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与时光皆凉薄在线阅读
会员

他与时光皆凉薄

池纾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现实生活家与情感5.3万字

更新时间:2019-07-05 10:49:58 最新章节:第49章 大结局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很多年前,少女满面生花,挽着男人的手,嘴角带笑:“陆晏,我叫夏五月,春天只有一个五月,你丢了我,就再也没有五月了哦。”于是,男人真的没有五月了。有人问他:”你要找谁?“我要找夏五月,一个穿着红裙子的小姑娘,那是我的妻子。”男人柱着拐杖,走在喧闹或寂静的街头。于是,春城每一个角落里都有一个男人在找他的妻子。不知道他找到没有,但是听说啊,他可能再也找不到了。
版权:云起书院

最新章节

池纾 作者
作家主页
  • 会员
    面前的这个人,如噩梦,如美梦,如一场春华秋实。温轶欢淡色的瞳孔浮动着不明显的水雾,声音冷静中参杂着忍耐的哽咽:“慕承,我活着对你来说算什么?”那一年,温家大小姐一纸诉状将司家大少爷告上法庭,足足判了四年刑,坐了四年的冤狱。“耻辱。”男人看着面前这张魂牵梦绕又憎恶至极的脸,冷漠的道:“你活着,代表着不堪和痛苦,是我一辈子都洗不干净的耻辱和痛苦。”温轶欢脸上的笑容娇俏而无谓,像极了一场春天里的
    池纾小说完结5.5万字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免费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囚水为龙现实连载2324字
  • 免费
    小说以作者的成长过程为背景展开。主人公“小逸”,一个被上帝一次次遗忘却又一次次获得宠爱的女孩,因先天性的脑瘫,导致四肢无法正常运动,生活无法自理。孩提时代,有人认定她不能长大,她时常被周围人看成是一个“怪物”;父母从心底并不接纳这个孩子,因为无法接受她残疾这个事实;学校并不欢迎她的踏入,导致一场场尴尬且纠结的矛盾;步入青春的她面临辍学在家,她绝望痛恨,所有的希望被现实击得粉碎……然而,她有“老天使
    刘逸现实连载12.4万字
  • 免费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作家Mj0EYX现实连载8128字
  • 免费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毛笔小常现实连载1.2万字
  • 免费
    现实的方家九因抑郁症自杀沉睡后,带着记忆进入到一个平行时空,她的小时候。重新成长,改变平行时空中家人的命运。
    小家九现实连载3774字
  • 免费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享白白现实连载2558字
  • 免费
    人们说人生最大的分水岭是羊水,出生于农村的稚久,生长于一个充满窒息感的家庭,亲身感受了封建思想,很早就懂事了,她努力奋斗走出大山,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实现自我救赎,一路上也结识了挚交沐洋,最终两人走到一起。
    稚心聆韵现实连载1076字
  • 免费
    回忆往事
    作家8lrcjt现实连载1045字
  • 免费
    杨柏树和陆秀臻结婚第二年,杨德才出生了,杨柏树无比喜悦,开始鞍前马后照顾他的妻儿,生活似乎多了一些奔头。
    沉默的写书人现实连载1.5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免费
    曾经的我,像是一个瞎子,从未将目光真正投向他。日常里,总是下意识地对他的存在视而不见,任由他的世界在我的漠视中独自运转。可如今,这份迟来的愧疚如潮水般将我淹没。在他最需要的时候,我无能为力,既无法给予温暖的安慰和陪伴,也给不了经济的帮助。想到他的人生满是苦涩与艰难,而我却从未伸出过援手,愧疚感便如荆棘般在心头肆意生长,扎得我满心疼痛。现在啊,我内心满
  • 免费
    二〇二〇年三月,十六头野生亚洲象从西双版纳州迁徙至普洱市,并一直北上。二〇二〇年十二月,普洱市多了一头象宝宝,野生亚洲象的数量变成十七头。二〇二一年四月十六日,这十七头野生亚洲象从普洱市墨江县迁徙至玉溪市元江县。四月二十四日,两头野生亚洲象返回普洱市墨江县内,其余十五头继续从元江县行至红河州石屏县宝秀镇,并于二十四日抵达玉溪市峨山县。这十五头野生亚洲象一时间成了“明星团队”,因其中有一头一截鼻子断
  • 免费
    生命最终的归宿不言而喻,而生命走向归宿前会落在何处?每个人不尽相同。《生命落何处》用第一人称叙述了女主人公夏小七从童年到中年,在原始家庭、亲密关系,以及命运与生活带给她的苦难、挫折、变故中,始终独立自主、积极进取、智慧过人,完成自我成长与救赎的女性励志故事。
  • 免费
    这是一部写给我女儿的书籍,因为我们相遇的时候我已经三十了,我也不知道我能否等到她成熟的那一天,等到她懂得人生道理的那一天,但是不论我是在天上,还是在地下,我都会依然爱着她。这部书籍是一部我写给我三岁女儿的书籍,当然,这并不是三岁小孩能读懂的,希望等她成熟了,能感受到她父亲的良苦用心。同时,也是写给天下父母和即将成为父母的人,希望我们每个家庭培养出的孩子都是对社会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