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公署内,姬信阅读着消息,同时计算着。司马公署的官员们不时各种凑近,看着司马姬信在手边的沙盘画了那些奇怪的符号。看了一阵后,看不出名堂,只能悻悻而去。
姬丰不时走到姬信身边看一阵,心中迷惑越来越大。姬信在从司马公署得到这些数据后,先是记录下来,接着就搞了这么一个沙盘,开始不停地写写画画。
以姬丰的经验来看,一般这么装神弄鬼的家伙,嘴上会嘀嘀咕咕。姬信却始终沉默不语,既不在意别人看,也没有和人交流的意思。
姬丰也不知道是第一次无奈离开,心中却越来越好奇。以姬丰的判断,既然姬信司马这些天先就这些数据一一问过司马公署的人,确定了数据来自哪里,这才开始计算。
这些数据定然与司马的公务有关!
获得这些信息的确是司马的权责,但是姬信搞得这么认真,让姬丰与司马公署内的老官员们感觉姬信怎么看都不像是善茬。
姬信的确感受到了这些官员们的迷惑。向官员搜集信息是由姬信完成的,此时的姬信正在意识的黑暗中等着王浩然计算出最后的数字。思考了一阵自己的事情后,姬信忍不住问道:“鬼君,这些官员为什么这么害怕。会不会是他们在哪里骗我?”
如果是对别的人,姬信说不出这样直白的担心。但是面对王浩然,姬信就非常安心。
王浩然并不感到奇怪,姬信顶多是懦弱些,纨绔些,不在意争夺利益,不懂得使用公权力为自己牟利。但姬信不仅不傻。反倒有着非常敏锐的直觉。
此时因为操纵着姬信的身体,身体带来的不适感让王浩然很累。王浩然索性把意识进行了交换,然后答道:“你去休息一下。”
姬信突然掌握了身体,猛然觉得自己非常需要如厕。再看那些沙盘上,写了大量他不懂的数字,便起身而去。
等姬信一走,那些官员们,包括姬丰都过来围着沙盘仔细打量。姬丰问道:“诸君可知司马在做什么?”
官员们都摇头,无一人回答。姬信只觉得心烦意乱,只想一脚踹翻这沙盘。但这是在司马公署,人多眼杂。姬丰真的不好下手。
所以姬丰突然就对着一名官员发作起来,“汝知道吗?”
官员比司马的职务低了三级,见副司马恶狠狠地看着自己,登时吓得后退一步,小心地答道:“司马,吾不知。”
姬丰脸色更加难看起来,他转身走到了这名官员背后方向。官员下意识地跟着姬丰的位置转动身体。等他背对沙盘的时候,姬丰突然一声大喝:“汝骗吾!”
官员见姬丰这么生气,而且姬丰也是在战场上出生入死多次,那股子杀气真不是装出来的。把这官员惊得连退两步,不小心踩到背后沙盘的边缘,脚一滑,整个人倒在沙盘上。大量的计算数字全都被倒地的官员身体压得看不出来。
姬丰一看小手段得逞,当即就怒骂道:“汝竟敢弄坏司马的沙盘!”骂完,作势要打。
这下,官员挣扎着要起身,几下大动作,沙盘上的所有数字全部被折腾得看不出来。
司马公署官员中不少人都看出了姬丰的把戏,虽然不少人心中很不以为然,却也没有说什么。两位司马之间的龃龉,轮不到这些官员插嘴。
有些人看向姬信离开的方向,猜测着姬信回来之后是个什么反应。更有人对此非常有兴趣,心中高喊着“打起来!打起来!”
