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啥情况,AI入脑了?

十四世纪著名的女哲人殷素素曾经说过,越是漂亮的女人越会骗人。

许飞深以为然。

如果不是因为那个女骗子长得实在带劲,原身或许不会相信什么“去香江做明星”的鬼话。

如果没信这个鬼话,一个十八岁的准大专生绝对不可能孤身南下追寻明星梦。

如果不是被女骗子哄得失了智,原身就不可能把随身带的压岁钱继续全部交出去当“押金”,结果最后连香江长啥样都没见到,就被丢在了禅城当片场苦力杂工。

如果不是因为当杂工,他就不会被道具棍子砸到头当场昏迷送医。

如果没有那一棍子,许飞或许也不会穿越回到这个1999年底,接盘这个烂摊子。

晦气啊!

熬了十年996,好不容易混出个人样来,还没来得及享受生活呢,这就被摁头穿越了……

穿越过来之后,随身老爷爷没出现,系统也没有出来“叮”,但脑海里却有一行奇怪的字样。

“大模型正在融合中,请稍候……”

这一稍候就是整整一天,候来的却是一个焦急的电话。

“你小子死没死啊?没死就赶紧回来,把医院当旅馆住呢?跟你说,剧组不养闲人,到时候被踢了可别哭!”

这话听着很不爽,但许飞没顶嘴。

因为前身留下的记忆告诉他,电话对面那位制片助理刘德助是个好人。

得知原身是被骗过来当苦力之后,刘德助不但给了不少照顾,而且还让他住进了自己的租屋里。

要不是这个老刘帮忙,原身就只能睡大马路了。

甚至连这次进医院观察治疗的钱,也是老刘帮着垫付的,对一个非亲非故的陌生人,真的是仁至义尽了。

换上自己的衣服,办理完手续,许飞在护士妹妹惋惜留恋的目光中离开了医院。

走出医院大门的时候,他下意识从大门玻璃里打量了一眼自己的新身体。

一米七八左右的身高,算不上特别高,但放在1999年的南方,这个身高已经相当不俗了。

而且十八岁的半大孩子,后面肯定还能继续长,突破一米八只是时间问题。

肩宽和身材比例都挺不错的,可惜人实在太瘦了,跟竹竿似的。

不过这个问题也不大,只要架子在就行,肉是可以练出来的。

而最出彩的还得数这张脸,不能说帅得惊天动地吧,但绝对也是有几分颜色的。

剑眉星目长形脸,五官底子相当不错,肉眼可见的帅,要不然医院里那些护士姐姐也不至于每隔半小时就过来摸摸捏捏测体温……

只不过这张刚刚走出校园的脸,多少还带着点青涩的土腥气,但只要稍微捯饬一下绝对靓仔一枚。

有这一身硬件条件在,保底也能吃上几口软饭。

这就是上辈子十年996熬出来的福报吗?

带派啊!

臭美了一番后,这才动身赶往南海影视城。

许飞以前也没来过禅城,对这地方的唯一印象就是黄师傅那一招“佛山无影脚”。

根据前身留下的记忆信息,1999年的禅城已经成为了内娱和港娱的重要交流窗口之一,那些外溢出来的港娱从业者,有一半都在这里混饭吃。

南海影视城,自然也就成为了交流合作的平台基地。

说起来倒也有趣,原身加入的剧组就是大名鼎鼎的《少年包青天》,这部剧可是经久不衰的神剧,也是前世许飞童年的美好回忆之一。

能亲眼见证这部神剧的诞生,想想还挺奇妙的。

进了影视城赶到片场,一眼就看到了刘德助站在外面抽烟。

这是一个矮壮的中年汉子,那张酱色的脸看着稍微有点凶相,不知根底的人八成会把他当恶人。

看到许飞出现,他立刻踩灭了烟头,大步流星走了过来,“你小子可算舍得出来了,你要再不回来,我都留不住你了。”

一边说,一边拉着许飞就往里面走,“到里面了就踏实做事,千万别偷懒耍滑,也别跟人起争执……”

一路絮絮叨叨间,两人已经进入了拍摄片场。

拍摄应该是还没正式开始,现场没看到一个熟悉的演员明星,只有一个副导演在那指挥调度现场的准备工作。

轨道、摇臂、摄像机、各种各样没见过的道具仪器、来回奔波的场务员工……现场一片忙碌的景象。

“别发呆了,过来帮忙一起搬东西!”

半小时后,许飞就气喘如牛地瘫坐在了休息区。

前世他也经常在网上跟风自嘲是“牛马”,现在才明白那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跟真正的牛马相比,坐在办公室里吹着空调敲敲键盘鼠标,已经很幸福了。

咕咚咕咚炫了一大瓶矿泉水,他打了个响亮的嗝,疲劳感稍见减缓,他顺手拿起了身边的一叠打印稿。

翻开看了一眼,原来是一份厚厚的剧本。

里面的每一页几乎都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标注,有些是关于剧情走向的分析,有些是人物心理的剖析,有些是分镜的修改建议……

不但标注内容详实,而且字迹非常漂亮,工工整整苍劲有力,看着赏心悦目。

光看这份剧本,就知道主人有多敬业。

再想想二十年后那帮连台词都不背的臭鱼烂虾208……那拍出来的东西能好看吗?

正看着呢,脑海里的那行字幕忽然开始变化起来。

“大模型融合完成,恭喜您绑定深度AI,本AI完全免费,欢迎随时使用。”

“目前仅开放文字信息校阅纠错一项功能,其余功能需要您后续自行解锁。”

“本AI系统拥有单独开放的训练功能,如果能提供合适的素材辅助AI训练即可获得贡献值,贡献值达标之后可解锁更多功能……”

许飞人傻了。

什么情况,上辈子天天跟AI打交道,这辈子直接AI入脑了?

“检测到当前有文本素材,可投喂AI进行纠错训练,是否开启训练功能?”

许飞试着用意念操控,选择了确定。

随即,大脑里就出现了类似扫描的界面,剧本上的所有字全部被迅速扫描录入了进去。

“第一页已扫描完毕,正在校对学习中,稍后请翻至下一页……”

第二页、第三页……

一分钟一页的速度,快要看完的时候,刘德助捏着一瓶矿泉水坐了过来,“你小子看什么呢?”

“剧本。”许飞头也没抬,继续扫描最后一页。

随即脑海里就弹出了醒目的TIPS:素材投喂成功,文本查漏纠错功能得到充分训练,贡献值+5(再投喂95点贡献值可解锁新功能),另赠送一次文本生成体验,可随时使用。

“就你还看上剧本了?”刘德助乐了,“怎么的,你也想演戏啊?看得懂吗你。”

这话许飞可不爱听了,“刘叔,我在咋样也还是高中毕业的,不是文盲啊。”

“那不一样,剧本可不是你们学生写的作文,得有相关的专业知识才行。”刘德助显然对这一行有一定的敬畏之心。

许飞却是连连摇头,表情怪异。

我是未必看得懂,但AI行啊。

“你这摇头是什么意思?”刘德助把水瓶一拧,“看出点啥名堂了?”

许飞直接把剧本一合,“不敢说,怕丢饭碗。”

刘德助直接听笑了,“你还真装上了?你今儿要是能说出个一二三四来,天塌下来我也帮你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