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沉默与语言:梅洛-庞蒂表达现象学研究
更新时间:2019-08-16 18:35:45 最新章节:后记
书籍简介
本文发掘梅洛-庞蒂变化、发展幅度很大的哲学思想的内在脉络和动力,认为从知觉世界到文化世界的过渡问题,使表达问题成为其哲学发展的一条重要线索,从而为把他的哲学理解为一个连贯的整体提供一个思路。以此为基础,本文通过阐述他早期身体姿势表达理论、中期言语现象学和表达的文化现象学以及晚期存在论通过可逆性概念对经验自身表达问题的重新论述全面深入地探讨了梅洛-庞蒂的表达现象学。本文试图揭示梅洛-庞蒂表达现象学中蕴含但却未充分发展的那些思想要素,如从原初的表达现象出发,可以很好地说明思维与言语的关系及二者的同一性问题;从人类的视觉、触觉表达系统与言语表达系统的等价关系出发,为探讨聋哑人的思维和动物有无思维的问题找到一个着力点和指引的方向;言语表达是一个具有多方面综合功能的活生生的整体现象,对其做现象学的考察可突破意识哲学的樊篱,与先验哲学和实证主义相区隔。本文还试图将梅洛-庞蒂的表达现象学放入现代西方哲学语境中加以审视,认为它回应了整个现象学运动对原初经验的关注,同时应和着分析哲学对日常语言和言语行为理论的探讨,表明对言语表达的现象学分析可以克服将言语化简为语言,并单纯地对语言做结构和逻辑分析的不足。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3-12-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唐清涛
最新上架
- 会员维特根斯坦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本书旨在对维氏后期“语言游戏”概念做出初步的界定,我们从宏观、微观、识别方式等方面界定了语言游戏所指的具体实践活动,并且还基于维氏《论确定性》中的相关例子对语言游戏的演变做出了分析和讨论。在我们的论述过程中,政治正确因素对说理活动的影响;情感、偏见因素在说理活动中的地位等问题也作为边缘问题逐步呈现,笔者在书中也对这些问题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哲学15.1万字
- 会员本书所选录的文章集中展示了当前中国学界关于西方生命政治理论研究的热点和前沿。这些文章虽视角各异、主题不同,但它们都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历史唯物主义与西方生命政治理论之间的关系,故而在理论基础、现实关照、学术脉络上相互关联、彼此支撑,从整体上较为全面地呈现了当前国内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中的生命政治批判研究的整体状况和最新成果。哲学23.5万字
- 会员本书秉持技术哲学的整体视角,综合运用多种技术哲学理论和思维方法,对职业教育进行系统地诠释与反思、解构与重构,对关涉职业教育存在的本质性、前提性、内生性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职业教育发展的理论构想,在一定程度上明晰了职业教育复杂现象背后的思想前提与实践逻辑,为职业教育现实发展提供了思想根据。哲学14.8万字
- 会员本书以公开的观念为视角研究康德政治哲学,公开的观念成为理解康德政治哲学的关键线索。运用公开的观念,康德政治哲学中的启蒙、社会契约、公民服从、世界和平等问题都能得到合理的理解。但是,康德将公开性作为个体行动的证成依据,势必陷入主体主义的哲学泥沼。公开的观念需要建立起公开的辩论甚或是交往主义的主体间视域,个体公民的行动才能找到其合理性根基,康德政治哲学也才能走出其固有的理论困境。哲学23.8万字
- 会员如果把现代性看作一个忧郁的谱系,我们可以看到这个链条上各式面孔的哲人们:愤怒的马克思,忧郁的波德莱尔,沉闷而压抑的韦伯,打碎一切、生活在“虚无”废墟中的尼采,走向“碎片”化的齐美尔,以及试图通过“废墟”指点迷津的本雅明。如果说“理念、理性、启蒙”承载了确定性的历史,那么“现代性”则承载了对“当下”的全部思考,宣布了“动荡不安”的合法性。哲学16.2万字
- 会员本书以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为视阈,探讨公共外交的本质属性和一般原则,在此基础上,对公共外交的国际实践进行了学理分析和梳理。本书认为,主体间性特征是公共外交的本质属性。公共外交的“交往”本质和所体现出的交往行为特性,意味着它必须是遵循交往理性和主体间性的实践行为。公共外交以公众舆论为基础,以“公共舆论场”为交往媒介,表现出参与主体的公共性、运行制度的开放性、对公共权力的合法性批判、有赖于实践话语机制哲学14.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