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六盘山地区民间故事研究
更新时间:2021-09-28 15:45:33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
书籍简介
本书以六盘山地区民间故事为研究对象,交代了六盘山地区民间故事的社会文化背景;勾勒了六盘山地区民间故事的内容轮廓;分析了六盘山地区民间故事的特征、价值,探析了六盘山地区民间故事中“蛇郎型”故事、“弃老型”故事、“西天问佛”型故事的文化密码、文本渊源与故事形态;调查写定了六盘山地区代表性民间故事《白鹁鸽玲玲》的典型异文并分析了各异文在讲述艺术上的差异;例析了六盘山地区民间故事在该地域作家文学中的影响。该研究中关于民间故事在六盘山地区的民间称谓、六盘山地区民间故事《白鹁鸽玲玲》的“蒙腊月将书本”说唱式讲述艺术的探究等在国内故事学研究中都具有首发意义。该研究对于多辑录无专著性研究的六盘山地区宁夏境内民间故事的研究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在研究方法上,笔者综合应运了故事学的多种研究方法,有意打破故事学与文学研究的某些壁垒。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1-03-3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马晓雁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以两汉时期谣谚文化的发展与传播为研究对象,通过细致梳理历代文献,对这一时期谣谚作品的本事、出处、数量、类别进行了摸排,分析了谣谚作品多样的形式、内容、风格及其艺术表现力,考察了汉代谣谚的地域分布、不同类别作品的传播范围。通过分析汉代谣谚运用的场合与方式,对汉代社会各阶层人士,包括下层民众、文人儒士、太学生、朝廷官员及谶纬家、政治活动家运用谣谚文化的情形和动机进行了探讨。从传播的方式、载体和变异文学17.8万字
- 会员抗战歌谣作为反映抗日战争期间民众生活、思想的艺术形式,从其产生过程、传播方式等方面可以看出,它不仅具有歌谣的“民粹性”特点,也带有强烈的官方色彩、政治意识和时代特点。随着时代的不断流变,抗战歌谣的社会功能不断发生变化。抗日战争中,在晋东南地区,中国共产党通过对民间歌谣全面而深人的利用与借鉴,使抗战歌谣不再仅仅只是乡村民众自娱自乐的表达方式,更成为具有强烈政治意味的宣传工具,歌谣所固有的娱乐功能被政文学16.2万字
- 会员本课题以闽南文化区域广泛流传的“陈三五娘”民间爱情故事作为研究对象,在宏观背景下,从不同的层面展开溯源与探讨,彰显作为民间爱情故事之强大生命力和广阔的阐释空间,分析并描述这一民间爱情故事的起源、发展、影响与趋势;从多学科的理论视域,探索以“陈三五娘”传说的故事内涵及其跨界传播脉络,梳理研究这一民间爱情故事在各类文体的传承与流变。文学25.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