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移动终端社会化阅读
更新时间:2019-10-18 17:09:39 最新章节:内容简介
书籍简介
本书首先总结概括了移动终端社会化阅读的核心特征SIT,并对其进行详细论述;其次结合实例分析了移动终端社会化阅读的三大要素——内容、渠道和用户对SIT的影响,内容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生产方式、内容类型和信息势能三个方面,渠道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传播媒介形态和信息传播模式两个方面,用户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心理因素、关系变量和用户数据三个方面;最后针对用户移动阅读行为和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实证研究。
上架时间:2019-01-01 00:00:0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精选作者近十年来在新闻与传播各领域的定量研究成果,研究范围涵盖新闻网、微博、微信公众号等,采用问卷调查、实验分析、内容分析等方法,系统性地收集、分析数据,并从中研究传播的效果与趋势。社科11.3万字
- 会员程巍、陈众议著的《中外畅销书的传播与接受研究》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国情调研项目成果,课题组以问卷、访谈、实地考察、案例分析等方式,考察中外畅销书(包含“网络畅销书”)的“制造”过程、传播方式、互动方式、接受情况、对于读者心理的影响——当然,为了描述这些问题,本课题组还将从历史层面谈到“文化”之于共同体的作用——以及这些影响之于公共领域的话语构成、舆论走向、文化领导权博弈、国家认同的形成或社科18万字
- 会员本书以价值追寻作为话语脉络,收录作者二十多年来在报纸、学术刊物发表的二十余篇文章,从认知、文化和审美等视角探讨新闻与文学的多重价值,揭示新闻舆论工作和文学叙事文本中的价值底蕴。全书分四个部分,从舆论引导、媒体变迁以及小说文本解读等方面,阐述新闻与文学如何呈现人与外部世界之间所建立的价值关系。社科18.1万字
- 会员本书是暨南文库·新闻传播学丛书之一,收录了作者近20年来对中国传媒市场化改革前沿创新实践的观察与思考,从机制创新、战略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营销创新等,阐述中国报业转型的市场逻辑,以及在舆论生态、传媒格局、传播方式发生巨变的当下,如何适应分众化、差异化的传播趋势,如何以市场的逻辑应对传媒市场出现的新问题。社科13.7万字
- 会员本书稿主要研究一是整理总结萨特后期(1945~1980)发端于《什么是文学?》的大众传播思想,即面对“读者群”如何利用大众媒介形成关于传播媒介、大众文化的态度立场和言说策略;二是分析研究他依托于《现代》杂志的实践文学活动,即通过媒体机构、媒介技术生产出来的文学产品特色。将萨特“什么是文学”的问题深化为“什么是文学性”的学理思考,萨特后期强调文学的社会性因素,关注文学性与社会生活、历史事件和文化实践社科23.7万字
- 会员本书从媒介传播的视角出发,聚焦和剖析当下的流行文化现象。就范式而言均为实证研究,集合了作者这些年在流行文化领域的实证探索,主要包括文本分析、民族志、焦点小组、视觉修辞批评、批判性话语分析、问卷调查和产业分析。将原本不同的研究结集起来,形成合力,既是对方法的实践与反思,也折射出传播学科的范式争论与路径选择。社科9.2万字
- 会员《中国传媒经济发展报告(2020)》以中国传媒大学传媒经济研究所(IME)为核心,联合国内学界、业界、政府部门等众多专家编写而成。本书针对中国传媒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积极探索传媒内容生产创新、传媒市场发展、传媒新业态、传媒规制、学术教育等层面的问题,深入挖掘2019年中国传媒经济的年度热点、最新动态、创新业态,并对2020年传媒经济发展态势进行展望。社科20.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