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总兵府内,熊熊炭火在炉中噼啪作响。
李成梁端坐在铺着虎皮的交椅上,手中那份任命戚继光为征东主帅的兵部公文已被他揉作一团,指节因用力而捏得发白。
“戚南塘?!哼!”他怒极反笑,“朝廷这是觉得我李成梁提不动刀,镇不住这辽东地面了?!”
堂下诸将校、亲信噤若寒蝉,无人敢接口。
这话明显不能当真,虽然李成梁已经五十多了,但是其成名之战却是在隆庆五年,距今也不过九年时间。
如何就老了?
心腹部将李平胡硬着头皮劝道:“军主息怒...或许是朝中以为戚将军善用步卒、车阵,更适宜建州山地……”
“放屁!”李成梁猛地一拍桌案,震得茶盏跳起,“辽东打了多少年的仗?!哪次不是老子带着儿郎们浴血拼杀?!建州那些野人崽子,老子打得他们哭爹喊娘!什么时候轮到他一个南边来的丘八指手画脚?!”
就在此时,府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与传令官的高呼。
一名亲兵飞奔入内:“报!京中天使传旨!”
朝廷又闹什么幺蛾子?
李成梁眉头一皱,整了整衣冠,带着人去外边跪接圣旨。
当听到圣旨中先是嘉奖他“镇守辽东,屡建功勋,功在社稷”,随即话锋一转,命他可自率本部精锐,出边墙经海西女真地界,便宜行事,相机进剿建州之时,李成梁那一直紧绷着的的老脸,终于缓缓松动,嘴角甚至咧开了一丝笑意。
他知道这是天子在安抚自己,但即使如此他心里面还是高兴。
谁能拒绝天子下诏书安抚呢?
这说明圣天子看重咱。
待恭送天使离去,李成梁摩挲着手中那份新的圣旨,忽然仰天哈哈大笑:“好!好!好!海西就海西!到底还是陛下圣明!知道这辽东的仗,离了谁也离不了我李成梁!”
他猛地转身,意气风发地对李平胡下令:“传令下去!点齐本部一半骑兵马队,精选敢战之士!留一半给戚南塘那边!咱们……带着剩下的人马,即刻整备,准备开拔,去海西那边‘拜访拜访’老朋友!”
“那王台老儿,”李成梁眼中闪过一丝不屑,“几年前为了向朝廷邀功,连他那寄身投靠王杲都能设计擒杀。”
他冷笑一声,狠戾道“老子就不信,这次我大军兵临他家门口,他还敢不乖乖听话,随我一同去打建州?!”
他大步走向院中,望着北方阴沉的天空,狠狠啐了一口,“他娘的!他王台但凡敢跟老子耍半点心眼,推三阻四,呲牙咧嘴,老子便让他那海西四部也尝尝‘犁庭扫穴’的滋味!”
........
“东方既白,戚继光勒马立于蓟镇外,铁甲上凝结着晨霜。
城下,三万整装待发的大军鸦雀无声,于弥漫的晨雾中列成森严方阵,枪戟如林,旌旗蔽空,一股肃杀之气弥漫开来。
他抬起带着皮质手套的手,轻轻抚过腰间那柄久经战阵的军刀,刀鞘上镌刻的“忠孝”二字,已被岁月磨砺得锃亮。
这刀,
是该出鞘了。
他猛地一挥手:“开拔!”
三声号炮轰鸣,声震关墙,叶簌簌而落。
雄伟的关门缓缓开启,整齐的骑兵队列率先涌出,铁蹄踏地,如一道势不可挡的黑色洪流,向着辽东方向滚滚而去。
马队之中,最前排的士兵马鞍两侧挂着改良过的鸟铳。
中军大旗之下,亲兵高擎着万历皇帝特赐的节钺,大旗之上的“征虏平寇”四个大字在凛冽的朔风中猎猎作响。
梁梦龙在蓟镇看着这一幕,格外感慨。
此次出兵,皇帝没有设经略一职。
便是让戚继光一人统领大军。
武人单独领兵,在大明朝已经很少见了。
盖因以往武人领兵,每次都会闹出笑话。
反而是文臣统帅,武人力战的效果不错。
此次戚继光出兵毫无掣肘。
可见皇帝信重。
“只是君恩似海,亦重如山。南塘此战,务必打得干净利落,方能不负圣望啊!”
