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这种生物,生命力是真的顽强。
中了三箭,还能跑出一公里才暴毙。
陈秋跟在后面追了半天,追的一点脾气都没有。
看到野猪倒地,他仍旧不敢大意,对着心脏猛射两箭,确定真死了,才上前收尸。
一头大肥猪,差不多三百斤。
这次是真背不动,也跑不起来。
只能分尸了。
割破血管,殷红的猪血流了一地,陈秋看的心痛不已。
这都能吃啊,全浪费了。
用箭头切下两条后腿,扛在肩上带了回去。
三个小的在房间里,陈明老实的在屋外割草,收集枯枝。
见到他挥舞手中的小锄头,打招呼。
“秋哥,你回来了。”
陈秋稍微侧过身子,展示背上的猪腿。
“看,这是什么?”
陈明看了半天,摇头道:“不认识。”
陈秋装比失败,有些丧气,道:“这是野猪,快拿去洗干净,等下晾起来。”
如今不缺吃的,陈明见到猎物,已经没有以前那么激动了。
陈秋回到家里,发现桂丫三人在凭脑洞编竹筐,还在互相借鉴。
三个怪模怪样的小竹筐,各有各的丑法。
他对着三个小朋友,发出了无良的嘲笑。
“这世上还有比这三个还丑的竹筐吗?”
桂丫不服气的拿出三个更丑的。
振振有词,“这是我们之前编的。”
陈秋顿时无语,解下背上的藤篓。
“我随手编的都比你好看。”
桂丫眼睛亮了。
“蘑菇!”她大声叫道,同时伴随口水的吞咽声。
藤篓中,全是陈秋找到的食用菇,药用的已经被他丢了。
将蘑菇倒出来,他开始教他们分拣。
“这种,像个叽……像个圆圆的棍子,上面顶个小盖,叫做松茸,要挑出来。”
“这种,有好多蜂窝的,叫做羊肚菌,也要挑出来。”
……
值钱的蘑菇,他都打算挑出来卖掉。
冬天越来越近,两套棉被,五套棉衣,这些是必备的。
一套棉被一两银子,厚实的得一两半。
一套棉衣算700文,五套就是三两半银子。
野猪不太好背去卖,太重了,手上能卖的,也就鹿角鹿皮。
能卖二两不到。
愁哇。
明明挣得比以前多得多,为啥还是感觉不够用。
他拿起剩下的竹片,开始编背篓。
野猪的内脏不太好拿,得用背篓背回来。
先用交叉编制的手法,做一个方形的地,不用太大,两个巴掌大小就够了。
用火烤一下,90度弯折,定型作为骨架。
继续用竹条向上编,最后收口。
一个能装半头猪的背篓就做成一半了。
还需要给它加固,用宽且厚的竹条做成骨架,呈井字形固定住就行了。
试了试坚固程度,还行,背回猪的内脏是足够了。
陈四看着背篓,露出了震惊的神色。
“秋哥会的好多。”
豆芽点点头,深表赞同,“秋哥什么都会。”
桂丫兴奋道:“那当然了,我哥以前去外婆家,敢在灶台上拉屎呢。”
空气突然变得安静。
陈秋脸黑的如锅底,心想:这妹妹是不能要了。
他干咳一声,道:“你们好好干,我刚猎了一只野猪,去背回来,晚上吃猪肉。”
豆芽惊呼:“哇,秋哥竟然猎到野猪了,比以前村子里的猎户还要厉害,他都没猎过野猪呢。”
陈秋心中十分受用,还是豆芽懂事,晚上你吃猪头。
陈四道:“我也想学打猎,秋哥,你教教我吧,我以后也猎野猪。”
这马屁拍的还行,你晚上吃猪腿。
桂丫道:“哥哥真棒,我要吃肥的。”
陈秋嫌弃,吃吃吃,就知道吃,你吃猪大肠。
在三个小伙伴的崇拜中,他傲然出门,分两次将野猪运了回来。
猪肉洗干净,就放在房间里阴干再烟熏。
内脏分别洗干净,等着晚上吃。
他特地给桂丫安排了新活,用草木灰搓揉猪大肠。
让你乱说话。
一直忙活到晚上,一家人围着灶台,美美的吃完。
就着余火,诉说着以前的趣事。
陈四说他如何钓虾,新鲜的河虾,抽掉虾筋,一咬一个嘎嘣脆。
豆芽说他抓过蛙,穿在棍子上烤着吃。
桂丫说,她在妈妈做饭时添火,会偷偷在灶台下烤花生,可香啦。
陈明想了许久,说起自己以前进山捡柴,一次能背回来一大捆。
月色朦胧,陈秋看不清他们的脸,想来应该是挂着笑的。
自从屋顶修好后,他们一日比一日活跃,说起以前的生活,也不再逃避。
因为不止是陈秋,他们也有家了。
等余火熄灭,他们就缩回床上,夜里越来越冷。
幸亏他们人小,五个人,分正反睡。
从左到右依次是,豆芽,陈四的脚,陈秋,陈明的脚,桂丫。
一张双人床,十条腿互相交叠,勉强能睡下。
……
翌日,清晨,山路有些泥泞。
哪怕有山岭的加护,陈秋走起来也十分吃力。
他背着昨天的背篓,里面是鹿皮鹿角和蘑菇,还有两只路上抓到的兔子,正在前往小湾村的路上。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艰难跋涉,他终于看到了远处的一个山村。
规模不小,远远看去,大概有一百户房子,四五百人。
村子沿着山势分布,呈月牙形。
月牙围合的部分,则是一片农田,应该是淮河冲击出来的一小块平原。
后来淮河改道,这里就成了小湾村。
如今已过了秋收,不少农民躺在门前晒太阳。
但看不到丝毫喜悦,反而面有菜色,眉头紧锁,似乎在为未来忧愁。
见到陈秋,发觉他面生,纷纷投来质询的目光。
只是畏惧他的弓,都不敢上前。
陈秋主动找到一个面色和善的大娘,问道:“大娘,赖三在哪里?”
像这种小村子,是没有所谓的商业的,大家都是以物易物。
因此,他需要有个地头蛇,帮他购买东西。
其他的都可以等一下,棉衣却不能再拖。
哪怕要分赖三一点好处,他也认了。
赖三的性格比较怂,他拿捏的住。
大娘一听是赖三,顿时流露出三分轻蔑,随手一指。
“往那边走,门前有两棵枫树的是他家。”
“多谢。”
陈秋找过去,见是一个残破的土坯院墙,隐隐听到鸡鸭的叫声。
院门半掩着,一个妇人在打扫鸡舍。
他站在门外,拍了拍院门,喊道:“这位大姐,赖三在家吗?”
妇人转过身,见他脸生,顿时警惕起来,“你找赖三做什么?”
“有事相求。”
妇人撇嘴,嘀咕道:“也不知道哪里来的狐朋狗友。”
她不情不愿的敲响屋门,喊道:“赖三,有人找你,快起来。”
陈秋直呼好家伙。
现在都快11点了,竟然还在赖床。
不愧是赖三,赖到日晒三竿。
没多久,赖三披着破袄子出门,喊道:“嫂子,我饿了,给我弄点吃的。”
“你整天正经事不做,就知道要吃的,没有,喝西北风去。”
他碰了钉子,讪讪不已,这才看清陈秋。
顿时面露惊喜,问道:“你是来交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