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浪漫主义的根源(伯林文集)
更新时间:2019-12-02 16:11:08 最新章节:第13章 注释
书籍简介
本书根据1965年伯林所做的“浪漫主义”梅隆讲座录音整理而成。自浪漫主义的定义始,历陈其滥觞、生长和壮大,抉发其巨大而持久的影响力,伯林借前任所未发的观念史视角,展现出浪漫主义革命作为认知方式和思想意识的无比力量。伯林的演讲结构了然,思维缜密,典故如排山倒海,排比如山洪倾泻,是豪宕的思想音乐,是天神眷顾的天才时刻。
品牌:译林出版社
译者:吕梁 张箭飞
上架时间:2019-10-01 00:00:00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译林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英)以赛亚·伯林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是对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安娜,卡列宁娜》进行整体性、系统性研究的专著。长期以来,我国学者研究这部名著所取得的成果可谓汗牛充栋,然而这些成果多以单篇论文的形式H{现,属分散性研究,而以整体性、系统性方式研究《安娜·卡列宁娜》则显得薄弱。本书从《安娜·卡列宁娜》的创作过程、思想内容、悲剧意识、死亡意识、人物形象体系、场而描写、眼神描写、心理描写、意识流、结构、人物形象比较等多方面展开全景式研究文学44.6万字
- 会员本书给英美1908年—1923年间的自由诗理论进行了分期,提出草创期、调整期、回归期的三阶段说,并对英美自由诗理论背后的现代美学、法国诗学、东亚诗歌美学等资源进行了探析。文学21.9万字
- 会员纵横文坛的中外文学大家在创作儿童文学时有何不同一般的呈现,这其中又有怎样不同以往的思考与洞见,又有着怎样的偏颇与局限?怀着对这一问题的强烈好奇心,本书秉承从问题出发的研究思想,通过大量文本细读,还原文学历史现场,透视享誉文坛的大作家们儿童文学创作中独到思想与艺术手法,同时以严谨的批判精神,审视作家作品中的不足之处。本书具有突出的经典意识和宽广的学术视野,既研究鲁迅、冰心和张炜等代表性中国作家的儿童文学18.5万字
- 会员本书稿是湖南女子学院《中外女性文学研究丛书》中的一本。书稿关注英语世界的张爱玲研究。英语世界的张爱玲研究是自20世纪末以来成为张爱玲研究的前沿课题,是一个崭新而且相当有意义的课题。虽然关于张爱玲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但是尚没有中国学者对英语世界张爱玲研究进行系统的搜集和整理。作者从此点出发,广泛搜集英文原始资料,自己翻译成中文,在文献材料上具备一定的原创性与稀缺性,通过对英语世界一些学者尚未被广泛介文学18万字
- 会员本书从玄佛思想合流、早期佛教中心的形成、佛教背景下士僧群体的文学创作三个主要方面,探讨了早期士僧交往的形态及其与文学的关系。对支遁“即色游玄”、慧远“形象本体”之学等思想范畴的内涵及其对文学的影响;会稽、庐山佛教中心山林和文义相结合的特点的形成;东晋诗僧群五言诗创作及其诗史意义;心无宗与陶渊明的自然思想和诗歌艺术;顿悟与谢灵运的山水诗境等,作了比较深入的分析,有助于进一步把握晋宋文学的发展演变。文学31.2万字
- 会员本著作对洛佩·德·维加坎坷曲折、浪漫而凄凉的人生经历做了比较全面而生动的勾画,对他的创作经历做了充分的评述,对他的戏剧进行了分门别类、以点带面的评述和分析。他一生创作了一千八百多个剧本,不仅数量巨大而且品位极高。可谓成就卓著,被誉为“西班牙戏剧之父”。其诗歌创作独树一帜,同样成就非凡。其名气和地位与塞万提斯并驾齐驱。文学19.2万字
- 会员本书立足于美学、文学理论和文化社会学等学科相交融的视域,在两个不同的层面——历时性和共时性——对“陌生化”理论展开了系统性研究和批判性讨论。作者力求从立体化的多维视角来给“陌生化”理论画像,而最终目的在于通过“历时性”维度的理论梳理和“共时性”维度的理论阐释,将“陌生化”理论以陌生化的方式展现于读者面前。文学24.3万字
- 会员在蒙汉文化相互交融过程中,蒙古族汉语创作逐渐发展、成熟。蒙古族作家在接受汉族文学影响的同时,也在通过独特的表达方式,叙写着本民族的传统思想和审美理念,形成既有蒙古族文化底色,又有汉族文化意蕴的一种新型文学。《元明清蒙汉文学交融研究论文集》全书收录29篇论文,第一部分影响研究集中讨论元前诗歌对于蒙古族汉诗创作的影响以及蒙古族文人对于传统儒学、佛学思想的接受;第二部分家族研究论及蒙古族的家族文学;第三文学38.3万字
- 会员《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教程》是一本介绍文学批评方法及其实践案例的教材。本教材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强调实用性:每章都先介绍一种文学批评方法,以便学习者掌握该种文学批评方法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思想;然后,举出两至三个使用该种文学批评方法解读文学作品、文学现象或文化现象的论文作为案例,以便学习者参照使用。文学25.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