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PREFACE

二十多年来,我一直以三种身份在工作:语文教辅编辑、语文教师、儿童文学作家。但是忙的是一件事——语文教学和研究。

当作文编辑的时候,我每天都在读学生的习作。读着稚嫩的文字,我常常猜测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过着怎样的生活。我想,孩子眼中的世界一定比我看到的更精彩。因为孩子的眼睛是亮的,孩子的心是清澈的。我也常常叹息:如果能得到好的点拨,他(她)本可以表达得更加自由。

当语文老师的时候,我常听到孩子们吐槽“最怕写作文”。我也经常问学生:“我们为什么要写作文?”回答各不相同:“我妈要我写”“老师要我写”“因为考试要考,所以写”……而我最喜欢的答案是“与别人交流,写给将来的自己”。恰恰是说这话的孩子不怕写作文,不仅不怕还很喜欢,因为喜欢所以不停地写,写着写着,习作就发表了,后来还得了奖,成了被杂志采访的小作家。

因为自己常年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完全能感受写作的苦与乐,也渐渐有所收获。每当缪斯拨动琴弦,我的心里满溢着幸福与甜蜜,我多么想让孩子们也能听到那美妙的琴音,让他们的成长之路多一缕阳光啊!

我并不是提倡每个孩子都成为作家,只是想让孩子不再怕写作文,能拥有思想和表达的自由。就像风儿嬉戏不受阻挡,就像鸟儿展翅便能飞翔!

我想调动自己多年从事习作教学研究的经验为孩子们做点事。于是和志趣相投的几位老师一起编写了这套书。参与编写本丛书的都是一线名师,有的是特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有的是资深的教研员。我们不仅常年在一线执教,还始终在进行习作教学的研究,面对棘手问题都有各自的策略。我们研究新课标,研究语文教材的习作设计,也研究不同学段孩子的心理、知识结构和生活阅历。

这套书就是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22年版 )》,针对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三至六年级单元同步习作设计编写的。丛书针对学生习作的重点、难点设计栏目,覆盖习作指导、习作评改、习作讲评全过程,“方法直播课”力求还原课堂真实情境,对学生审题、立意、选材、构思和表达均进行了切实的指导。四句方法口诀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名家引路灯”用名家名篇引路,引导学生读中悟写。“作文升格塔”呈现习作升格过程,辅助学生走出窠臼。“佳作展览馆”提供多篇各地学生佳作范例,还原习作思维路径,旁批加尾批强化训练重点和方法运用,旁批适当留白,扶放结合,引导学生学会评改,走向深度学习。“面批作文坊”还原作文评改过程。“素材百宝箱”“写作演练场”帮助同学们活学活用,拓展思维。“期末习作应对技巧”助力同学们考场应变。

希望本丛书能成为知识的漂流瓶,爱的回旋镖。期待你精彩的习作,因为它有可能被编入后续的作文书,去影响另一个为习作苦恼的孩子,让他(她)也可以像你一样爱上习作,学会习作。

起风了,让我们一起张开翅膀……

丁燕伟

2023年5月于首都师范大学

征稿启事

征稿要求

1.内容积极健康,契合单元习作主题,表达真情实感。

2.稿件注明小作者真实姓名,所在学校和详细通讯地址等联系方式。

3.稿件必须为个人原创且未发表作品,严禁抄袭,一经查证不予收录。

投稿方式

1.面向全国小学生,可自由投稿。

2.面向学校或校外教育机构等单位组织,可集体投稿。

3.收稿邮箱:pbzw@cip.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