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大买卖
- 1983:从赶山开始享受人生
- 天天吃零食
- 2332字
- 2025-05-04 18:39:36
一边思考,王铁军一边蹲下身子,打开麻袋查看起了里面的情况。
狍子的、野兔的、野猪的、……、都带着些干涸的血渍,粗略估计竟然有七八张——麻袋里面果然有货!
“这些'垃圾’可不好处理啊……”
王铁军挑了挑眉,又从兜里数出六张大团结递了过去,
“不过既然是张大哥的吩咐,就当交个朋友,亏了算我的。”
虽然才刚刚到手的钱就没了一小半,但是能搭上张主任这条线,对于王铁军来说绝对是稳赚不赔。
不说那些皮子本身就远超这一百多块钱,就冲能够将野味以黑市的价格卖到公社食堂来,这中间的差价就远不止一百块钱。
看到又有大几十块钱进账,张主任笑得见牙不见眼:
“痛快!”
不过他又像是想起了什么一般,搓着手,说:
“不过要是有人问起……”
“明白。”王铁军接过话茬,“我们就是来卖肉的,顺路帮忙处理些垃圾,可没买过什么东西。”
“老弟,要不这么着。”张建民掏出一包“大前门”,弹出一支递给王铁军,自己叼上一支,
“以后有野味直接往我这儿送,只要是野味儿,不管什么品质都要。”
“肉按市价走,那些'垃圾'你顺道帮着处理了,两全其美不是?“
“送货的时候要是遇到我不在,你直接报我张建民的名字就好。”
“放心,钱绝对少不了你的。”
王铁军深吸一口气,透过袅袅青烟看着张建民:“张大哥,你的话我自然是信的……”
“我叫王铁军,外面正在剥皮的是我兄弟陈大勇。”
“张大哥你再等上几天,说不定我们能给你送头熊瞎子过来。”
熊瞎子?那可是难得的美味,尤其更是公社领导的心头好。
听到这话,张建民笑着拍了拍王铁军的肩膀,腕上的上海表表链哗啦作响:
“王老弟,没想到你年纪轻轻竟然有猎熊瞎子的本事。”
“要是真猎到了熊瞎子,你第一时间给我送过来,我给你五块钱一斤的高价。”
忽然又想起什么似的,张建民四下张望了一眼,然后贴着王铁军耳边说了句:
“那苦胆可得给我留着……”
“家里老爷子肺痨,大夫说就差这味药引子……”
“要是能将老爷子的病治好,你可就是我张建民的恩人呐。”
王铁军心里咯噔一下——去年县药材公司收熊胆的价都涨到八十块钱一钱了,新鲜的熊胆更是值钱。
这熊胆要是给了张建民,这钱还真不一定能收到手。
不过考虑到与张建民较好能够获得的利益,他最终还是决定干了这票买卖。
虽然心中心思万千,但王铁军脸上却是没有丝毫显露,反而露出了个感同身受的表情:
“肺痨啊,我以前也咳嗽过,咳起来老遭罪了。”
“张大哥放心,既然是你的要求,我保证将熊胆给你囫囵个儿带来。”
等两人离开仓库的时候,有说有笑,勾肩搭背的模样宛如兄弟,看得外面的陈大勇目瞪口呆。
“走!国营饭店!”张建民豪气地一挥手,露出腰间串着十几把钥匙的钥匙圈,“今儿个哥请你们喝'北大仓’!”
王铁军却是笑着拒绝了,说:
“张大哥的美意我心领了,只是现在都那么晚了,我们可不敢耽误你的休息。”
“要不把这顿酒留到老爷子好了以后,到时候我们再尽情把酒言欢。”
张建民想想也是这个道理,当即也不再劝,只说让王铁军千万别忘记这事儿。
等王铁军和陈大勇推着手推车离开公社食堂时已是深夜,
来的时候蓝布下面鼓鼓囊囊的,现在还是鼓鼓囊囊的。
月亮忽然从云缝里钻了出来,照得地面亮堂堂的。
两人在镇子西头的国营招待所开了间房,前台的老头儿打着哈欠递来钥匙:
“二楼左拐,暖壶里有热水。”
房间简陋得很,两张木板床,掉漆的床头柜上摆着个铁皮暖壶。
还很贵,却比露宿街头强多了。
陈大勇瘫在床上,听着王铁军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仓库里发生的事情,突然问了句:
“铁军,你咋不怕那些'大人物’?我看你跟张主任说话,一点都不怵。”
王铁军正用湿毛巾擦脸,闻言笑了笑:
“不都是人么?两个眼睛一个鼻子,有啥好怕的。”
他拧干毛巾挂好,继续说道:
“这些人最在乎的是乌纱帽,只要不挡他们财路,不惹麻烦,他们才懒得为难咱们这些小老百姓。”
“别想太多,早点睡,明天还得赶早回去。”
闻言陈大勇立刻蒙上了被子,只是在临睡之前,他还有些郁闷的嘟囔了句:
“这天天那么跑也不是个事儿,要是能买辆三轮车就好了,我们也不用那么费劲儿。”
窗外,风逐渐大了,吹得窗玻璃乓乓响。
黑子趴在门口,耳朵不时抖动一下,兢兢业业的守着门。
王铁军从兜里掏出块肉干喂它,盘算着明天一早就得回屯里——
那些皮子得赶紧硝制,熊瞎子庄的陷阱也得抓紧布置,可不能被别人捷足先登了去。
压着自己的内衣口袋,感受着里面大团结的厚实感觉,王铁军这才慢慢悠悠的睡了过去。
……
回去前,两人推着满载皮货的手推车,特意绕到公社供销社。
玻璃柜台里摆着的商品在冬日阳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王铁军用胳膊肘捅了捅陈大勇:
“走,置办点年货去,可不兴只会挣钱不会花。”
柜台后的售货员正打着毛线,见他们进来才懒洋洋地放下活计。
王铁军从内兜掏出一叠粮票和肉票,又抽出两张崭新的大团结拍在柜台上:
“同志,称五斤富强粉,三斤后鞧肉。”
他顿了顿,又指着柜台里白花花的猪板油,“那个也来二斤。“
这大冷天的东西能隔住,多买些也省得老是往镇上跑。
想了想,王铁军又要了点调味品,花椒、八角什么的这才罢休。
这些调料散发着浓郁的香气,和外面凛冽的寒风形成鲜明对比。
他仔细地把东西装进带来的帆布口袋,突然看见柜台角落堆着几包“向阳”牌肥皂,又添了两块。
走出供销社时,王铁军迫不及待地解开肉包,肥瘦相间的后鞧肉红白分明,猪板油更是白得晃眼。
“比野猪肉强多了。”他咂着嘴,“上回那头野猪熬出来的油,倒是能凑合用,就是味道实在是太腥。”
陈大勇也笑了笑,说:“还是得用这最正宗的猪板油,用小火慢慢熬。”
到时候剪个荷包蛋,那香味……就算是不放盐都是美味。
采购完毕,两人也不墨迹,就那么推着手推车开始往回走。
一边走,王铁军还一边盘算着:
这些白面够包好几顿饺子,猪油能吃到开春,再加上手推车上摆放着的皮子,
这个冬天,总算能过个肥年了。
甚至只要再猎到几个大家伙,在年前就能将爹的手术安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