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读八十年代
更新时间:2018-07-02 09:18:11 最新章节:第11章 苏童:飞越我的枫杨树故乡
书籍简介
八十年代是什么?《三联生活周刊》前主编朱伟写道:八十年代是可以三五成群坐在一起,整夜整夜聊文学的时代;是可以大家聚在一起喝啤酒,整夜整夜地看电影录像带、看世界杯转播的时代;是可以像“情人”一样“轧”着马路的时代。大家都被创新的狗在屁股后面追着提不起裤子,但都在其中亲密无间其乐无穷。八十年代,是朱伟骑着自行车从一个作家家里,去见另一个作家的年代。在此期间,他相继在《人民文学》推出莫言、余华、苏童、刘索拉、阿城、格非等一大批作家。2013年,朱伟开始在博客中写《我与八十年代》,期望以自己的生活轨迹回忆那个时代的每一个节点,记录与一位位作家交往的过程。本书是朱伟三年阅读和写作的结晶,他逐一重读了活跃在八十年代至今的重要作家的经典作品,条分缕析,系统解读了王蒙、李陀、韩少功、陈村、史铁生、王安忆、莫言、马原、余华、苏童10位标志性作家的作品,让读者能够通过一篇文章读懂一个作家。
品牌:中信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8-04-01 00:00:00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信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红楼梦》的梦是神话原型式的梦,《红楼梦》的人物命运既是对他们梦境的重复也是对神话原型的重复。红楼女性悲剧命运重演了贾宝玉的“太虚幻境梦”和林黛玉等人的梦,其实就是对女性悲剧命运的历史原型的重演。曹雪芹在西方理论家揭示梦和神话原型秘密之前,就运用梦和神话原型创作了《红楼梦》,这无疑显示了曹雪芹的超前与伟大。文学22.3万字
- 会员本书是著名汉学家、翻译家施吉瑞撰写的杨万里作品的文学批评。作者将杨万里诗歌置于十二世纪中国的社会与艺术的大背景中,探讨作者的文学追求与积极的政治活动、宗教因素、哲学思想、书法与绘画艺术等方面千丝万缕的联系。考察杨万里作品的艺术价值与审美特质。本书内容共分八章,重点论述杨万里的生平、文学理论、创作方法、创作主题,以及后世对杨万里诗歌的批评接受史。其中最为突出的特点是,作者对杨万里诗歌与佛教(尤其是禅文学7.7万字
- 会员本书是国外学者连心达对辛弃疾词作的研究,作者提出抛开辛弃疾“爱国主义诗人”的光环,通过对辛词的文本分析,寻找他性情中的“狂傲”与“胸中磈磊”,揭露在“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下,辛词如何展现其“桀骜不驯”。全书分为四章,对辛弃疾其人、其词、以及其词在文学史上的意义都做了深入探索,最终为我们还原出辛弃疾——“一个特立独行的奇特人格”——在中国诗歌传统中的罕见表达,真实且富有力量。有别于以往学界深受儒家伦文学11.4万字
- 会员《南宋淳熙四家的诗歌与书法》对南宋淳熙四家陆游、范成大、朱熹、张孝祥的诗歌与书法进行综合研究。淳熙四家作为在宋室南渡后成长起来的一批文人、书法家,他们诗歌及书法的创作成就、艺术风格、思想理论等均与作者的学识、阅历、性格、艺术修养密切相关,且呈现出与历史文化背景、文艺审美思潮等因素相依相成的时代性特点。本书重点关注南宋淳熙四家诗歌与书法交融会通的思想艺术,时人及后世不同角度的评价和论述,对淳熙四家诗文学18.6万字