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向天地仙树靠拢

“当我降生,便注定了我天下无敌!”

李易的一句稚子之言,让五人全都色变。

老祖宗愣了下,哈哈大笑,良久才停下:“你可知,天下强者无数,似你这般天命加身者也不少,你那位弟弟也是携带天命而生,你如何自信天下无敌?”

“有老祖宗教导,若不能天下无敌,那便葬在外面山水之间。”李易坚定道。

两世从微末崛起,这一世天胡开局,还不能天下无敌,那一头撞死算求。

“好,今日便与你们讲讲,我们李家和《大日经》。”

老祖宗很是喜爱他的回答。

李家少主,当如此!

不能天下无敌,那便死在外面!

“我们李家先祖,实则与真正的金乌没有血缘关系,而是先祖观摩金乌,开创了《大日经》……”

老祖宗缓缓讲述。

李家的先祖,并非与金乌交合,诞下金乌血脉。

而是机缘巧合,得到了一具金乌尸体,将自己练的半人半金乌,方才有了金乌血脉。

可后来发现,想要修成完整的金乌,难以承受,功法走错了路。

历代先祖不断改良,寻求秘法,终于寻到了扶桑树。

养扶桑树,缔结九金乌,可承受九大金乌之力。

讲到这里,老祖宗又问道:“皆知扶桑树可缔结九大金乌,但真正的扶桑树,可承载十金乌,你们可知为何到了我们是九?”

“是我们扶桑树无法承受么?”一位少年问道。

“我们的法门早已残缺,是法门原因么?”有少女猜测。

李易沉吟道:“第十只金乌,是不是自己?”

老祖微微一笑,越发满意:“不错,第十只金乌正是自身,但天地桎梏,想要将自己化成第十金乌,几乎不可能了。”

“若成了十金乌,会拥有何等伟力?能否突破仙光万丈?”五人询问。

“难说,天地桎梏,想要踏破仙光万丈,晋升更强的境界,得去闯天宫。”

老祖摇头道:“十金乌和天地桎梏没关系,具体如何修成,大日经只提到一句,太阳寂灭,十金乌生。”

“太阳寂灭?”几人面面相觑。

是九只金乌寂灭,还是天上那轮太阳寂灭?

无论哪种,几乎都不可能修成。

“这个问题你们记在心里,若无法领悟,以后传给你们子孙。”老祖呵呵笑道,也不指望他们现在就能想出来:“现在传你们《太阴心经》。”

他们都有资格兼修《太阴心经》,也都饮用太阴玉髓。

当然,体内的太阴之力,远不如李易。

纵使他们年纪更大,但多数都浪费了,比不得他全部吸收。

几人在后山住了下来,跟随老祖宗修行。

李易因为融合《太虚经》,放缓了修炼进度,但饶是如此,依旧在其余人之上。

这就是天命的好处!

晃眼李易十四岁了,他顺利来到仙光境顶峰,即将照破山河。

他感受到了一股危机,源自于天地的劫难。

照破山河,便可突破千年大限,寿元千载,天地阻寿。

李易没有急着修行,他的《太阴心经》只是仙光中期,并不急着晋升。

其余人太阴法,只是仙光初期,但他们却决定突破了。

于他们而言,《太阴法》只是辅助,修不修不重要。

照破山河,便可离开后山,去世间纵横。

他那位天命弟弟也来了,修为远远落后他们,如今只是仙种。

但他修为虽然落后,却也依旧骄傲,认为自己只是生晚了,将来会追赶上李易。

老祖宗让他们自行突破,也没有对他们表现失望,因为老祖宗也是如此。

他也寻到李易:“你为何要坚持,将太阴心经圆满?”

“只想多练一些,天下无敌者,自然要与众不同。”

李易说到这里,想起时光碎片:“我于母亲腹中时,意识已清,曾见一株仙树,枝繁叶茂,那每一片树叶,都是一方天地。”

“世间怎可能有这种树?”

“世间有扶桑树,可缔结金乌,为何不能有仙树,缔结天地?”李易反问。

老祖宗沉默片刻,道:“你想修成那棵树?”

“是,天有日月,我想修成日月。”李易道。

“你可曾想过,大日也是天?”老祖宗思索道:“根据残缺古籍记载,扶桑树大成,大日凌空,赤霞满天,可成大日天。”

“月华照耀天地,是否就能成为太阴天?”李易道:“老祖宗,我想试试,我还有一见,曾有道人,修成了一片灿烂的天,寓意为太平天,可容纳万法,孙儿窥得残卷。”

“你有残卷?皆在你母亲腹中所见?”

“是,那是一块块碎片,如镜子一般,有诸多异象,我谁也不曾言说。”李易道:“我尝试修行,此法可行,完美炼化太阴玉髓。”

他降生便有天光境界,再来一些神异也无妨。

这一世,他拿的是李未央剧本。

但他不会说什么后世之类的,安心当个天生异种就行。

“老祖可助你熔炼此法,但毕竟是残卷,能走到什么地步,老祖不敢保证。”

“多谢老祖,也希望此法对老祖有帮助。”

李易没有保留,将《太虚经》给了老祖宗。

老祖宗细细体悟,也不得不惊叹:“此法甚好,用于基础,远在大日经之上,创功者不凡。”

下一个时代的天下第一,屹立多年,自然不凡。

若非天地限制,太平道人会达到什么境界,谁也不知道。

希望在后世,他依旧能精进,成为一位通天大能。

最好是,能将后续的法门,一并送来给自己。

从此后,老祖宗又请来了几位族中族老,虽然远不如老祖宗年岁大,但也是仙光万丈的强者。

他们都是李家的瑰宝,曾与天命者争锋。

李易跟随他们修行,与他们一同钻研新法,心中叹息,这是仙道最后的灿烂了。

没有人不同意,预想中的老顽固没有出现。

作为走到时代巅峰的存在,他们懂得吸纳精华,弥补自己不足。

以《太虚经》为主,熔炼《大日经》,《太阴心经》,向着天地仙树靠拢。

“想要达成天地仙树,仅凭我们法门还不够,太虚经蕴含的诸多法门,都太过基础,欠缺后续法门。”

一位族老道。

“这些不足,只能等后辈们。”老祖宗看向李易:“你若战败其余天命者,可索取法门,我们这些老东西,却不能插手。”

“孙儿明白。”李易点头道。

天命者争锋,老前辈不得插手,这是历代规矩。

他们需要一位强大的天命者,去撞开天宫,探寻长生。

若是老一辈插手,无法磨砺出最强的天命者,那也只会落的一个死在天宫门前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