此时姬信正在不解地询问王浩然,砂盘上的符号到底是什么。王浩然作势懒得解释。
商周时代的确有了加减法,以及对于自然数行列摆放后形成的类似后世乘法的概念。但是像九九乘法表,进位制等基本算法,在这个时代还没有完全成型。因为平时也用不到这么复杂的大规模计算。
总的来说,这时代或许有少数数学天才,有很多天才的直觉。不过整个社会的数学水平,远没有达到21世纪小学数学的水平。
王浩然使用了阿拉伯数字,其中更用上了“0”的概念。就算是讲给姬信,姬信也听不明白。更何况王浩然根本不想让姬信知道这些知识体系。
“姬信,你还记得那些村子的人口组成吗?”王浩然问。
姬信此时方便完,他浑身舒适地回想起王浩然说的内容。所谓村子的人口组成,那是他与王浩然将大周跑了一圈的事情。姬信自然没能跑遍大周的所有的村落,但是每经过一个村落,姬信司马就会以司马身份,要求村里的长老,将村子中人口的组成讲述一遍。
包括,村子成立了多久,在成立后,何时进行过族人分家。村里18岁以下的男性与女性数量,18-35岁的男性与女性数量。35岁以上的男性和女性数量。
这些数字太多,姬信根本没有记住几个。只是王浩然将数字记录下来,却也不知道要做什么。
“鬼君。那些村子有什么奇怪的?”姬信问。
“我写写画画的,也就是对对账。”王浩然答道。
“是为了征兵么?”姬信立刻回想起自己司马的职务。
“是。不过征兵标准要变一变。”王浩然答道。随即提出了几个最简单的要求,包括家中的兄弟情况,以及不能有扁平足等要求。
姬信完全能理解这些,连忙记在心里。
又在外面溜达了一阵,姬信觉得完全记清楚了王浩然的要求,这才回到公署大厅。
没进公署大厅,姬信就感觉很不对劲。等走进去,就见那些官员们个个低下头,不敢看姬信。姬丰已经指着一名官员,向姬信诉说这位官员破坏了姬信写画的内容。
姬信一时无语,他虽然知道王浩然能够听到这些话,却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
就在姬信愣神之际,姬丰已经凑上来笑道:“不知司马为何要如此做,可否向吾讲述。吾愿帮司马一起做。”
姬信继续沉默。因为他没办法临时编造出一个他自己也不知道的事情。
姬丰见姬信居然沉默不语,只觉得姬信这厮果然是蔫坏。不哼不哈的,也不知道心里面在谋划什么。
王浩然对大周内部的破事没啥兴趣,他对姬信命道:“告诉姬丰,不必了。还有,不用训斥那位官员。”
姬丰听完,只能讪讪地干笑两声,从姬信面前走开。
王浩然是计算完了一个阶段后,将数字记下,这才起身离开。沙盘上计算内容本就无用,此时他让姬信命令“弄乱了沙盘”的官员过来,将沙盘再次恢复平整。
官员被吓得不轻,以为自己肯定要被当作替罪羊。可对方是副司马姬丰,官员也告不赢姬丰。只能惴惴不安地答了一句,“是。”就小心翼翼地开始将沙盘恢复平整。
干完后,官员以为姬信要发作了。却没想到,司马姬信只是一声不吭地坐到沙盘旁边,拿起木棍继续开始写写画画。
王浩然着实没空搭理那些破事。对大周的兵力征召情况进行统计,虽然计算的方式简单,但是计算量非常大。
大周并不具备21世纪的新中国能够把人口统计,几乎精确到人的能力。那就只能靠抽样来估算了。
姬信刚当上司马后,王浩然要求姬信道地方上去,这个路线是尽可能精心设计过。所途经的村落,都是不同地形,不同地区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村落。
根据村落的人口年龄分布,村落建成,分家时间。制定各种计算标准。
有了标准之后,再根据司马公署里面得到的大周全国范围内的村落报告,调整估算标准。
最终,就可以开始进行估算了。
这一忙,就忙到了天色昏暗。王浩然完成了一个大概的分类。将数字抄写下来,放进怀里。王浩然抬头看去,却见官员们都在暮色的阴影中看着自己。
看到众人精疲力竭的模样,王浩然觉得好笑。作为21世纪青年,就算没有996过,好歹也在学习期间经历过很多不眠的游戏之夜。此时的时间大概是下午5点多,大家早上9点多才到。这点工作时间简直是朝九晚五的完美公务员时间。
站起身,王浩然挥了挥手,说了句“散了!”便将身体交还给姬信。
姬信掌握了身体后,本想说几句客套话。话没出口,就觉得脑子一晕,差点又跌坐在地上。强行撑住身体,姬信快步离开司马公署,向着司马府走去。
走出去好一段路,这才觉得身体好些。姬信忍不住问道:“鬼君,我要去骑马。”
“嗯。去吧。”王浩然应道。
很快,姬信司马骑着马开始往城外去,准备跑几圈马,恢复一下精神。
姬丰看着其他官员也都离开了,他回到沙盘前。看着又是整整一盘的数字,姬丰又想把字迹全部破坏掉。但是回想下午的时光,姬信自己都多次将沙盘复原,想来留在这里的并无用处。
恨恨地在沙盘上踩了一脚,姬丰无奈地离开了。回家的路上,姬丰发现自己又算错了姬信。本以为姬信很有可能不会到司马公署办公,然而姬信却来了。
又因为姬信办公的时候,会对着其他官员问东问西,然后提出很多愚蠢的看法。然而姬信只是问,却什么都不说。
再以为破坏了姬信的沙盘,姬信就会因为前功尽弃而勃然大怒,甚至拿司马公署官员出气。然而姬信竟然不以为然,还继续按照他那套鬼画符继续搞。
姬丰背着手,心里面百感交集,却生出了一个极大的疑问。姬信啊!姬信!你倒是真的会打仗,还是真的很会装呢?
