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白给’的贡献

对于牛根生来说,只是一天时间的消耗。

真正细算起来,还不到一天。

但是对于周围的其他人来说,却已经是连续奋战了六天时间!

牛根生所进行的工作,换现场任何一个钳工来,都只会比表现出四级钳工实力的牛根生更好!

因为现场就没有六级以下的钳工。

但这些人依旧是非常感激牛根生。

因为正是他的出现,才促使两位分别来自于东德和苏联的顶级专家拿出了一款对于当前国内有大用处的小马力单缸柴油机制造图纸!

此时的国家可不像后世,牛人众多,工程师无数。

任何一种能够改变人们生活的物品发明,都是无比重要的。

更关键的是在这等物品的制造过程里,锻炼了自己的队伍,为以后同类物品或者更好物品的出现打下基础。

完成了自己工作的牛根生依旧没有离开,而是一边观看零部件最后的组装,一边吃着重新加热的饭食。

封缸、灌入润滑油,水箱里加上清水,下一幕便是让牛根生熟悉的场景。

用手柄将机器给摇起来。

前一世的牛根生属于八零后。

小时候还见过甚至是摇过这种柴油机的手柄。

一个不小心会挨打,被那摇柄打一下,那真是青一块紫一块的。

此时此刻,牛根生的透视技能已经展开。

他仔细的看着这台钢铁机器的内部各个零部件之间随着摇柄转动而转动起来。

单缸柴油机最核心的部件是油气燃烧室、活塞、密封环、曲柄之类。

这些部分的加工要求极高。

稍微差一丝,那所带来的差距就是巨大的。

好在为了这台机器的创造,国家派遣专业技能极度过硬的各行业精英人才,便是八级工,这里都好几个!

随着熟悉的突突突声音传来。

那柴油机的启动一次完成!

这也得益于里面这一座单缸柴油机的构造本来就是在成熟基础上延伸出来。

很多部件都是沿用了苏联柴油机成熟样式。

而国内加工这些零件的都是各行业最顶尖的人才。

四级钳工的牛根生站在这里,就是一个小喽啰。

要不是两位专家的垂青,他根本连见证这台机器诞生的机会都没有,更不要说还专门给他几个零件让他加工了!

黑烟不断从机器的排烟口冲出。

是让牛根生熟悉的柴油机烟味。

从这些熟悉的味道里,围观的人大体上能够确认,这台机器成了!

剩下的就是验证马力、热效率、耐用性之类。

那需要更加长期的进行验证。

欢呼声响起。

这一刻不管是老毛子还是东德人、国内工程师、技术工人,脸上都洋溢着兴奋之色。

牛根生更为激动。

别看这只是一台小马力单缸柴油机,可是此物一旦普及开来,对于国内的意义是巨大的。

这个时候的国家还是一穷二白状态,严重的依托农业为国家兜底。

但传统为主的农业对于劳动力的需求是巨大的,且有季节性。

这种小柴油机别的不说,做成手扶拖拉机动力核心、抽水泵动力源、脱粒机动力核心还是可以的!

尤其是牛根生特别的清楚,未来,大约是数年之后,国内会遭遇一次严重的自然灾害。

若是这种机器能够普及,相应的各色农具能够发挥作用,所产生的效果将会是难以想象的!

那将会挽救千千万万条性命!

“尊敬的尼古拉·阿基莫夫同志、埃里希·霍夫曼同志,作为这款柴油机的工程师,不如给它起一个名字?”

中方这边的行政领导也十分激动。

一款全新的小型柴油机的问世意义太大了。

这不是我国第一台自己生产的柴油机。

沪上那边也有一款,但那一款体型更大,热效率不太高,关键是一些核心零部件需要进口!

眼前的这一台,虽然设计图上就明确了,也是一台8-12马力的小型柴油机,但所有零部件都能自主生产啊!

国人向来有一种执念,无论什么东西,只有完全自产,那才能放心。

牛根生回忆老人往后那七十年经历,再加上后世属于自己的记忆,貌似真的是这样!

或许是故老相传的经验之谈,也可能是环境逼迫。

反正中国人绝不能给人家卡脖子!

正这样想着,突然间牛根生听到了有人在叫自己。

“专家同志叫我?”

“牛,这台机器严格的说是因为你的出现让我们让我们产生出一些想法才诞生。

不如你给它取一个名字?”

苏联专家同志非常热心的说道。

“这可使不得!您两位才是这一台机器的设计师,理应由两位专家同志给机器取名字才好。”

牛根生被吓了一跳。

这种涉及到两国之间关系的事情,岂是他一个小小的四级钳工能够涉及的?

“不!应该由你来起一个名字,看这里,知道是什么吗?这是我的老伙计……伊万·谢尔盖耶维奇·科瓦廖夫的手稿!

他可是一位资深八级钳工,数十年的经验总结,你想要吗?”

这一刻的尼古拉·阿基莫夫就像是一个拿着糖果引诱小姑娘的坏叔叔。

牛根生疑惑,对方对自己好像是有些太好了?

他图什么呢?

被称呼为伊万·谢尔盖耶维奇·科瓦廖夫的八级钳工显然就是那位主要负责装配柴油机的苏联老人。

大胡子满脸,也看不出具体的年岁。

牛根生在疑惑的功夫,周围那些国内的工程师和钳工、铸造工、车工、铣工、热处理工、磨工等等人员却是满眼热切的看着苏联专家手里头的厚厚一大摞稿纸。

“想要!那我就厚颜取一个名字。

这是我们社会主义阵营间的一次亲密合作,体现了无产阶级劳动者之间的友谊。

不如就叫做友谊一号好了!”

牛根生也被那一大摞稿纸给吸引了。

他说话的同时,就已经忍不住的上前,想要看看一位苏联顶级钳工和国内八级钳工到底有什么不同。

那种渴求的样子不是伪装。

至于说对方有什么目的,先把好处给拿了再说。

“我有一个漂亮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