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殿下,这九千人的部队,光是每月的饷银,就得两万两啊!”
曾柏一脸认真地说道:“咱们魏国,百姓不过十多万,差不多是五户养一个兵,这负担着实不轻。”
“穷兵黩武”这四个字,曾柏虽未明言,但徐炜心里明白他的意思。
兴汉军每月饷银二两,土著辅军每月一两,海军白人每月两英镑,如此算下来,每月总计两万两,一年就是二十四万两,折合七万两千英镑。
许多兵马都是下半年扩招的,所以目前支出才不过五万英镑。
实际上,徐炜还让阿萨姆公司从印度采购了五千杆燧发枪、三千杆火绳枪,以及二十门在克里米亚战争中表现出色的拿破仑炮。
虽说这些军备都是二手货,但还是花了两万英镑,几乎把印度那边能买的都买光了。
考虑到朝廷财政支出困难,这笔钱还是徐炜从内库中拿出来的。
因为当时印度大起义爆发了。
“殿下圣明!”哈恩赶忙恭维道,“提前把东印度公司的旧枪械买光,要是等暴民起事,哪还能买到这么划算的枪炮?”
“是啊!”徐灿也跟着感叹,“五月的印度军乱,谁能料到会蔓延到整个印度呢?”
徐炜感慨道:“克里米亚战争刚结束,东方中国那边的战事还在继续,英军同时还在波斯进行武装干涉。”
“也只有英国能应付得过来,换其他国家可吃不消。”
这三场战争,让英国耗费了大量军力,导致印度半岛的英军数量极少,大多靠印度仆从军镇压各地,这才给了起义可乘之机。
“不过,印度暴乱起来,火枪还是能卖出去的。”徐炜饶有兴致地说,“东印度公司又不是政府。”
虽然印度处于战乱,但阿萨姆公司依旧能买到旧武器,印度各地的专员们卖得十分起劲。
反正镇压是东印度公司的事,和专员们有什么关系呢?
甚至,这些专员还故意收缴仆从军的枪支拿去卖,既能赚钱又能防止仆从军造反,可谓一举两得。
日不落帝国在十九世纪独霸全球,可不是吹的。
徐炜能打下沙捞越,一方面是英国精力分散,另一方面是布鲁克那小子得罪过议会,被盯上了。
最后,自然是他很识趣地交了保护费。
魏国不过弹丸之地,在庞大的满清面前,根本微不足道。
不过,曾柏可没被转移话题,依旧坚持道:“要是内库不支持,恐怕就算把府库掏空,也养不起兴汉军啊!”
面对曾柏的执着,徐炜笑了笑,没有直接回应,而是转头问白人阁老哈恩:“要是有贼人趁你离家时入室偷窃,还打伤了你的家人,你会怎么做?”
哈恩愣了一下,如实回答:“那肯定是要抓住贼人报仇。”
“要是不彻底解决,恐怕我家都要成贼窝了。”
“哈哈哈,没错!”徐炜笑着,然后对曾柏说,“我这九千人看着多,真打起仗来,到处都要防守,反而还不够用。”
“大王是打算攻打文莱?”徐灿突然抬起头,直接问道。
“你怎么知道的?”
徐灿摊开手解释:“兰芳离咱们太远,中间隔着大片穷山恶水。
而得罪咱们的,只有三发苏丹国和文莱。三发背后有荷兰人撑腰,荷属东印度实力强大,在南洋一带算是霸主,咱们惹不起。
这样一来,就只剩下文莱这个软柿子了。”
“吾弟长进了!”徐炜夸赞道,“没错,就是文莱。今年,它就是我魏国的目标。”
出兵文莱这事,他本打算往后放一放,至少等过完年再说。但既然时机已到,索性就直接说了出来。
这番话,让哈恩和曾柏颇为惊讶。
曾柏站起身,神色凝重地说:“大王,魏国根基刚刚建立,为何这么急着出兵呢?臣有信心,只要两三年,咱们超过兰芳都有可能,何必急于一时?”
哈恩也连忙点头:“是啊,魏国才刚起步,目前最关键的是发展,而不是打仗。”
徐炜对这些话没有表态,而是问自己的弟弟:“你怎么看?”
徐灿看了眼两位辅臣,略微犹豫后,干脆利落地说:“我觉得打文莱比发展更重要。”
听到这话,徐炜笑了。
这个弟弟虽然倾向发展,但却无条件支持自己,这让他很是欣慰。
看着三双充满疑惑的眼睛,徐炜不紧不慢地解释道:“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荷兰人不会给我们时间发展壮大。或者说,荷兰人不会容忍一个比兰芳还大且不受他们控制的国家,在婆罗洲存在。”
荷兰和英国比起来,国力更弱,荷属东印度地区是他们最大的殖民地,就如同印度对于英国一样,是他们的禁脔,绝不容许他国染指。
也因为国力弱,所以在公司之战后,荷兰人对兰芳采取了温水煮青蛙的策略。
但要是魏国国力变强,等出兵文莱时,荷兰人不仅会鼓动三发、兰芳出兵,甚至可能会亲自出手,一举灭掉魏国。
所以,徐炜要打他们个出其不意。
徐炜继续说道:“其二,就是移民问题。汉人太少,需要移民来平衡土著,稳固国基。但就算每户给十亩、二十亩地,咱们魏国能拿出多少呢?这个月两千人,下个月或许三千人。”
徐炜直接看向曾柏:“还需要多少汉人,魏国才能彻底安稳?”
曾柏犹豫了一下:“目前汉人只有两万九千人,至少还需要五六万人,才能达到平衡。”
“五万人呐!”徐炜感叹道,“魏国哪有那么多土地安置他们?总不能都去采矿吧?更别说,这里面有那么多光棍要娶妻,我上哪给他们找女人?难道还要逼反土著?”
这番反问,让众人陷入沉默。
要土地,打文莱;要女人,打文莱;要物资,还是打文莱……
似乎只要打下文莱,所有困难都能迎刃而解。
徐炜握紧拳头,冷冷地说:“吞并文莱后,荷兰人对咱们就会从觊觎变为忌惮,不敢轻易动手。到那时,才是咱们发展的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