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宋明理学研究(增订版)
更新时间:2020-06-09 13:24:10 最新章节:附录五 戴震发狂打破宋儒《太极图》
书籍简介
宋明理学是对时代所面临的冲突和危机的化解,是价值理想和道德形上学的重建,是儒释道三教融突的结晶,是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造极”。理学是以道体为核心,以穷理为精髓,以“存天理,去人欲”为存养工夫,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实质,以成圣为标的。理学是宋元明清时期哲学概念范畴的发展史,一个民族的理论思维、一个时代的哲学思潮和哲学家哲学体系,都是由诸相互联系、作用的哲学概念范畴之间的逻辑顺序或结合方式构成的。《宋明理学研究》再现各哲学家哲学的面貌,并阐述了理学的称谓、分系、特色、发展阶段、范畴结构演变、时代精神及其历史作用、影响和评价。对宋明理学重要哲学家的身世、生平、哲学逻辑结构、哲学概念的分析及内涵作了深入仔细、全面系统的论述,对解读、体认宋明理学很有帮助。
品牌:人大数字
上架时间:2016-03-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大数字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张立文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运用历史语境主义的方法,研究《商君书》的国家建设思想,不仅分析战国中晚期的政治社会语境和思想文化语境,更根据当时的语境来合理地理解国家建设在当时的意义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并探讨作为主要政治行动者的“商鞅学派”这些法家是如何“以言行事”的,以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提供经验借鉴与政治智慧。哲学23.2万字
- 会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既要立足现代政治发展理念,也要发挥古代治理经验与智慧的滋养功能。中国古代治理的典型特征是德治主义,优秀思想家和政治家都对治理的道德层面给予深切关注。现代治理也必须符合道德意义上的正当,检视与反思古代治理的道德基础,可为新时代国家治理提供借鉴。本书以朱熹政治哲学为核心讨论对象,阐释中国古代治理的伦理道德基础,梳理古代政治道德的价值及其当下意义,搭建德治传统与现代善治间的哲学14.9万字
- 会员长期以来,清代有学术无思想,有思想无哲学,有哲学但很粗浅等看法似乎已成学界定论。本书是重新审视这些似是而非之定见的一部力作。作者通过在哲学史、思想史、学术史和新文化史多元写作方法之间自如切换,多维立体地勾勒了乾嘉儒学声音低沉的义理建构与思想论争,以此呈现出乾嘉儒学生动丰赡的另一面。第一编侧重于哲学思想,通过重点梳理戴震“道赅理气”的新道论、“血气心知”的人性论和“以情絜情”的伦理学,揭示乾嘉儒学的哲学35.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