戚继光的大军一路向东,军容整肃,秋毫无犯。途中倒未遇多少波折,唯有早春时节,气温回暖,冻土消融,致使辽西走廊不少道路变得泥泞难行,大大拖慢了辎重车辆与步卒的行军速度。
好在沿途早有卫所驿站,更设有数十处大小军粮仓储以为接济,后勤尚算有保障。
数日之后,明军大举征伐的消息传至建州腹地。
王杲之子阿台,闻讯大惊,立刻遣使飞奔,联络周边的栋鄂部与王甲部,欲合三部之力,共抗明军。
栋鄂部,其首领王兀堂本就对大明心怀怨怼。
一则因李成梁近年在辽东修筑宽甸六堡,侵占其部游牧之地;二则因辽东互市之中,常有明将依仗权势,强行压低市价,令其部众深感屈辱。
此二者,皆是当年王兀堂愤而响应王杲、起兵反明的诱因。
如今王杲虽死,其子阿台遣使来联,王兀堂念及旧怨新仇,竟是二话不说,当即点起本部人马,慨然应允出兵!
王甲部眼见此二大部落皆已决定共抗明军,自知无法独善其身,也只得倾巢出动。
建州女真诸部,平日虽亦耕种,然其根本仍在山林渔猎。
常年驰骋山林,使得其部众无论老幼,多能开强弓、发劲矢,箭术精湛。
又因其西面、北面皆临近平原,便于获取马匹,故而骑兵亦是其强项。
此番三部为求自保,不敢怠慢,凡家中有马能战之丁壮,几乎尽数征召。
旬日之间,竟聚起了一支六万的人马,其中精锐骑兵占据大半,声势浩大。
若非深山之中粮草筹集不易,其出兵数目,恐还能更多!
戚继光率主力抵达沈阳中卫后,亦不敢怠慢,立刻会同辽东地方官将,从辽东镇兵马中,再行抽调了军士两万——其中骑兵一万,步兵一万,合编入征东大军序列。
辽东自然还有更多的人马,但是还得小心蒙古土蛮部,再加上李成梁又带走了一部分人马,戚继光也只能调这么多人。
之后戚继光又在辽东巡抚周咏的帮助下,征集大量的马骡、民夫,率领五万大军朝着古勒寨前进,此地乃阿台的老巢。
戚继光打算攻其必救,直捣黄龙。
待收到前方斥候的回报,听闻建州三部竟能在如此短时间内,纠集起近六万之众,戚继光也不由露出一丝凝重。
“难怪陛下此次决意要犁庭扫穴!”
他对身旁的监军御史安九域道,“自成化年间至今,近百年矣!这建州女真盘踞辽东深山,日子过得太过安逸,以致坐大,竟能聚此悍众!若再不加以剪除,恐真要成为心腹大患!”
监军御史安九域闻言,亦是点头附和:“戚帅所言极是。建州之地,西有山脉可阻蒙古、海西袭扰;其背又靠长白山天险,可避朝鲜兵锋;山中林密,猎物众多,易于生存。近百年来,又无大的兵燹之灾,部族得以休养生息,人口滋长,其势自然日渐壮大。”
他顿了顿,又道:“不过,终究是乌合之众,打仗又不只是看人多。“
两人话刚说完,便看到远远处,建州女真的精骑窜动。
戚继光望去,抬手一指远处建州精骑,对部下朗声道:“我欲要其头颅,谁为我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