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案发

接到食堂管理员张美娟打来的电话时,林业局局长王海峰正在家里午休。

“王局长,不好啦!出大事了!”电话里传来张美娟紧张而又急促的声音。

王海峰揉了揉睡眼惺忪的眼睛,懒洋洋地问:“出了什么大不了的事呀?一惊一乍的。”

“不得了,出大事啦!员工……有二十多名员工……在食堂吃了中饭后,全部生病了。现在……现在已经送到医院来了。炊事员张福顺病得比较严重,已经推进了抢救室,还不知道能不能活过来呢……局长,你快来看看吧!”因事发突然,张美娟紧张得语气有些颤抖。

“啊?!怎么会这样?真是活见鬼了。是有人搞破坏吗?”王海峰“倏”的一下从沙发上弹跳起来,睡意全消。

“不知道呀。看样子好像是吃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什么?吃了不干净的东西?这真是活见鬼了。我马上过去!”

挂断电话,王海峰心急火燎地往县人民医院赶。

王海峰刚刚赶到医院门口,就得知张福顺因抢救无效死亡了。他顿时天旋地转,三步并作两步地冲进医院。

在医院大厅和走廊上,摆满了临时搭建的简易病床。

所谓简易病床,实际上就是在地上铺一块一次性中单,再往上面铺一床被子,搁一个枕头,让病人躺在上面。

只有几个看上去昏迷的病人,被安排躺在带轮子的铁制病床上。

生病的员工共有二十多人。他们有的躺在病床上打点滴,有的爬在床头不停地呕吐,还有的一手提着裤子、一手高举着输液瓶,颤颤巍巍、踉踉跄跄地往厕所来回跑,样子狼狈不堪。

看到王海峰来了,医院院长刘国贤急忙跑过来打招呼。

“王局长,你总算来了,我都快招架不住了。”

“刘院长,麻烦你了!现在情况怎么样了?”

“唉!情况很糟糕呀!生病的人有二三十个,全是你们单位上的员工。”

“嗯。你说怎么会这样?”

“谁知道呢。据我分析,有可能是集体食物中毒吧。”

“真是活见鬼了。好端端的,怎么会食物中毒呢?”

“我猜测呀,有可能是大家在一起吃了有毒的食物,所以就一起中毒了。”

“有毒的食物?哪里来的有毒食物?真是活见鬼了。”王海峰嘟囔了一句,沉下了脸说:“呃!我说老兄呀,你怎么把病人都扔在大厅里和走廊上呢?为什么不把他们安排到病房里去?是怕林业局付不起钱吗?”王海峰指着地上横七竖八躺着的病人,有些生气地说。

“哎呀!你误会了。你又不是不知道,医院里的床位本来就不多,一下子突然来了这么多病人,哪里安排得过来呀?所以只好在走廊上和大厅里临时安置病床了。等新盖的医院启用后搬过去就好了。”刘院长解释道。

“原来是这样。看来我还得要谢谢你了!”王海峰嘴里说着感谢的话,心里面多少还是有些不痛快。

“哪里话,这是我应该做的。”刘国贤当然听得出王海峰的话外之音了,但他也就揣着明白装糊涂。

“刘院长,你是这方面的行家。看这些病人的症状,你觉得像是吃了什么东西中的毒呢?”

“病人的症状基本上是头痛、头晕、呕吐、腹泻,有的嘴唇、指尖变紫色。在我的印象中,能形成这种症状的中毒,因素有很多,既有毒物方面的中毒,也有药物方面的中毒。我琢磨着吧,要么是生吃了何首乌中毒,要么就是食用附片过量中毒,或者是生吃荷兰豆中毒,当然,也有可能是有机磷农药中毒,等等。不过我是学病理学的,不懂法医学,具体的我也说不清楚。”

“何首乌和附片不都是补药吗,怎么会中毒呢?”王海峰有些奇怪地问。

“对,何首乌和附片都是中草药,营养价值非常高。但是,如果何首乌生吃,便会中毒,会导致肝功能衰竭。附片中含有乌头碱,如果过量食用也会中毒,甚至会中毒身亡。”刘国贤解释道。

“哦,原来这么复杂呀?!看来这个问题只有等公安法医来解决了。刘院长,你还是陪我去看看病人吧?”王海峰摇了摇头说。

“好的。”

刘国贤领着王海峰先是到太平间,看了看张福顺的尸体。

张福顺的尸体上盖了一块白布。刘国贤走过去,一边掀开白布,一边说:“你看,死者全身都成了青紫色。这是典型的中毒症状呀。”

王海峰站在旁边,探着身子瞧了瞧,然后点点头说:“嗯,还真是这样。”

离开太平间,他们逐个床位探望了其他病人。

生了病的员工有的爬在床头呕吐,有的躺在床上呻吟。一些病情较轻的员工,则比比画画地向医生介绍他们中午所吃的饭菜和生病的经过。

据员工们介绍,中午食堂里一共烧了三个菜:一个清炒苦瓜,一个红烧草鱼,一个辣椒炒腊猪肉。汤是紫菜鸡蛋汤。

听了病人们的介绍,富有经验的刘国贤院长分析说:“王局长,从病人介绍的情况来看,我分析员工们可能是吃了腊猪肉中毒。”

“为什么?”王海峰不解地问。

“因为腊猪肉里含有过量的亚硝酸盐啦!”

