄势如蓄潮。

等过了晌午头,大家觉得疲倦,才停下来在院里歇息了一会,鸡血的作用才逐渐消散。

胖头陈见四下无人,便来到大家面前扫视了一圈,眼神从苏良身上掠过。

“新来的?”

胖头陈突然将汗津津的胳肢窝架在苏良肩头,腌菜般的体臭熏得人发晕。

“瞧你站桩时腰胯发僵,像条冻硬的咸鱼。“

苏良瞥见对方正磨锉着拇指,心下雪亮。果然,这胖头陈话锋一转,对众位新来的弟子说道:“咱们武馆有个不成文的规矩......“

他故意拉长声调。

“穷鬼有穷练法,有钱自有有钱的练法,开窍非一日之功,桩功需长时间锻打才成气候,穷文富武,自古皆然。三两银子换三句真传,保证能在百日内开窍。不然三月期到,还要花五两续期,得不偿失啊...”

众弟子面面相觑,才反应过来,这位陈师兄是想借机向他们收费啊,但细想之下又觉得在理。

三个月靠自己开窍?他们心里都没底。

既然有捷径可走...

也未尝不可。

“陈师兄,不知这'有钱的练法'究竟有何不同?”一个弟子忍不住问道。

胖头陈咧嘴一笑:“自然还是镇岳桩,不过这桩法玄妙非常,若靠自己领悟,怕是要一年半载。若是得我真传...”

他话未说完,一个心急的弟子已经掏出三两银子塞进他手中。

“求师兄指点!“

有人带头,其他弟子也争先恐后地掏钱,生怕落在后面。转眼间,十一名弟子中,除了阿水和苏良,都已交了银子。阿水之前就交过,此刻正悄悄拉扯苏良的衣角,示意不要上当。

胖头陈的目光最后落在苏良身上。

苏良深深一揖:“陈师兄见谅,家中为了凑足五两报名费,已是倾尽所有。弟子...还是自己琢磨吧。”

胖头陈凝神看了一眼苏良,忽然收尺大笑:“好!好!那我倒要看看,你这'穷练法'能练出什么名堂!”

等收了钱,胖头陈腰间已缠满了钱袋,沉甸甸的,把嘴角都坠弯了。

“好了,今日的讲武便到此结束,明日继续。”

说完,碰头陈便转身朝外走去,昨日被扫了兴致,今日定要去画舫玩个痛快。

院里交过钱的那些人,看着他头也不回的走掉,似乎有些后知后觉,“不会是被骗了吧?”

阿水在一旁嘀咕道:“良哥,虽然今日没又交银子,但是这家伙保不准后面会找你麻烦。”

苏良笑了笑:“怕他作甚!”

随后苏良趁大家休息的空挡,独自练习起桩功来。

《镇岳桩》共有八式,胖头陈只是快速的演示了一遍,但苏良凭借水纹的感知力,也将每招都记在了脑海里,加上自己行舟“踩浪”的渔技,练习起来顺心应手。

“良哥,这桩功有什么好练的,再说了,开窍也不是一日之功,还不如坐下歇息一会。”

苏良沉浸在桩功之中没有理会。

在断断续续的桩功打坐中,苏良已经逐渐领会了第一式“子午桩”。

要诀在于一个“稳“字。

就算有人从侧面推他,也能纹丝不动。更神奇的是,站得越久,反而感觉身体越来越轻。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苏良便在陈记鱼铺住了下来,每日天不亮,两人便结伴前往武馆。除了雷打不动的桩功练习外,最让苏良期待的便是每日午后的讲武时间。

有时是内堂弟子,有时是某位教头。

有时讲“劲走螺旋“的发力要诀,有时说“听劲化劲“的实战技巧。最让苏良着迷的,是那些江湖轶事。

汴京城外用金刚杵降服芭蕉精的相国寺慧明禅师,苏州虎丘塔下敲木鱼震散画皮妖的寒山寺明悟和尚,青城山脚抛铜钱剑斩杀伥鬼的上清宫玉虚道长.....

光怪陆离的世界,让苏良更多的了解到武道的世界。

不过,这也仅仅只是开阔了眼界,若是学到真本事便要进入内堂,才有机会得到教头的亲自指点。

经过打听,上次在买走铁甲马鲛的杨教头,乃是武馆中屈指可数的百窍强者,此人姓杨名破浪,字镇海,原是行伍水师出身。

在前朝东海抗倭水师中当过百夫长,据说当年在海上,他一人一枪,曾独战三艘倭船,枪出如龙,将倭寇尽数挑落海中。

平日里杨教头深居简出,极少露面。只有每月月底,才会在外堂讲武一次。每到这天,弟子们都会早早到场,生怕错过这位传奇人物的只言片语。

现在想来,那日在礁头上就应该多看几眼。

....

这几天的时间里,苏良竟然将《镇岳桩》全部领会贯通,从子午桩到龙门桩,从玄武桩到定海桩,八桩之间各不相同,各有玄妙。

而同为外堂弟子之首的江宝剑,原本便具有《沧浪三打》的武学基础,据说也仅用了一个月就学会了《镇岳桩》。

而阿水和其他同期入门的弟子,第一桩还没有学会。

瞬间拉开了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