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丹道

“严师兄,正所谓是药三分毒,天地灵药,本质上乃是含有灵气的草药。”

“所谓炼丹,本质上乃是通过炼药之术,去芜存青。”

“药性分阴阳,阳性与人体有益,阴性与人无益。”

“灵药得灵而生,其药性也成倍剧增,药性之猛烈,就算是我等修仙之人,也难免于难。”

“故除非万不得已,大部分的天地灵药,都尽量避免生吞炼化,否则后患无穷。”

“无论高低,每一张丹方所用的药材,基本上分为君、臣、佐、使四种。”

“君者,主也,乃是一味丹方中,最核心的药材,也是用量最大的。”

“臣、佐、使三者,虽然听起来复杂,但实际上,这三样却是为君药服务的。”

“臣药之作用,乃是起到减轻君药毒性,防止药性过偏。”

“佐、使二药,乃是调和药性,或者引导其他药物作用于特定的脏腑或者经络。”

“要从无至有,创造一张丹方,其实就是两个步骤。”

“一乃确定君、臣、佐、使四种丹药的名称,就好比搭台唱戏,在上台前,须得确定生旦净末丑这五大角,是由何人所扮,角选好了,台子也就搭好了,戏,才能唱下去。”

“确定了药方后,再增减君臣佐使四类药物,在整张丹方的占比。”

“也就是所用的两数。”

“像【纳气散】这张方子,本质上乃是脱胎于上古丹方【炼气散】。”

“原本的丹方,是由二君九臣五佐一十七使,共计三十三味药材构成。”

“这三十三味药中,只有君药和臣药是灵药,佐药和使药皆为凡药。”

“所以严师兄,若您日后也想修习炼丹之术,务必要明白一个道理,灵丹并非全由灵药所炼,水满则溢,月满则亏,世间万物,大抵如此。”

“刚才我们说到了【炼气散】,据考究,此丹方本为金丹修士所用,乃是近千年前,由一位四阶丹师,也就是元婴修士所创,此物的两味【君药】,丹方上写的是【阳百万】与【金不换】。”

“这两味主药到底所指的是何物,至今也没人探明,因为现有所知的天地灵药中,并无这两种灵药。”

“也有丹师曾经猜测,这【阳百万】应是五阶山君的心尖血,毕竟虎妖一族,天生便具备纯阳之身,阳气之足,为天下最。”

“至于【金不换】,可能与金性有关,上古修士与现有的修行之路不同,走的乃是器、丹、法、体、符、神六条路子,金性是何物,师弟我暂时也说不清楚。”

“再说回来纳气散这张方子,师弟我虽然对于丹道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但丹方中,每增添一味君药,想要完善,以及后续成丹的难道,便呈几何倍增。”

“故这张方子,仅有一味主药,名曰‘白玉蔗’”

“此药息性偏寒,故所使的三味臣药,乃是‘七味子’、‘火楂’、‘白鹿珥’”

“四味佐药,则是青冬、金骨杏、九转蓍、通脉藤。”

“五味使药,为渡厄砂、降真霜、龙脊藤、玉石斛、登真米。”

“现在【纳气散】这枚方子,最大的问题还是君臣失调。”

“也就是【白玉蔗】以及三味臣药的配比问题。”

“严师兄您是多次服用过我炼制的【纳气散】,应该知晓现在这张方子的问题所在。”

石洞内,清雨道人手持炭笔,在一张黄纸上写画,边写边讲,

从最基础的点开始,将丹道一点一点的掰碎,向严望讲述着【纳气散】这张方子现有的问题。

该说不说,此人不愧是丹道上的天才,仅仅不过一个时辰的功夫,便令严望对炼丹这门学问,在药性一道,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是的,不是技艺,而是学问。

通过这番讲解,严望也更加下定了决心,日后晋升筑基后,也要学得这炼丹之术。

“嗯,纳气散我服用后,身体共出现了以下几类症状。”

“腰膝冷痛、四肢困重厥冷、心悸怔忡、胸痹心痛。”

“所以,应该是炼制时,白玉蔗与白鹿珥所用的份量过多。”

严望斟酌片刻,回想起刚才清雨所言,缓缓说道。

“不错,这乃是纳气散中,因寒性收引,抑遏心阳、寒邪束肺所导致的。”

清雨道人眼中闪过许些赞许之色,总结道。

他没想到这位严师兄一点就通,在丹道上居然也有几分天赋可言。

“那接下来可是要调整这两味药材的份量?”

“不,君臣失调,并不代表要调整这两类药的份量,得从佐使入手。”

严望点了点头,开口问道:

“既然如此,那我这边,每日最多可炼化五枚。”

五枚吗,不愧是天灵根。

清雨道人若有所思,缓声道:

“五枚的话,纳气散所需的药材,我已在这石洞内储存了一批,此丹的成丹率,我大概能做到十之六七,一炉能出枚左右,炼制一炉,大约所需一日的功夫。”

“那就三日一测吧。”

“好,正好我手里暂无余丹,现在便开炉炼丹,师兄请自便。”

石洞内,两人商定了接下来的日程后,清雨道人便开始着手炼制纳气散。

至于严望,在拿到了此洞府的控制权后,却是离开了此处。

那枚自白山四友处得来的剑型令牌,只需以法力催动,便会在冥冥中指向某个地方。

严望猜测,那里或许便是所谓的【百业楼】所在之处。

白山四友这么多年来打家劫舍所得的修炼资源,或许就在那里。

与此同时,

梅州,清运城。

作为离南边较近的大州,梅州与中南域的潭州接壤,

境内经流一条大运河,

故此,相比北域的其他大州,少了几分边域的豪迈粗犷,多了几分江南水乡的温柔与婀娜多姿。

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梅州虽在北陈十三州中面积仅排名第四,但论富足程度,却仅仅排在元州之后,位列第二。

只因其作为整个北陈唯一的水运大州,交通极为发达,可称得上是水运枢纽,商贸要道。

而位于梅州中部的清运城,其作为梅州府城,设有数个大码头。

每年从此经过的商户、旅人数不胜数,极大带动了此地的经贸活动,

再加上另外几条水路干道也汇经此地,因此清运城称一句梅州第一大城,也不为过。

“匆匆约老夫至此,又有何事?”

城北,临靠河湾,占地十来亩的林家祖宅里,

衣襟处秀有八卦纹,一身天青色袖袍打扮的少年道人正坐在太师椅上,闭目品尝着杯中香茗。

这道人窄长清瘦,肤色苍白,鼻梁窄挺,唇薄色淡。

若是严望在此,便能认出此人正是自己名义上的师尊,万毒宗筑基后期修士,蚁玄。

“中南域那边传来的可靠消息,据传玄蛛老鬼已求得月华灵液,两月后,便会回归万毒宗......”

在其对面,坐着一位紫衣长裙女子,

女子面容娇媚,肤如白雪,唇染猩红,开襟的上衣露出了纯白色内衬,将胸前的丰满紧紧裹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