姬信真的很不会装。他在镐京城外跑了三圈马,才感觉身体终于活泛起来。在天黑时候回到家,就闻到了馒头的味道。
咕咕咕的,姬信的肚子鸣叫起来。他赶紧借着炉火的火光,坐在桌边吃了起来。馒头,腌菜,豆酱,小米粥,一个鸡腿。
不管是哪个时代,有着稳定收入的光棍,在吃的方面都不差。
这顿饭吃下肚,姬信觉得自己终于活了过来。他用鸡腿上那根细骨头剔着牙,笑道:“鬼君,你说的鸡蛋需要呼吸,若是真的,孵小鸡可就容易多了。”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就开始人工孵蛋。不过因为时代的缘故,大家并不知道鸡蛋是不是受精卵,以及孵蛋的时候,得给鸡蛋提供氧气。所以孵化率很低。
王浩然觉得这时代的人民真可怜,忍不住就把一些孵蛋技术要点告诉姬信,让姬信尝试。如果尝试成功,这就是献给周王姬发的贡品。
如果没成功,那就继续尝试。对于大周司马姬信,一天浪费一个鸡蛋,完全在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
听姬信这家伙还能想起此事,王浩然叹道:“对于人民来说,衣食住行,是基本需求。所谓珍贵之物,指的就是这些。”
姬信深以为然。他为了准备招待姜子牙的饭菜,原本是做好了豁出了半年收入的准备。毕竟,姜子牙身为太师,年轻的时候又在殷都长大,还当过大商的官员。壮年时代又走南闯北,什么没吃过,什么没见过。想让姜子牙满意,已经超出了姬信的想象之外。
然而不那么珍贵的鸡和牛肉,不珍贵的豆酱,腌菜,常见的小米,以及不被人待见的麦子,经过王浩然的加工,不仅让太师姜子牙无比满意,甚至惊动了大王姬发。馒头还成了贡品。
这还仅仅是“衣食住行”中的“食”而已。至于王浩然开发的双辕车,此时已经在大周镐京普及,并且大量投入军粮运输上。过去两年的战争,若是没有一匹牲口就能够拉动的双辕车在官道上往来,姬信是没办法想象自己要如何率领大军与商军对峙。
而且在对峙中,姬信早就发现,大商也已经完成了使用双辕车进行运输。
也就是说,王浩然的判断是正确的。三花娘娘的确从另外一位鬼君那里得到了帮助,才让大商具备了强大的后勤保障与战争能力。
想到这里,姬信试探道:“鬼君,衣食住行,这衣和住,可否有好办法?”
等了好一阵,王浩然一言不发。姬信无奈地叹息一声,拖着疲惫的身体睡觉去了。姬信着实理解不了,为什么只是在司马公署待了一天,也没见干什么,居然能够疲惫到如此程度。
王浩然此时心中想的都是计算出的阶段性结果。大周完全有能力选拔8万18-35岁的成年男子。但是如何弥补4万精锐常年训练造成的劳动力空缺,光靠几十件铁犁可做不到。
要想有成果,铁犁数量好歹得有1000件,才能起到真正的效果。
但想到如此规模的铁器普及,王浩然忍不住想冷笑。封建制度的掘墓人到底是谁,这个可以商榷。但是铁犁是真的给商周建立的封建制挖好了墓坑,这是毫无疑问的。
也就是说,开始搞铁器的三花娘娘,很可能没能从历史系毕业生陈媛媛那里得到这个知识点。
那么……陈媛媛到底对三花说过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