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红绡劫——青楼女子的江湖血泪

  • 武侠轶事
  • Luca819
  • 1688字
  • 2025-03-10 14:43:36

我是苏红绡,秦淮河畔醉月楼的头牌。

纱幔低垂的暖阁里,我指尖拨过焦尾琴,看着铜镜中那张被胭脂染得妖冶的脸。三年前我还是苏州知府千金,如今却只能靠这身皮肉,换一口残羹冷炙。

“红绡姑娘,有位贵客点名要听《广陵散》。“龟奴在门外谄笑。

我拢了拢水红薄衫,抱着琴走向天字厢房。推门刹那,龙涎香混着血腥味扑面而来——玄衣男子倚在榻上,腰间绣春刀滴着血,正是三日前在城门口斩了十七名白莲教徒的锦衣卫千户,沈沧澜。

“大人要听哪一段?“我垂眸调弦,瞥见他袖口暗纹的螭龙。

“听说姑娘最擅长的,是《秦王破阵乐》。“他忽然扣住我手腕,指腹摩挲着腕间疤痕,“三年前苏州苏府灭门案,活下来的应该是个十四岁少女。“

琴弦“铮“地崩断,我袖中淬毒的银簪已抵住他咽喉。

三年前的雨夜,我在柴房亲眼看着父亲的头颅滚进泥潭。那个戴着青铜鬼面的男人,用我娘的肚兜擦拭刀上血,笑着说:“苏大人私藏龙骨,该诛九族。“

后来我才知道,所谓龙骨不过是张士诚宝藏的钥匙。而父亲至死护着的檀木匣里,只有半张泛黄的人皮,上面刺着我看不懂的星图。

“沈大人查得这般清楚,“我簪尖刺破他皮肤,“是要送我去诏狱领赏?“

沈沧澜忽然笑了,血珠顺着脖颈滑进衣领:“我要你帮我找齐龙骨,作为交换——“他扯开衣襟,心口赫然是与我腕间一模一样的疤痕,“我替你杀当年戴鬼面之人。“

烛火摇曳,我嗅到他身上若有似无的沉水香。三年前那个雨夜,我在凶手身上闻到过同样的味道。

三更梆响时,我已站在城隍庙地宫。沈沧澜给的半块玉佩,正严丝合缝嵌入神像底座。机关转动声里,暗门轰然开启,露出甬道深处成堆的白骨——每具骸骨心口都钉着截焦黑龙骨。

“红绡,你果然没让我失望。“

沈沧澜的声音在背后响起时,我正握着最后半截龙骨。月光从穹顶裂隙漏下,照亮他手中展开的羊皮卷——正是父亲当年拼死守护的人皮星图。

“多谢你替我集齐九截龙骨。“他刀尖挑起我下巴,“现在该让青龙命格归位了。“

我突然想起昨夜他醉酒时的呓语:“月儿,待我功成,定带你远离这腌臜江湖...“月儿是我在醉月楼的化名,亦是三年前溺死在秦淮河的亲妹闺名。

沈沧澜的刀刺入心口时,我腕间疤痕突然灼痛。鲜血滴落龙骨,地宫骤然震动,穹顶裂隙中透出青光——竟是条鳞爪毕现的苍龙虚影!

“原来你才是真正的青龙宿主!“沈沧澜目眦欲裂。

我趁机拔出藏在发髻中的碎骨簪,狠狠扎进他右眼。他惨叫后退,我夺过龙骨纵身跃入暗河。

冰冷河水中,往事如走马灯掠过:父亲临终前塞给我的半块玉佩,沈沧澜醉酒时温柔擦拭的旧剑穗,还有昨夜他亲手为我画的远山眉...

七日后,我出现在汉王府。

陈天风抚摸着檀木匣中的人皮星图,独眼闪着贪婪的光:“苏姑娘这份投名状,本王收下了。“

我盈盈下拜,袖中滑出淬毒的孔雀簪。三日前我在乱葬岗剖开沈沧澜的尸体时,发现他后颈刺着汉王府暗桩的印记。

“不过有件事要请教王爷,“我笑着逼近,“三年前戴着青铜鬼面屠我满门的人...“簪尖抵住他喉结,“是您,还是您的好儿子朱高煦?“

窗外忽有箭雨破空,我旋身甩出水袖,九截龙骨在袖中结成杀阵。当最后一名死士倒下时,我踩着陈天风的断指拾起人皮星图——上面刺的根本不是星象,而是用鸽血写的《烧饼歌》残篇。

今夜秦淮河格外喧闹,醉月楼新来了位擅弹《广陵散》的姑娘。

我倚在画舫栏杆上,看沈沧澜扮作的富商被引向天字厢房。他腰间玉佩缺了半块,正是我从汉王尸体上割下的那枚。

“月儿...“他推门瞬间僵在原地。

我转身轻笑,发间碎骨簪映着烛火:“沈大人,这首《秦王破阵乐》,是特意为您谱的。“

琴声起时,三十六枚龙骨暗器破空而出。他绣春刀堪堪斩落三十五枚,最后一枚钉入心口——正是三年前我为他补衣时,偷偷绣进内衬的那枚平安扣的位置。

“为什么...“他跪倒在地,血染红衣。

我抚过他惨白的脸:“当年你在我父亲茶里下毒时,可曾问过为什么?“

窗外忽有龙吟震天,九截龙骨在河底结成阵眼。我望着水中自己眉心浮现的青龙纹,终于读懂人皮书上那句话:

“青龙现世日,红绡覆江山。“

河面飘起血雾时,我听见婴儿啼哭。循声望去,柳如是的画舫正在下游,她怀中婴孩胸口青光缭绕。

或许这就是江湖,斩不断理还乱。但至少今夜,醉月楼头牌苏红绡的故事,会成为说书人口中最腥甜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