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此陛下家事也

另外,能够左右此事的不安定因素,也就是现如今的太子妃本尊,李重润也完全考虑到了,李裹儿当然是太子妃最为宠爱的女儿。

但李仙蕙也并不是从别的什么妖精的肚子里爬出来的,还是她韦香儿的女儿嘛。

等于这肥水,终于还是流到了自家的田地里,没有便宜了外人。韦香儿也就还可以容忍一会。

至于,唯一拥有至高话语权的女皇陛下,此时此刻真正的想法,莫要抱有太天真的想法。

女皇陛下那可是鼎鼎有名的政治动物,正常人的情感,当然也是有的,只是不多。

李武联姻是重要的。

但李武联姻的人选是不重要的。

“乖孙儿,说的太好了!”

“太子,太子妃,让仙蕙和延秀成婚,你们两个,意下如何?”

原来,女皇陛下还看到太子妃这么一个人啦!

韦香儿还以为自己变透明了呢!

韦香儿一手拉住李裹儿,一边又给了李显一个眼神,后者立刻心领神会。

“儿臣以为,如此甚好。”

“可是,阿耶……”

“裹儿还小,再等几年也无妨,润儿说的有道理,自突厥返回来,延秀的婚事也是耽搁多时了,确实该抓点紧。”

这个小子!

他居然还敢给朕扎针!

看来,还是教育的不够!

还要继续上强度!

果然是不到黄河心不死,毫无疑问,李显的这句话,就是在贬低武延秀。

原来,你还藏着这一面呢!

李重润也算是开了眼界。

武延秀的婚期为什么会耽搁?

好端端的周王之子,女皇陛下亲亲的侄孙儿,怎么会沦落为大龄单身浪荡男青年呢?

还不都是因为被突厥给退货了吗?

你以为的退货,突厥首领大手一挥,就把武延秀原样退回。

事实上的退货,退回以后,武延秀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想回就回了,而是在突厥和大唐相交接的边镇,足足停留了有一年之久。

突厥想退货,那女皇陛下的脾气也不是吹的,想退就退啊!

人都给你送去了,我武周的面子还要不要了?

不收!

坚决不收!

于是,一边不要,一边又不收。

能歌善舞,风流倜傥的贵公子武延秀,居然就在两边都不接收的情况下,被迫在使者的陪伴下,一直无奈滞留在边镇。

又过了许久,眼看着,突厥真的是一点面子也不给,送亲无望,武媚娘才不得已把武延秀给接了回来。

这件事,本来就是女皇陛下武周王朝辉煌历史(自我设想版)之中的巨大败笔。

特大丑闻。

武媚娘对武延秀百般纵容,多多留情,也是想要抬高武延秀的身价,不想让人再提起当年的旧事。

结果,李显的一句话,就让女皇陛下所有的努力,全都付诸东流!

武媚娘带着狞笑,咬着没牙的嘴唇,还满意的点了点头。

“那众位爱卿呢?”

“可赞成这一对佳配?”

武媚娘带着滔天的愤怒,转身过来,虽是面向一众大臣,然而,她的目标只有一个。

锐利的眼神稍稍接触,那人就立刻明白了自己的使命。

缓缓出列。

深深欠身:“老臣以为,太子之女和周王之子,自是天作之合,周王新丧,若是延秀能够有个好姻缘,也算是慰藉他的在天之灵了。”

好你个浓眉大眼的狄仁杰!

拍马屁的功夫这么强,为什么不传授几招?

给我找的又是个什么师傅?

就裴粹那样的精神不正常者吗?

狄阁老说完,身旁的几位老臣也瞬间就露出了钦佩的神色,姜到底还是老的辣。

我们还差得远……

所以就更要努力了。

这样才能早日当上阁老啊!

“诸位呢?”

虽然都知道是走个形式,但有的时候,这个形式也确实是非走不可,武媚娘看向众人,示意他们可以讲话。

但事已至此,还能有什么好说的?

李仙蕙和武延秀成亲,这可是李家人自己主动送上去的,而这个提议的人,还是李显的儿子李重润,也就是李仙蕙的亲哥哥。

他们自家人都觉得没问题,我们这帮子老汉,还跟着瞎掺和什么?

多少年了……

若是细数起来,从李世民的时代开始,李唐的忠臣们就在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皇族的家事当中。

一会支持A,一会支持B,然而,他们又得到了什么好处?

失败者自然是一串被牵连,而成功者呢?又得到了什么好处?

远的不说,就说近的,咱天皇李治的亲舅舅,一手把他扶持上位的长孙无忌,定鼎大唐的开国功臣,李治他爹最信任的大舅哥,最后的下场,又是什么样的?

对于长孙无忌来说,当年,李治成功当上了太子,他必定是志得意满,认为日后,这朝堂之上就再也没有敢和他抗衡的大臣。

异己势力。

虽然,从血缘关系上来讲,李承乾和李泰他们,和李治都没有任何区别,都是长孙太尉的外甥。

然而,这些都只是表面现象,真实的情况是什么样子的呢?

当然是长孙太尉的小算盘敲的准了!

李承乾和李泰,他们两个在长孙看来,都太过强势,太有心计了,而且,这两个人,一个呢,是自居嫡长,具有天然的优势。

只要是李承乾登基为帝,必定是群臣拥护,没有二话。

而李泰呢?

这个沽名钓誉之徒,他太会了……

这么多年,仗着李世民对自己的宠爱,积极的扩充势力,又有头脑,还口碑良好,注重维护自身形象。

这样的一个人,若是当上了皇帝,就更加不会拿长孙无忌这个舅舅当回事了。

长孙太尉就可以直接回家赋闲了。

正是因为对前两个外甥都不满意,长孙才利用李承乾和李泰的矛盾,成功的把他们两个都踢出局,把长孙皇后这个最小的儿子扶上了太子之位。

按理来说,立谁当太子,这妥妥的属于帝王家事,群臣可以提意见,但绝对不能过分。

而作为皇帝本尊,拥有册立太子权力的李世民呢,若是换个人对他这样说,对皇子挑三拣四,他必定会降下天罚,嗤之以鼻。

但是,有些人就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