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山感旧录在线阅读
会员

湖山感旧录

雪克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文学理论5.1万字

更新时间:2021-04-21 14:41:19 最新章节:编后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作者长期在原杭州大学从事古文献整理与研究工作,耄耋之年写下一系列学林漫录之作,或怀念师友,或追忆往事,质朴而深切,反映了任铭善、严群、戴家祥、胡士莹、王焕镳、蒋礼鸿、沈文倬、钱南扬、朱季海等著名学者的风貌与神采,透露诸多时代细节。
上架时间:2021-02-01 00:00:00
出版社:中华书局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雪克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北大荒文学主要是指整个黑龙江的乡土文学。对北大荒文学形象从萧红传统的蛮荒到拓荒者的家园意识,再到二次创业中北大荒民间希望,北大荒文学创作体现出意识形态统摄下的革命话语;以史家的态度走进历史现场,凸显以奉献与牺牲为基本内涵的北大荒精神,揭示人在意识形态话语下褪变性的艰难成长。作家以报告文学来触摸新生活的脉博,彰显时代精神力度的大美,萃取生命激情。坚守日常生活的写作成为作家的精神立场。北大荒作家的写作
    车红梅文学28万字
  • 会员
    这是一部网络文学批评专题文集,由75篇论文组成。内容包括四个部分:网络文学批评原理(18篇),网络文学评价体系(21篇),网络文学批评标准(15篇)和网络文学批评实践(21篇)。这些文章均系国内重要学术期刊和主流报纸理论版公开发表的成果,它们基本反映了这些年来我国网络文学批评的理论建树和评论实践的基本面貌和水平。文章作者大都是我国网络文学理论批评界的一线学人,有传统学院派资深学者,也有近年来涌现出
    欧阳友权主编文学24.5万字
  • 会员
    本书在对艾柯著述进行广泛阅读和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发现他对迷宫文本的思考贯穿了他整个学术和创作生涯,思想碎片散落和淹没在其理论书籍、随笔和小说的各个角落;他在代表作《玫瑰的名字》中将理论付诸实践,把理论说不清的还加以补叙。由是本书提出一个命题——艾柯其实已经断断续续、零零散散地论述过迷宫文本理论,只是以碎片形式罢了,需要联结。本书尝试对相关理论碎片进行发掘、扒梳和联结,勾勒出其迷宫文本理论的基本轮廓
    朱桃香文学23.7万字
  • 会员
    本书是由国内著名学者史忠义、栾栋先生主编的“人文新视野”研究论文的第17辑,书稿主要包括诗学研究、法语文学研究、英美文学研究、日本文学研究、语言学和语用学研究、翻译研究、比较文学等几个栏目。内容丰富,学术性强,处于文艺理论研究的前沿。
    史忠义 栾栋主编文学17.1万字
  • 会员
    本著作对洛佩·德·维加坎坷曲折、浪漫而凄凉的人生经历做了比较全面而生动的勾画,对他的创作经历做了充分的评述,对他的戏剧进行了分门别类、以点带面的评述和分析。他一生创作了一千八百多个剧本,不仅数量巨大而且品位极高。可谓成就卓著,被誉为“西班牙戏剧之父”。其诗歌创作独树一帜,同样成就非凡。其名气和地位与塞万提斯并驾齐驱。
    朱景冬文学19.2万字
  • 会员
    形式主义莎评是20世纪莎学最具活力的部分。形式主义莎评提倡文学批评的独立自主性,借助反讽、隐喻、意象、象征、原型、解构、细读等概念进行研究,在文学作品内部作了理论化尝试。本书将形式主义莎评分为新批评莎评、意象莎评、象征莎评、原型批评莎评、解构主义莎评、细读式莎评等六个流派,从每一个流派中选取经典莎评著作进行深度解读,揭示其特点,以点带面,以期对诗学建构有所启示。语言之美、结构之美、人物之美是莎士比
    许勤超 刘昱君文学22.7万字
  • 会员
    本书在自我认同理论视野下对“80后”作家的青春叙事进行了系统的学理的研究,以韩寒、郭敬明、春树、张悦然、周嘉宁、笛安、张怡微、文珍、颜歌、甫跃辉等“80后”作家为典型案例,分析“80后”青春叙事潮流产生的原因,重点梳理叙事主题的变迁:一是青春期“叛逆”的自我退却,二是伦理变迁中的自我重建,三是家族群体身份的追寻,四是城市化过程中的文化认同。最后本书从总体上反思了“80后”青春叙事的价值和局限。
    祁春风文学15.3万字
  • 会员
    阳明后学郭子章政绩显著,著述宏富,哲学思想深邃。本书从史料、郭子章著述及其友人的记述中勾勒郭子章的生平行述,清楚地展示郭子章思想的发展历程以及在当时社会中所处的人际交往状况;结合郭子章著述,深入考察各地地域文化特色,彰显郭子章在方志文献与文学文献上取得的成就;考察郭子章文学作品,探析其诗歌、经世致用之文、笔记小说等文体创作的文化内涵与美学特征;抽绎郭子章《豫章诗话》及相关论述中的诗学思想,肯定其首
    邱美琼 罗春兰 王小虎文学15.5万字
  • 会员
    本书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对长期以来遭到文学史忽略的晚清翻新小说进行了研究。在充分占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本书复原了翻新小说的创作面貌,分析了翻新小说的创作动因,重新评价了翻新小说在近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以上工作,均具有填补学术空白的意义。本书的基本思路,是将翻新小说置于晚清小说变革与社会文化变革这一特定时代语境中来加以理解。本书的主要观点,是主张翻新小说是因应晚清“新小说”运动而出现的一股创作思潮,翻新
    吴泽泉文学17.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