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65. 殚精竭虑为那般

1937年11月初,张明澈孤身一人离开重庆。

他借助于太隐符,穿越重重火线,来到上海HK区,闯入倭国海军司令部,窃取了一台日式密码机,也就是被称作“紫密”的原型机。与此同时,他还获得了一批重要文件和军用物资。

然而,他毕竟势单力孤,就算纳虚符再能装,收取的物资对于庞大的倭军来说,也只是九牛一毛。

他也没指望自己力挽狂澜,因为这是全民族的抗战,不是他一个人的事。

随后,他沿着津浦线,冒着隆隆的炮火,于11月10日抵达南京。

此时的南京,虽然还未沦陷,但战争的阴云已经笼罩全城,街道上弥漫着紧张的气氛。

张明澈此行的目的并非救国,而是要将妻子安全带离这座即将陷入战火的城市。

时隔三个月,他终于再次见到陈莲香。

此时的陈莲香,已经有五个月的身孕,虽然她是一名炼气四重的修士,身体比普通人强健许多,但长时间的密码破解工作让她耗费了大量精力,面容显得有些憔悴。她的眼神中透露出疲惫,但见到张明澈的那一刻,她的脸上依然浮现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张明澈看着妻子微微隆起的小腹,心中既欣喜又心疼。他快步走上前,轻轻握住陈莲香的手,低声说道:“莲香,我来了。这段时间辛苦你了,我们必须尽快离开南京,这里已经不安全了。”

陈莲香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忧虑:“我知道南京的情况不容乐观,但我的工作还没有完成,还有一些重要的密码需要破解。如果我现在离开,可能会影响前线的战事。”

张明澈皱了皱眉,语气坚定却温柔:“莲香,我理解你的责任,但战争不是一朝一夕能结束的,你和孩子不能有任何闪失。我已经安排好了一切,要尽快动身去重庆。那里相对安全,你可以在那里继续工作。”

陈莲香沉默了片刻,最终点了点头。她知道张明澈说得对,自己现在的状态确实不适合继续高强度的工作,而且孩子的安全也必须放在首位。她轻声说道:“好,我听你的。不过,我得先把手头的资料整理好,交给同事。”

张明澈松了一口气,露出一丝微笑。

这天晚上,他问妻子:“你殚精竭虑,辛苦数月,有没有改变战局?”

陈莲香摇头:“我已经尽力了。前几天得到嘉奖,从少校晋升中校。”

“这都是虚的,就算晋升上将,又能怎样呢?”

“我想为国尽忠。”

平心而论,解密工作重要吗?当然重要。问题是,就算提前知道敌人的进攻方向,最终的结果也未必能改变,这牵涉到士兵素质和武器装备等多方因素。就像两个武士交手,一个力大无穷,一力降十会,靠着横冲直撞,能将弱者干死。

此时的倭国已经实现了工业化,而中国还是农业化国家,两者之间存在等级差距,所以中国在抗战中居于弱势。在这种情况下,就算再来一百个解密专家也不顶用,陈莲香只能尽人事听天命。

张明澈叹了口气:“我既然来了,先帮你调理身体。”

多年一来,他不算搜集带有灵气的草药,在储物玉珠中收藏了一批有少许灵气的植物,包括百年人参,何首乌,灵芝,黄精,鲜竹沥等。

这些植物根茎叶花,虽然灵气微弱,但经过一番炼制,最后炼成了丹药。

张明澈一面好生伺候着,变着法子制作小吃,加强营养供应;一面炼制草本丹药,为妻子提供灵气供应;同时入睡前按摩导引,疏松筋骨,活血养荣;另外敦促妻子每天坚持修炼。

如此调理了十余日,陈莲香的面色明显好转。

这时候,陈莲香悄悄告诉丈夫,她将掌握的重要情报,抄录后提供给地下党。她在南京有自己的交通员,能将情报传递给地下机关。

此后的每一天,战局变得越来越紧张。

青白党三次开会讨论南京防御问题。会议上多数将领认为部队亟需休整,而南京在军事上无法防御,建议仅作象征性的抵抗,只有唐生智主张固守南京。

蒋先生期望保卫首都的作战对纳粹德国的外交调停有利,并且以为能够等到苏联的军事介入,因而采纳了唐生智的建议,决定“短期固守”南京1至2个月,任命唐生智为南京卫戍军司令长官。

根据坚守南京的决策,统帅部在12月初倭军接近南京城前共集了约13个师又15个团共10万余人的部队保卫南京。这些部队中有很多单位刚刚经历了在上海的苦战和之后的大溃退,人员严重缺编且士气相当低落,而新补充的数万士兵大多没有完成训练。

唐生智多次公开表示,誓与南京城共存亡,对蒋承诺没有命令决不撤退。为了防止部队私自过江撤退,唐生智采取了背水死战的态度。他下令各部队把控制的船只交给司令部,又将下关至浦口的两艘渡轮撤往武汉,还命令第36师封锁从南京城退往下关码头的唯一通道挹江门,这一“破釜沉舟”的命令给后来的悲剧性撤退埋下了隐患。

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表《移驻重庆宣言》,政府机关、学校纷纷迁往内地,很多市民逃离南京。

12月1日,倭军攻占江阴要塞,同日,下达进攻南京的作战命令。

12月12日唐生智下达突围、撤退命令,中国军队的抵抗就此瓦解。

陈莲香和张明澈是在11月30日撤离的。

此时江阴要塞尚未失陷。

张明澈开着自家的柴油机船,载着五十多人离开南京。

这五十多人鱼龙混杂,有军统,有地下党,有政府官员,有青帮大佬。还有陈莲香的大伯陈升明。

青帮分布的范围不仅仅在上海,它发源于北直隶、山东,沿运河发展到江苏、浙江、江西等地区。

张明澈到了南京后,跟本地的青帮富商搭上线。

陈升明的家人已经离开了,他本人因为公务留在最后,未能及时撤离。

陈莲香临走前,特意去大伯家查看,然后去铸币局将陈升明接走。

从11月17日开始,国民政府就已经决定迁重庆办公了,但大量人员和物资的撤离没那么快。有很多人先撤离到武汉,在武汉停留一段时间,然后再撤到重庆。

张明澈和陈莲香一步到位抵达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