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oughshares》杂志这次的改制后的结果,可谓是轰动整个杂志行业,
从15号到22号,7天的时间里,总销量63万册,排在北美年度单期销量榜第23位,
总订阅量48.7万(原订阅25.3万),排在北美杂志订阅榜17名。
一时之间,这家被主流文学认定的波士顿小众实验的文学杂志,一跃成为北美有数的畅销杂志期刊,
李带来的数据报表,不但有《Ploughshares》杂志过往的订阅和每期的销售情况,
也标明了这一周的订阅和销量的增长来源,
新增23.4万近一倍的订阅里,唐·德里罗的《天平星座》占据新增订阅31.3%,
罗恩·亨特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占据新增订阅23.3%,
二人的作品占据这次新增订阅量的54.6%,
剩下的百分之45.4里,百分之35是由杂志公司宣称和线下销售带来的,
另外两篇小说带来的新增才百分之10。
可以说,这次《Ploughshares》杂志有如此成绩,唐·德里罗和罗恩功不可没。
尤其是罗恩,更加受到《Ploughshares》杂志重视。
不同于唐·德里罗,人家早就成名,1985年更是凭借着小说《白噪音》荣获美国“全国图书奖”,
他有这个成绩不足为奇,而且这次宣传里,唐·德里罗的新小说才是《Ploughshares》杂志首推的作品。
只是谁都没想到罗恩这位新人作家的首部作品,居然能够有如此高的订阅转换量。
这代表着罗恩具备畅销小说作家的潜力。
也是李,在听到有人找上罗恩时,为什么放下手中的事急冲冲的赶过来。
看完了小说,李喝着早已冷却的咖啡,独自回味了片刻,才邀请罗恩出去走走。
两人沿着门口的街道边走边聊,一脚跨过横躺在街道上的流浪汉,李嫌弃的捂住鼻子,皱眉道:
“罗恩,周二的纽约日报看了吧?有什么感想?”
“感想?”
罗恩疑惑道:“难道这不是买的?”
这段时间,他也关注了不少关于自己小说的报道,有贬斥的,有夸赞的。
有了之前的例子,他其实不太放心上,
尤其是那些大的纸媒,管他是好评还是差评,一律被罗恩打上买的标签。
好评是自己人买的,差评是对手买的。
李错愕了下,失笑道:“抱歉,这些天我实在是太忙了,忘记跟你说,你的作品已经不需要额外花钱买热度,不然《格兰塔》不会派人过来找你。”
说话间,李顿住了脚步,偏头朝着罗恩认真道:
“罗恩,如果我现在跟你发出签约邀请,你会选择嘛?”
听到此话,罗恩顿时露出为难之色,
李露出失望的眼神,旋即又晒然笑道:“没关系,我们是朋友,对吗?”
“当然,你是第一个欣赏我,愿意给我机会,无论将来如何,这份友谊永远存在。”
罗恩明白李的意思,无非就是担心他转投其他纸媒,
怎么说呢,在现有的条件之下,他肯定会优先选择李这边,
但别人给的太多,或者对他未来的事业帮助很大,那就另当别论。
他不是一个眼里只有利益的人,同样也不会是个傻白甜。
“虽然很遗憾,但我还是多问一句,如果我们愿意给仅次于唐·德里罗的签约条件呢?”
来之前李就有这个想法,看到罗恩的新小说之后,才下定决心给出这个签约条件。
这篇“人与灵魂的爱情故事”,尽管没有《少年派》阅读完后带来的冲击感强,也没有背后的含义深,
但这篇新小说,可读性更强,适合的人群更广。
更重要的是,这是一篇与《少年派》风格截然相反的作品。
说明罗恩的可塑性极强,
属于那种极少数的高天赋型作家。
这也代表着,他的作品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不会让读者出现重复性的疲倦感。
李的话,让罗恩再次犹豫起来,片刻后,还是摇头歉意道:
“抱歉李,我不想被束缚,我喜欢写小说,正如你刚才看的这篇故事,偶然间的灵光一闪,然后将它写成我想要的故事,而不是那种为了写作而去写作的作品。”
“还有就是,我不确定自己能不能持续创作,起码现在还不能确定。”
这话纯粹是胡扯,主要原因是他不太想跟杂志公司共享版权,
还有就是《Ploughshares》杂志出版的实力不行,
走小说这条路,如果单靠稿费是发不了财的,
想要赚钱,赚大钱,成为斯蒂芬·金这种超级的畅销小说作家,通过小说实现财富自由,最好的选择是直接出版,
而对于小说出版来说,又是另外一块领域了。
所涉及到的不仅仅只是作家的知名度以及作品质量,更更不可或缺的是宣传,是出版公司硬性实力。
而《Ploughshares》杂志并不具备出版的条件,或者讲,他们背后的学院在出版市场的份额很低,
一旦罗恩跟《Ploughshares》杂志签约,他的作品所有涉及到版权的利润都要共享。
这里面包含影视改编费,以及与其他出版公司合作获得的版税分成。
虽然不签约作品少了很多曝光度,但罗恩看到《少年派》的转换数据后,自信心爆棚,
老子文好可破。
听到这个回答,李在失望的同时,认真盯着罗恩的眼睛,想要看出他这番话是真是假,
过了好一会儿,才叹口气,拍了拍他的肩膀,边走的同时说道:
“行,那我就不在多劝了,什么时候你想清楚了,随时可以找我。”
李收拢起心情,转而笑道:“你新小说不错,虽然没有《少年派》那么有深度,但总的来说依旧是一篇高水准的故事。
“更让我欣喜的是,你的写作水平进步很快,我的建议是,你接下来可以向耶鲁大学申请旁听的资格,耶鲁学院的文学专业还是有很多这方面不错的导师。”
罗恩微微点头道:“我确实有这个想法,最近也在打听旁听生的申请条件。”
其实他早就有这个想法,只不过那会儿生活都成问题,何况每个学期的学费呢。
“需要我帮忙的尽管说,我可以给你写推荐信。”
“谢谢,如果需要的话,我一定不会客气。”
接下来,李跟罗恩聊起新小说《人鬼情未了》的签约,以及《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出版的事宜。
等李说完,罗恩一阵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