“亚硝酸盐?亚硝酸盐不就是传说中的‘工业盐’吗?”王海峰惊讶地问。

“是的!由于它有毒,所以老百姓又称它为‘毒盐’。”

“这就奇怪了,腊肉里怎么会有这种鬼东西?真是活见鬼了。”

“这不奇怪,有些人在制作腊肉过程中,会使用亚硝酸盐来保鲜。如果用量太大,便会导致人食用后中毒,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刘国贤院长的说法,立即遭到了食堂管理员张美娟的强烈反对。

“咦!不对吧!食堂里又不是第一次买腊猪肉吃,怎么以前就没有人中毒?再说了,腊猪肉是从超市里买来的,超市里的食品,肯定是符合食品卫生安全标准的,怎么会有毒呢!”张美娟因为激动而涨红了脸。

“你先别急,让我问你一个问题,这些菜是不是今天烧的?”刘院长盯着张美娟的眼睛问。

“当然喽!都是今天早上买来的新鲜菜,上午烧的。绝对没有隔夜菜。”张美娟理直气壮地回答。

“这就对了嘛!”刘国贤院长点着头说,“大凡食物中毒,如果排除了其他的可能性,通常就只有两种情形,一种是腐败变质的食物会产生亚硝酸盐,人吃后会中毒;另一种是生产厂家在制作加工腊肉制品过程中,为了防止新鲜猪肉腐败变质,一般都会限量地使用亚硝酸盐。如果使用不当、用量过高的话,人吃了后就会中毒,甚至会造成中毒死亡。你刚才说这些菜都是今天早上买的,上午烧的,中午吃的,因此,就可以排除隔夜食物腐败变质后导致人食用中毒。既然这种情形排除了,那么就只剩下一种可能性了,那就是亚硝酸盐来自腊猪肉。”

“你们不要争了,其实还有其他的可能性的。比如说,有些缺德的菜农,在种菜过程中,给蔬菜洒上了剧毒的农药,如果炊事员在烧炒前没有将农药残留物清洗干净的话,有时候也会导致人吃了中毒,甚至会造成中毒死亡。又比如,有一些有毒的植物混在蔬菜中,如果清洗时没有发现,而将其一锅炒的话,人吃了也会中毒。像这样的事情,我们在网络上经常能够看得到。现在情况还不明确,我们不要胡乱猜测、妄下结论。”

王海峰和刘国贤一边察看病人情况,一边给病人做着安抚工作。走走停停,就来到了走廊上。王海峰问:“刘院长,现在其他病人的病情都稳定了吧?”

“哦,都稳定了。不过还有一个病人还在昏迷中。”

“那赶快带我去看看。”

“好的,请这边走。”

走廊尽头有一张铁制病床,床上躺着一名身材瘦弱的女病人。

王海峰和刘国贤来到这名女病人的床边,发现她还处于昏迷状态。刘国贤一边用手背触摸着病人的额头,一边给王海峰介绍:“除了张福顺死亡以外,其他病人的病情都基本上得到了控制。有几个昏迷和半昏迷的病人都陆陆续续地苏醒过来了,只有这个病人,还一直处于昏迷之中。不过你放心,她的血压、体温和脉搏都还正常,应该很快就会苏醒过来。”

“她叫谢雨农,是我们局里的合同工。可能是她中午吃的东西多了一些,中的毒也就重一些,所以到现在还没有苏醒过来。”张美娟在旁边插进来介绍说,“不过不要紧,医生说了,她已经脱离了生命危险,很快就会醒过来的。”

望着昏迷中的谢雨农,王海峰心情感到无比的沉重。已经死掉一个了,千万不能再死了,要是再死人的话,那就真是无法收拾这个烂摊子了。

王海峰是军人出身,曾在某部炮兵团服役,任过副团长。转业后分配到宁溪县林业局工作。他一米八的个子,长得魁梧高大,说起话来瓮声瓮气的,就像打炮一样。走起路来风风火火,步幅忒大。与人交谈时,总喜欢带一句“真是活见鬼了”的口头禅。

王海峰一边叮嘱医生,要不惜一切代价全力抢救病人,一边掏出手机,分别给公安局、卫生局疾控中心和环境保护局打电话,通报中毒事件。

王海峰在心里寻思着:“食堂里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作为一局之长,自己当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应当主动向有关部门报告,请求有关部门派人来协助处理。要不然的话,自己又如何来面对眼前这个局面呢。”

王海峰刚打完电话,便听到身后有一个虚弱的声音在说:“医生……医生……你们哪位是医生?快……快去救救我娘呀!我娘也吃了食堂里的饭菜,怕是也生病了吧?!”

原来是谢雨农已经苏醒过来了,说是她中午从食堂里帮母亲买了饭菜回去吃,担心老人家也可能生病了。

“你娘现在在哪里?”刘院长问。

“在……在我家里。你们快……快去救救她吧!”谢雨农的声音显得有些颤抖,脸上挂满了担忧和不安的表情。

“你家在哪里?”王海峰问。

“永乐大桥,北桥头,翠湖小区,2栋1单元501室。”谢雨农一边说,一边哆哆嗦嗦地从裤口袋里掏出家里的钥匙。

救命如救火。事不宜迟,王海峰接过钥匙,瓮声瓮气地说了一句口头语“真是活见鬼了”,便带领几名医生,以最快的速度赶往翠湖小区谢雨农的家里。

然而,一切都晚矣!

当王海峰一行匆匆忙忙地赶到时,看到的竟是一具已经开始僵硬的尸体。老人家早已命归黄泉了。

望着老太婆的尸体,王海峰终于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忍不住掩面哭泣起来,哽咽着说:“我的天啦!两条人命啦!这怎么得了呀?真是活见鬼了啊!”

王海峰擤了一把鼻涕,然后掏出手机打“110”,再次向公安局通报新的案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