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
更新时间:2019-01-28 17:36:53 最新章节:第74章 传习录下(17)
书籍简介
这回真正透彻理解阳明心学!逐字逐句讲透《传习录》,无需半点古文基础,从源头读懂阳明心学。畅销书作家华杉全新力作!《传习录》收录了“明代心学大家”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是学习“阳明心学”不可不读的传世经典。作者华杉,研究儒学30多年。继《华杉讲透〈论语〉》《华杉讲透〈孟子〉》《华杉讲透〈大学中庸〉》之后,他集众儒家学说之所长,完成了这部《传习录》解读之作。对于《传习录》中的每一句话,华杉都指明其出处,并结合历代先贤大儒的观点,条分缕析逐一讲解。
上架时间:2019-01-01 00:00:00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华杉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孙子兵法》,又称《孙子兵书》《孙武兵法》《十三篇》等,是世界三大兵书之一,享有“兵学圣典”和“古代第一兵书”的美誉,也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最早、最完整、最著名的军事著作。古往今来,中外很多大家都对《孙子兵法》推崇备至,其中所主张的智、信、仁、勇、严也成为他们的处事准则。本书以幽默夸张的漫画形式解读《孙子兵法》,让晦涩枯燥的国学经典变得通俗活泼起来,帮助小读者们更轻松地走近金戈铁马、剑拔弩张的战争场古籍6771字
- 会员《少年读古文观止:宋明风韵》是给青少年的《古文观止》的第四本,主要记载时间是宋朝和明朝,主要介绍宋朝的司马光、范仲淹、欧阳修、苏门三父子、曾巩、王安石等代表人及其特色作品,明朝主要介绍宋濂、刘基、方孝孺、王鏊、王守仁、归有光、王世贞等人。本书作为给青少年阅读的版本,以清代吴楚材、吴调侯编选的《古文观止》为底本核校,所选文章篇幅适中,多为脍炙人口的名篇,便于记诵。同时我们约请业内专家进行译注、把关,古籍5.5万字
- 会员《漫画中庸》是一本以7—15岁的青少年为读者对象的经典国学漫画书,以漫画形式详解古典名著《中庸》,并根据中庸主旨意趣进行漫画引申。书稿中的每个篇章都可分为3个部分:原文、释义、漫画趣说。为了更适合少年儿童阅读,内容编排时,我们在每个章节的篇首部分列出《中庸》中的经典名句和译文,然后用与名言名句内涵相通的历史典故或故事来对其进行通俗易懂的解读,这样更利于少年儿童读者阅读、理解和记忆。在书稿的最后一部古籍7806字
- 会员《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论语》语言简洁精练,含义隽永深刻,其中许多言论至今仍被视为至理名言,许多思想也仍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和时代价值,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传统文化读本。本书以幽默夸张的漫画形式解读《论语》,可以使读者更轻松地阅读和了解《论语》的思想和美德。古籍7514字
- 会员《漫画大学》是一本以7—15岁的青少年为读者对象的经典国学漫画书,以漫画形式详解古典名著《大学》,并根据大学主旨意趣进行漫画引申。书稿中的每个篇章都可分为3个部分:原文、释义、漫画趣说。为了更适合少年儿童阅读,内容编排时,我们在每个章节的篇首部分列出《大学》中的经典名句和译文,然后用与名言名句内涵相通的历史典故或故事来对其进行通俗易懂的解读,这样更利于少年儿童读者阅读、理解和记忆。在书稿的最后一部古籍6861字
- 会员“汉字很难写,尤其是刀刻甲骨,漆书竹简,不可能像今天用电脑,几分钟就是一大版。故古文简约,少废话,这是老祖宗的一项特长,不应该轻易丢掉。”这是锺叔河先生二十多年前提出的观点,本书正是作者这一观点的体现。《念楼学短合集》共精选古代短文五百三十篇,涵盖经史子集各类内容,共分为五卷。每篇除不超过百字的古文部分(学其短),还有作者对古文的流畅译文(念楼读),以及作者结合自己知识、阅历,联系古今中外的一些感古籍32.7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归善斋三谟章句集解》,是《归善斋;章句集解》的第二册。典、谟,属于《尚书·虞书》,而《尚书·虞书》惟有典、谟二体,即二典、三谟。《归善斋;章句集解》,意在汇集众家之解,以供读者探觅其善,以免限于一家之言。三谟,即《大禹谟》、《皋陶谟》、《益稷》三篇,继于二典之后。二典、三谟,统共五篇,为《尚书·虞书》的全部内容。二典,记载尧舜的言行;而三谟则是君臣对话录,被认为发生在《尧典》、《舜典》记录的言行国学普及读物144万字
- 会员“汉字很难写,尤其是刀刻甲骨,漆书竹简,不可能像今天用电脑,几分钟就是一大版。故古文简约,少废话,这是老祖宗的一项特长,不应该轻易丢掉。”这是锺叔河先生二十多年前提出的观点,本书正是作者这一观点的体现。《念楼学短合集》共精选古代短文五百三十篇,涵盖经史子集各类内容,共分为五卷。每篇除不超过百字的古文部分(学其短),还有作者对古文的流畅译文(念楼读),以及作者结合自己知识、阅历,联系古今中外的一些感国学普及读物32.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