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文学
更新时间:2022-04-13 14:40:42 最新章节:第20章 谈翻译
书籍简介
《谈文学》一书收录了朱光潜先生在抗战后期所撰写的十九篇关于文学的文章,皆为多年“学习文艺的甘苦之言”,从文学趣味到布局安排,从内容风格到翻译技巧,详尽探讨了文学作品的内容、形式、表现、体裁、风格等问题。本书也是专门写给青少年朋友的文学启蒙读本。作者以其亲身体验为模版,平易而自然地引领读者们走进文学的堂奥,以培养一种纯正的文学趣味,习得文学大师体验人生百态的眼光和同情,从而“快乐地发现我们的渺小的心灵和伟大的心灵也有共通之点”。
品牌:译林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0-10-01 00:00:00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译林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收录了48篇北大毕业生发言稿,根据发言稿主题内容、学生的个人经历和毕业去向等,分为“问少年心事”“用青春完成作业”“眼底未名水”“胸中黄河月”四个篇章,从不同角度感受北大的精神,教育的魅力。文学7.3万字
- 会员本书是第八届广西网络文学大赛获奖作品选集,精选了第八届广西网络文学大赛小说、散文、剧本类的部分获奖作品。这些作品围绕“擘画‘十四五’宏伟蓝图,放飞新时代青春梦想”这一主题,反映了人民群众向上向善的精神面貌及新时代青年踔厉奋发的青春风采,如长篇小说《未来之城》畅想了未来科技世界的巨大变化;散文《分水岭》描摹了平陆运河的历史变迁;网络剧剧本《药王残卷》突显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呼吁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等等文学19.8万字
- 会员《鲁迅杂文集》精选鲁迅先生1918年至1936年杂文写作经典篇目。杂文是鲁迅创作中,最重要的一个文种。鲁迅写作的杂文内容丰富,语言犀利,而思想深刻,时时能启发人的心智。选篇包含《论雷峰塔的倒掉》《灯下漫笔》《纪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纪念》等耳熟能详的名篇,也收入《生命的路》《导师》《小杂感》《女吊》等脍炙人口的杂文。本次出版,加入裘沙王伟君的插画,两位先生一生画鲁迅先生的作品,且在国内外办展,有文学22.2万字
- 会员受到《艺文类聚》等中国古代类书的启发,本书以并列式四字成语为专题形成章,共十四章,章下分节,以四字诗词名句为节标题。以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为主,文论摘录、拓展阅读则兼顾古今中外,推荐书目注重常见易得和最新版本,思考问题强调日常生活和真实体验;打破传统文学作品选按时序、分文体的体例,以专题形式展开,更好地突出问题意识;对以诗、文、词、曲为主的选篇方式进行补充,增加小说、史书以及被忽视的特殊有意味的形式和文学35.8万字
- 会员藏传佛教文化不等于藏族文化,但藏传佛教文化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科的交叉研究,也许是解决学科领域某些疑难问题的最佳切入点。本书以作者对藏传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积淀为依托,解决了藏族史诗《格萨尔》研究中源头的许多疑难问题。作者认为,史诗《格萨尔》中不仅融入了大量的佛教内容,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史诗的圆形结构。在藏族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过程中,广大的《格萨尔》说唱艺人以及藏传佛教界宗教人士,共同为文学20.2万字
- 会员全书分三辑,分别为:历史、语言、文学。每一辑开篇均有3000余字综述,每篇文章均有二、三百字点评。其中历史一辑共16篇文章,含纪念文章8篇,这些文章既有纪念性,也有学术性,如顾潮《李文实先生与顾颉刚先生的交谊——纪念李文实先生百年诞辰》、张廷银《文实师与顾颉刚先生之学术交往史实钩述》、王希隆《李文实先生述略——以相关记载为中心》等。语言一辑收入8篇学术论文,文学一辑收入11篇学术论文,论文均体现李文学30.1万字
- 会员王继光,男,汉族,甘肃临洮人,1946年生于新疆,现任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专门史硕士研究生导师组组长。自1982年以来,共出版学术论著11部,发表论文100余篇。承担并完成了多项研究课题。多年积累研究的《安多藏区部族志》、《明代汉藏交聘考》、《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有关藏学研究的专著工部、论文30篇。其中,【万历】《西宁卫志》辑自《天下郡国利病书》是青海最早的地方志,辑注分卷析篇,评加注文学26.4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百万粉丝追更的悬疑号“没药花园”精选真实罪案解析。13桩颠覆三观的真实案件,刷新对恶意的认知下限。慈祥房东的“死亡公寓”:慈祥的房东太太,如何一手打造埋有7具尸体的“死尸花园”?模范医生杀人事件:德高望重的模范医生,二十多年竟秘密杀害200多人。疯狂艺术家与血腥画作:心怀艺术梦的“运河杀手”,以分尸女友为灵感,创作血腥画作。真实的“纽约灾星”:豪门继承者连杀3人,却主动出演纪录片,因忘关麦克风暴露
- 会员本书为《周作人自编文集之一》,初版《泽泻集》于1927年出版,除周作人自撰序外,共收文章二十一篇。虽谓“小书”,却不乏名篇,如《苍蝇》《故乡的野菜》《吃茶》《乌篷船》《苦雨》《死法》等。周作人于序言中已经表明,这些文章“自己觉得比较中意,能够表出一点当时的情思与趣味的”,并因喜欢“泽泻”这种小草,便将其作为书名。文集2.3万字
- 会员《药堂杂文》收入周作人一九四○年到一九四三年于沦陷的北平所写文章二十八篇。不同于早期瓦屋纸窗下泡一杯清茶的闲适之谈,亦不同于中期短篇笔记式的思想闪光,这里是关于中国文学和思想的“正经文章”。从汉文学的传统前途到中国的思想,从启蒙到道德、女学,从留学忆往到故人感怀,虽不为长篇大论,却是身历铜驼荆棘之痛、滞留沦陷区的周作人对自己思想的一次梳理。文集7.6万字
- 会员右散文十七篇,本系《乙酉文编》原稿的一部分,在一九五二年冬天编成后,久藏箧底。三年前曹聚仁先生北游见访,出以相示,承他带至香港,在杂志上发表若干篇,后来集印为一册,即《过去的工作》便是。余下的这一部分,他又为整理出板,就使用这《乙酉文编》的名称。曹先生的种种厚意,实在是很可感谢的。说起乙酉年来,这已经是十五年前的事,社会情形既今昔不同,那么有些感慨牢骚已经失时效,这是要请读者原谅,而在作者却又很引文集7.4万字
- 会员本书收录周作人散文随笔《关于苦茶》《骨董小记》《论语小记》《厂甸之二》《科学小品》《现代散文小序》等约50篇,包含了作者对于茶、对于人生的一种清醒的思考。全书给人以一种艺术的清新感,品《苦茶随笔》,犹如真的在品一杯真正的苦茶。文集10.1万字
- 会员本书收入周作人散文47篇,可看作其文化批判的作品。作者择取“兼具健全的物理与深厚的人情之思想,混合散文的朴实与骈文的华美之文章”,确立了“书话”这一新文体,即以阅读为契机,依靠知识的绵延和思想的碰撞,扩张至文化、历史和社会领域;就方法而言,即大段摘抄原著,中续少量按语。因此,周作人也自称“文抄公”。本书集中体现了周作人的这一特色。文集9.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