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考验

萧岩独自一人忙碌着,这是他的要求,不许两姐妹帮一点忙。

“既然是第一顿饭,当然是我这个男主人动手啦。你俩给我好好坐着,认真听着,水和瓜子都备好了,接下来,请欣赏我的表演!”

蜂窝煤炉子换了块新煤,开最大火门烧着水,等火变旺。刚买回的两只鸡斩成小块,腌制备用。再和一小块面,和好放一边醒着。

一边忙活着,一边自言自语似的开始讲述:“其实有两个我,一个在灯塔国出生,今年20岁。另一个在四九城南边500余里的农村出生,今年40岁。两个我生在不同时代,忽然有一天,两个变成了一个……”

水开了,火也旺了,起锅烧油,一把花椒先下里头,炸糊后捞出……

故事还在继续,姐妹俩听得大眼瞪小眼。

“你是说,几十年后,汽车会比自行车还普遍,普通家庭也买得起?”娄晓娥的脸更圆,张大嘴的样子也更可爱,像是大圆套小圆。

萧岩正翻炒着鸡块,对她的插言没有表现出任何不满,随口答道:

“是啊,几十年后东西都便宜了,挣得也多了,买辆汽车比现在买辆自行车还容易。在我上高中的时候,我家买了第一辆汽车,比现在的好看多了……”

等鸡块炒差不多了,端下来,换另一口锅,加水烧开,开始抻面条。

“所以,那个叫手机的东西,后来发展成小电影了?”谭惜音的唇更丰盈一些,牙齿也更整齐洁白,她张大嘴的样子不仅美观,还容易让人想入非非。

萧岩把抻好的面条下到锅里,也是随口应着:

“是啊,不光能看电影,还能自己拍电影呢。后来还有好多好多人,靠自己拍电影给别人看,养家糊口甚至挣了大钱的。我的第一步智能手机是上大学时买的……”

面条煮好了,用放茶杯的搪瓷托盘盛了,换上炒鸡块的锅,再次烧开后把鸡块往面条上一倒。

浓郁的香气飘散开来,穿过房门来到院里,让刚进门的赵听岚惊叫连连:“做的什么,怎么这么香!”

……

夜已经深了,娄晓娥还在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

当她感觉到再不找人说点什么就要疯掉的时候,抱着枕头来到西里间。

“晓娥?”谭惜音听到动静,问了声。

“嗯。我,我渴了,找水喝。”

谭惜音在黑暗中撇了下嘴,往床里边挪了挪:“上来吧,我也睡不着。”

此时的萧岩已经在梦里了,他梦到自己又回到了前世,坐在一个阳光明媚的阳台上,阳台外面是个小花园,花园里有花有草有鸟叫。

身后脚步声传来,一个人走到近前,从耳侧递过来一个透明手机,一个苍老的女声说着:“你看。”

他没去分辨那个苍老的女人是谁,目光被手机上的画面吸引了:是两个宇航员站在一片灰白色的荒地上,正把一面鲜红的旗帜插到地上。

“这是……”他喃喃出声。

声音刚一出口,他突然察觉到不对,自己的声音过于苍老了。

仔细看向手机,此时画面播放完了,自动关闭。哪里有什么手机,手上拿着的,就是一块纯净的玻璃。不对,不是玻璃,右上角有日期和时间显示:2026/5/16星期六11:22。

“你的愿望达成了,但没人知道你是谁,也没人知道你做过什么。”身后苍老的女声再次响起。

他想扭回头,看看是谁在说话。

那人仿佛知道他的想法,主动走了过来,来到他面前,转身,露出一个温和的笑容。

看到那人的脸,他猛然意识到,这不是梦回前世,而是梦到了今生的未来。

翌日,艳阳高照。

萧岩被一阵断断续续的钢琴声叫醒。

起床,洗漱,推着自行车出门,故意绕了一大圈,来到东边的小院。

娄晓娥在堂屋里熬粥,见他进来,送上一个甜甜的笑容,然后用嘴示意了一下里屋。

进到西里间,看到谭惜音坐在钢琴前边,手上拿了个本子在写写画画,还不时在钢琴上按几下。

“谱曲呢,你还会这个?”萧岩惊讶的问。

会弹和会谱可是完全的两个概念,这两者的差距比从这到轧钢厂都远。

谭惜音回头,也送上一个笑容,继而兴奋的说道:

“我去红星小学代课了,这不快六一了嘛,区里要举办个歌咏比赛,要求是不能用建国前的旧曲子,最好是新创作的。校长说了,拿了奖就给我写推荐信!”

“好事啊,那推荐信能不能解决户口问题?”

“不是一档子事,是给我原来的学校写推荐信,推荐我去完成学业。”

“管用吗?”

“管用,我去问过了。可是……”

“可是编不出来!哈哈,粥好了,来吃饭。”娄晓娥在外间屋抢答。

“编曲可不容易,况且编完了曲还得填词,填完了词还得排练,到六一就还十几天,够用?”萧岩皱着眉头问。

谭惜音站起来,把手上的本子递过来:“无论如何我都想试试,这是个机会。你既然是65年后过来的,想是什么都会一点,帮我编个儿歌呗!”

“那就是个故事啊,怎么你们还真信了?”他吃惊的说道。没想到这俩丫头这么急着想要验证。

娄晓娥撩帘进来,站到谭惜音身边:“对呀,就是真信了,看你是不是在吹牛!”

“呵呵,你俩这是考验我来了,要真是吹牛呢?”

“吹牛你就等着打光棍吧,我们姐妹眼里可不揉沙子!”娄晓娥叉腰踮脚,说的斩钉截铁。

“要不是吹牛呢?”

“一块嫁给你,以后你说怎样就怎样。是吧,姐?”

萧岩看着一齐点头的姐妹花,嘴唇有点发干。

“那比赛有主题吗?”

“展望未来。”谭惜音答道。

“多大孩子唱啊?”

“五年级。”

“行,先吃饭,我得考虑一下。”说着,过去拿起钢琴上的本子,推着她俩往外走。

元桌上放着铝锅、碗筷、咸菜碟和一个手工装订的白皮本。萧岩坐在椅子上,转着铅笔思考。

姐妹俩一边一个,守着粥碗拿着筷子,目光却投注到他脸上,一瞬不瞬。

半晌过后,他俯下身子开始往本子上写字。

左右两道目光齐齐下移,娄晓娥还小声的念了出来:“玉盘玉盘……玉盘是什么?”

“是月亮啊,傻妹妹。”

“那天宫呢?”

“嫦娥住的呗。”

歌词写完了,萧岩站起来。先把本子递给谭惜音,又走过去把屋门关上,然后活动了一下手脚:“我不会写简谱,唱一遍你们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